学术投稿

中药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管理方法研究

朱慧

关键词:中药朱砂,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管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管理方法.方法: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中药朱砂治疗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朱砂的用量、用药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就当前我院对于中药朱砂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收治的使用中药朱砂患者中用药不合理有8例,其中包括3例用药量过大、3例用药时间过长,2例因朱砂炮制方法不当引起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率13.33%.朱砂的用药量越大、持续用药时间越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时间、用药量的不同与临床合理用药有显著的关系,加强朱砂的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规范管理才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应用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就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76例2型糖尿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8例.常规组患者予以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指数均得到明显降低,联合组各项指数下降幅度比常规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血糖指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得抢救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斌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医院图书馆服务推广与利用的探讨

    医院图书馆是科研人员和医学信息之间的桥梁,它承担着医院文献、信息服务等任务,致力于促进医院临床教学、科研学习和发展,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医院图书馆仍然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研究和信息采集地的自我认知层面,普遍存在图书馆利用率偏低的现象.本文尝试应用网络技术和社交平台对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推广,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作者:吴颖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药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管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管理方法.方法: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中药朱砂治疗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朱砂的用量、用药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就当前我院对于中药朱砂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收治的使用中药朱砂患者中用药不合理有8例,其中包括3例用药量过大、3例用药时间过长,2例因朱砂炮制方法不当引起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率13.33%.朱砂的用药量越大、持续用药时间越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时间、用药量的不同与临床合理用药有显著的关系,加强朱砂的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规范管理才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应用率.

    作者:朱慧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Pilon骨折的手术处理技巧

    Pilon骨折通常是由于粗暴的外力作用导致的,横向与纵向的挤压而成,因此软组织受到极大破坏,合适的手术方式成了一大难题.临床上,很多人选择前、后侧入路.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选择切开一个小切口,不过归根到底就是要充分暴露出术中视野[1],本文就Pilon骨折手术入路处理技巧作比较充分的总结.

    作者:孙明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正畸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正畸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58例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分别采用锥形束CT、螺旋CT予以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分析其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扫描结果.结果:锥形束CT对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检出高于螺旋CT(P<0.05),并能清晰显示患者正畸治疗效果.结论: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疾病正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殷飞云;刘忠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及区域化集中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及区域化集中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区16所基层医疗机构的CSSD现状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查看、访谈等形式,分析其调查结果,并分析采取区域化集中化管理的可行性.结果:本组16所基层医疗机构中,有2所民营医院及14所乡镇卫生院,均未完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合格率为0,CSSD规章制度合格率为0,14所医疗机构CSSD区域划分合格率为87.50%,有1所医疗机构CSSD配置防护物品,且相关工作人员经统一培训,合格率仅为4.57%;消毒供应中心在医疗设施设备、清洗包装质量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有15所(93.75%)基层医疗机构愿意接受区域化集中供应服务.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并不乐观,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区域化CSSD,建议将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化集中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娅萍;曹岳蓉;郭留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胃苏颗粒加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胃苏颗粒结合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作为单药组,另51例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结合胃苏颗粒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看出,联合组总有效率有90.20%,比单药组总有效率76.47%高(P<0.05);且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 水平均高于单药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胃苏颗粒结合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白一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抢救室2016年9月-2017年2月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总结使用无创呼吸机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并施行相关护理.结果: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包括:体位管理不到位,舒适度降低,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呼吸机参数调节未循序渐进和气道阻力突然升高.50例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10min~0.5h内发生人机对抗,通过护理措施,患者均能较好配合无创通气.结论:改善人机对抗可有效提高无创通气治疗性,改善急性左心衰的症状.

    作者:杨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30倒,作为观察组,方案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异住妊娠患者,采取单一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包块情况及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优于对照组,统计学P< 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以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在严格把握适应征的情况下可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宣传推广.

    作者:朱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35例予以口服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加服瑞巴派特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胀、反酸、嗳气及胃痛等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曾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2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中耳积液消失时间、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耳积液消失时间、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99.00%,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舒适度,且加快了患者穿孔鼓膜愈合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吕秀荣;李爱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l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肖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肛门整形术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肛门整形术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患者用传统术式治疗,而为观察组患者用肛门整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痔残留及肛门平整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肛门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体征上去除痔组织,病员易于接受,用于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有较好的实用性.

    作者:赵素梅;任兴;赵昌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应用高压氧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进展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6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拴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针灸配合穴位敷贴对腰椎疾病的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180例.按所采取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穴位敷贴治疗组和针灸配合穴位敷贴(联合组),每组均60例,以3年为一个治疗总周期,每年6~8月间,每隔1~2日治疗1次,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穴位敷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穴位敷贴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P<0.05),针灸组和穴位敷贴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疾病疗效优于针灸或穴位敷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曹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气胸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为对照组患者用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患者则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树琼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的Ⅱ 度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湿性愈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患者,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常规治疗组23例患者采用碘伏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有22例治愈,3例好转,治愈率88.0%;常规治疗组23例有16例治愈,7例好转,治愈率6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是治疗压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促进愈合、减少瘢痕,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降低费用.

    作者:习明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评价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124例腹股沟疝病人,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充填式无张力组(62例)和传统疝修补组(62例),充填式无张力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式治疗,传统疝修补组给予传统Bassini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充填式无张力组和传统疝修补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 0.01.结论: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操作仔细、解剖清晰,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优势显著.

    作者:郭洪斌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论医学生实习岗前培训的重要性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期之前的岗前培训对于整个实习过程以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医学生实习前岗前培训的内容和意义进行论述.

    作者:刘杰夫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