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高压氧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进展

李艳玲

关键词:高压氧, 脑血栓, 并发症, 临床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6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拴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根据本院急诊标本数据调查研究,分析导致急诊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科室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之间的2784例血液标本为对照组,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集2988例血液标本为干预组,对照组的标本为未进行干预管理前采集的标本,干预组标本则是在干预管理后完全按照标准程序,且送检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影响结果的因素,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血凝功能、生化以及其他项目,后对检验出存在不合格因子的血液标本进行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探究分析不合格原因以及预防干预的具体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达到了8.261%,而干预组不合格率仅为1.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标本的试管出现错误、标本溶血、检验人员查对不严、检验技术不到位出现检验错误、送检不及时标本发生变性、试管放置时间过久、患者自身原因如采集前食用油腻食物以及院内检验的管理不到位等.

    作者:祁亚娟;古丽加米西·吐苏甫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美皮康泡沫辅料与常规预防压疮措施对高危压疮因素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加用美皮康泡沫辅料与常规预防压疮措施对高危压疮因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危压疮因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对实施患者压疮评估后,对高危压疮因素患者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在局部加用美皮康泡沫辅料与传统预防压疮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只运用传统的预防压疮措施如2小时翻身、气垫床和糜子垫加强全身营养等.结果:对高危压疮患者采用加用美皮康泡沫辅料与传统预防压疮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预防和降低压疮的发生及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结论:对高危压疮患者采用加用美皮康泡沫辅料与传统预防压疮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降低褥疮发生率,而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孟玉娟;赵湘;刘艳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医院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探讨医院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现状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药剂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上报的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实际发生不良反应和上报率的差异,总结当前我院不良反应监测管理还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善提出对策.结果:研究时间段内实际发生不良反应734起,而上报的总计232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顾性分析发现,记录不规范、科室间联动性差、院方不重视等因素是导致医院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上报率低,监管差的主要原因.结论:我院药剂科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管理还存在记录不规范、科室间联动性差、院方不重视等问题,通过加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增强业务学习、加强质量控制可显著降低中药不良反应,提高上报率,从而改善管理现状.

    作者:宋贵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比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比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方法:计算机检索各个数据库,纳入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比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相关人员结合数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的文件资料进行筛选,并使用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将RCT确定为35个,数据显示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吗啡镇痛无统计学意义.但芬太尼透明贴在恶心、便秘、嗜睡及尿潴留等明显低于口服吗啡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与口服吗啡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基本相当,但芬太尼透皮贴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奚烨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分娩期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位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娩期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00例胎位异常产妇,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娩期分别采取常规舒适和特殊体位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胎位矫正情况、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期对产妇实施特殊的体位护理,可以有效矫正胎位异常,提高分娩质量,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选取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普通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5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以及进食后2h血糖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以及进食后2h血糖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主要表现为观察组的患者有更加明显的疗效,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的人数有例48,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人数有例38,总有效率为76%.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有15例发生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的患者有3例出现了低血糖反应,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两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效果,且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要低,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陈顺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30倒,作为观察组,方案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异住妊娠患者,采取单一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包块情况及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包块直径及血β-HCG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优于对照组,统计学P< 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以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在严格把握适应征的情况下可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宣传推广.

    作者:朱道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张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一测多评法测定妇乐颗粒中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测定妇乐颗粒中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与外标法进行比较,评价QAMS法用于妇乐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适用性.方法:以妇乐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nol)和大黄素甲醚(Rheochrysidin)4种指标成分与内参物大黄素(Emodin)的相对校正因子,并通过对比外标法的测定结果以证明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通过对比可知,采用QAMS法测定的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QAMS法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质量控制方法用于妇乐颗粒中5种蒽醌类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康;李敏;姚青;毕宇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就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76例2型糖尿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8例.常规组患者予以阿卡波糖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指数均得到明显降低,联合组各项指数下降幅度比常规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血糖指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N端脑钠肽前体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45人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肾损伤患者64人,非损伤患者81人,另设健康对照组112人.检测各组人群的N端脑钠肽前体指标,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与NT-proBNP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NT-proBN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损害组和非损害组相比NT-proBNP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作为检测标准对病人的检出率明显大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NT-proBNP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文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氟比洛酚酯用于老年人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氟比洛酚酯对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术后苏醒的影响及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人随机分成两组,于手术开始前分别注射氟比洛酚酯或生理盐水.观察给药前,给药后各时点患者的生命体征,苏醒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全麻苏醒时血压、心率更平稳,术后应用镇痛药量明显减少,VAS评分低,统计学差异显著.而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氟比洛酚酯可明显减轻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术后痛,且镇痛时间长,不增加副反应.

    作者:徐昀;关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社区康复模式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模式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方法:我院在居民社区建立日间康复站,进行社会技能培训.选择首次住院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分为社区康复观察组(30例)和家庭康复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种类、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在出院时和出院后三个月、六个月进行复发再住院率和病人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量表研究,结果:两组病人的再住院率和病人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有显著性差异.近10个月来,对照组再住院率为23%,观察组再住院率为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60例患者中,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再住院率,社会功能恢复优于单独家庭康复.

    作者:王芳;郭迎;肖利斌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逆向思维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

    在人体解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剖析名词概念的内涵,讲授中空性器官的走行和分布,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学习及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克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药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管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管理方法.方法:6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中药朱砂治疗的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朱砂的用量、用药时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并就当前我院对于中药朱砂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收治的使用中药朱砂患者中用药不合理有8例,其中包括3例用药量过大、3例用药时间过长,2例因朱砂炮制方法不当引起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率13.33%.朱砂的用药量越大、持续用药时间越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时间、用药量的不同与临床合理用药有显著的关系,加强朱砂的使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规范管理才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应用率.

    作者:朱慧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 0月1日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1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5.71%,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缓解,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先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利用管理工具对超声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1.问题聚焦超声影像报告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报告质量事关重大,我科就诊人数长期居高不下,科室医务人员面对繁重工作,时有缺陷报告产生,为提高超声影像报告质量,做好科室质控工作,我科将2016年上半年质控抽查1780份报告中缺陷报告情况做PCDA循环,统计汇总分析,找出其中各种造成因素,针对性做出整改计划加以实施后检查改进成效,对尚存问题进入下一PDCA循环.

    作者:胡蜀雯;王依宁;刘华丽;杨丽;刘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整理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有创-无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使得抢救时间得到有效缩短,患者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斌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脑出血病因与部位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致残以及致死率极高的非外伤性、脑实质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相关脑出血疾病的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案研究甚多.多数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但仍存在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案错误导致的疾病迁延,错失治疗时机等问题.近年来临床对于脑出血的病因与其发病部位的相关研究广受医学界学者的关注.本次研究主要从脑出血分型、不同分型脑出血疾病的发病部位、脑出血病因与发病部位的相关性分析与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脑出血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科学可靠依据.

    作者:吴先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