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陈斌妹

关键词: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 抢救
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得抢救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使用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抢救室2016年9月-2017年2月5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总结使用无创呼吸机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并施行相关护理.结果:无创通气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包括:体位管理不到位,舒适度降低,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呼吸机参数调节未循序渐进和气道阻力突然升高.50例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10min~0.5h内发生人机对抗,通过护理措施,患者均能较好配合无创通气.结论:改善人机对抗可有效提高无创通气治疗性,改善急性左心衰的症状.

    作者:杨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7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7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7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儿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69例治愈,5例复发,1例患儿发生肠套叠转入外科治疗.结论:密切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该病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曲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关于小儿疱疹性口炎治疗中实施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法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分析疱疹性口炎患儿治疗中应用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挑选90例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疱疹性口炎患儿,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显效27例,有效16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12例,其有效率为7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胶浆涂抹法对疱疹性口炎患儿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强应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32例垂体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垂体瘤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顺利,行全切治疗的27例,次全切除治疗者5例,无死亡和病残病例.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尿崩症3例、脑髓液鼻漏1例、高热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及全面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垂体瘤虽然手术治疗成功率高,但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全面的护理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病情恢复尤其重要.

    作者:郑秀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180名,采用临床对照实验的方法,实验组采用视频宣教的方法进行癌痛知识宣教,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法,通过观察两组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分析视频宣教与常规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视频宣教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优于常规宣教,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视频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毛蓉娟;陈娇;黄晓露;李颖;冯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30倒,作为观察组,方案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异住妊娠患者,采取单一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包块情况及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优于对照组,统计学P< 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以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在严格把握适应征的情况下可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宣传推广.

    作者:朱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比两种断脐时间对第二产程中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产妇100例所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十秒之内断脐(常规断脐),观察组在脐带搏动减弱后断脐(延迟断脐),对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窒息程度及复苏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相对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Apgarlmin、5min评分要高,复苏时间要短.结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轻其窒息程度,提高复苏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肖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右美托眯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吗啡辅助麻醉,治疗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结果:两组高麻醉平面均为T6,不过治疗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麻醉相关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能促进麻醉效果的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社区14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73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研究组及常规组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7.26%、78.08%,研究组干预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升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李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逆向思维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

    在人体解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剖析名词概念的内涵,讲授中空性器官的走行和分布,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克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应用优质护理改善胃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改善胃癌患者围术期的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50名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完成后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很好的控制不良情绪,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的Ⅱ 度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成湿性愈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患者,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常规治疗组23例患者采用碘伏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湿性愈合治疗组25例有22例治愈,3例好转,治愈率88.0%;常规治疗组23例有16例治愈,7例好转,治愈率69.6%.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是治疗压疮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促进愈合、减少瘢痕,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降低费用.

    作者:习明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观察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总结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鼻喷剂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上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一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共抽取了78例患者,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孟鲁司特钠.观察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之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方面,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因子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IL-10炎性因子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和布地奈德鼻喷剂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变应性鼻炎时疗效更佳,能够有效的降低IL-6、IL-8炎性因子水平、提高IL-10炎性因子水平,为临床监测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杨宇;戴凡;余文兴;黄红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烯丙雌醇与利托君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烯丙雌醇与硫酸镁治疗,干预组患者则接受利托君与烯丙雌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数据接受组间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中,将烯丙雌醇与利托君联合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PCD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乾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口服异维A酸胶囊联合CO2激光及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1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异维A酸胶囊联合C02激光及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1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64),A组:采用C02激光治疗基础上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B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后,行光动力疗法同时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结果:两组不同疗法对尖锐湿疣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有效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低.结论: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CO2激光及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王洁;赵菊花;何振兴;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血压患者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对照组42例患者则均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良好改善,但治疗组42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行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压状态,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作者:李薛莹;李德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治疗方式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结直肠隆起性病变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直径超过1.0cm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62例患者进行超声小探头内镜检查,根据超声提示的病变层次、结构、粘膜下层的完整性等综合指标,确定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案.结果: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直径大于1.0cm的病灶80个,肿物直径1.0cm ~ 1.5cm者54个,1.6cm ~2.0cm者18个,2.0cm以上者8个.粘膜下层结构完整者71个,粘膜下层累及者9个.适合内镜下治疗的71个病灶,除2人拒绝在治疗外,其余均在内镜下予以EMR、ESD.在判断病灶性质方面,小探头超声对息肉的诊断准确率96.3%,对癌的诊断准确率100%(均为晚期);在判断与粘膜下层关系方面,直径在1.5cm以下病灶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达96.3%,直径在1.6cm ~2.0cm组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为88%,直径超过2cm者,小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只有77.8%.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对结直肠隆起病变的性质、起源层次具有很好的分辨,对病变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病灶超过2cm以上者,应该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陈武;王海军;胡永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分娩期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位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娩期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00例胎位异常产妇,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娩期分别采取常规舒适和特殊体位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胎位矫正情况、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期对产妇实施特殊的体位护理,可以有效矫正胎位异常,提高分娩质量,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就诊特点以及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收集并汇总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就诊特点.将86例病患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护理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评价并分析两组老年急腹症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效果以及焦虑自评情况.结果: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乏力、情绪焦虑、心里紧张等特点.干预组老年急腹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干预组焦虑量表分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世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