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银珠;刘红旗
目的:探讨分析推拿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推拿整脊疗法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推拿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推拿整脊疗法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远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用于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诊的25例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着组(12例,24眼)和研究组(13例,2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上睑提肌腱膜固定技术,研究组给予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用于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理想,值的推广应用.
作者:裴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中的药学服务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50).参照组未实施药学服务,干预组实施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率为96%,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率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够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对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韩宝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我国的腹腔结直肠手术的发展至今已经超过将近20年了,但是关于结直肠癌的讨论一直非常受外界的关注.结直肠癌一直是对人类身体威胁的一种癌症之一.在医学上对这种病症的研究一直在增强,对于结直肠癌的手术也从多方面进行开展.从全球医学来看,结直肠癌可谓是四大非常常见的肿瘤之一,通过对国内结直肠癌病例的统计,该类病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并且在一些发达地区,这类病症发生的概率非常高.结直肠癌的20年至今,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显著,这项手术也被普遍的接受,本文主要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回顾,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结直肠癌明确一些发展方向,给未来的结直肠癌手术提供一些新思路.
作者:沈小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麻醉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2月治疗的90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研究组和时比组.为对比组提供一般的护理服务,而研究组在为其提供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还需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干预麻醉苏醒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自然生理呼吸时间大同小异(P>0.05);研究组呼吸时握拳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都比对比组少(P<0.05),麻醉药效过后,两组意识恢复程度、身体舒适度、用药等考核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结束后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大有不同,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在恢复室为手术麻醉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术后仍处于麻醉状态的时间,促进自我意识的恢复,缓解患者自身不适感,并且减少麻醉苏醒后带来的并发症发生频率.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病员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例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结果:给予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进胃动力恢复等是胃手术后胃瘫病员的有效护理.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胃瘫是可以自愈的.
作者:秦思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行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出现复发问题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此次以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住我院行根治性放疗方案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对象,并且从中筛选出46例出现复发问题的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并对其整体护理情况深入分析.结果:46例复发患者中,接受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从78.26% (36/46)升至95.65%(44/46),(P<0.05);SAS从(47.01±7.22)分降至(38.12±2.28)分,(P<0.05);SDS从(46.12±7.34)分降至(39.02±1.75)分,.(P<0.05).结论:对于患有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予以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如果有复发问题出现,需加强对患者的优质护理,在对其病情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对其SAS分数以及SDS分数进一步改善,从而提升患者放疗后康复效果,可推广.
作者:戴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阿奇霉素与替硝唑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糠靴孢子菌性毛囊炎疗效.方法:研究我院50例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研究组应用阿奇霉素与替硝唑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8.0%,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与替硝唑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相较于阿奇霉素与替硝唑联合药物治疗,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发挥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陶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在临床应用广泛推广.方法:搜集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的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患者资料,将数据汇总,进行对比分析,样本数量共计84例.结果:重构型胆管-空肠吻合38例,占再次手术患者的45.2%;胆管-空肠吻合类型包括:胆管-空肠侧向吻合20例(23.8%),胆管-空肠端侧吻合65例(77.4%),朗迈尔氏吻合8例(9.5%),皮下盲袢12例(14.3%).经手术后,胆结石内稍有遗留者10例(11.9%),对胆内结石仍有较小遗留者,可行经T管窦道联合液电碎石(EHL)治疗.对于84例患者的术后情况,需进行访视,复检,发生术后结石复发率仅有2.9%.结论: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的治疗效果,显而易见,通过电击可彻底清除结石,再次手术考虑全面,能通过基础操作,综合考虑胆胰腹壶括约肌、胆汁流动性的特征改变、结石形成的主要诱因等相关病理学表现,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思考,可以大幅度降低胆结石复发率,提高再次手术作用机制,在临床医学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军;李静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更昔洛韦眼液对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70只眼)病每陛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5眼)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0例(3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3周,观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8.75%,对照组复发率31.4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陛角膜炎在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施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讨论研究对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共同使用促动力剂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站立、卧位长反流时间及RSI评分、RF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反流性咽喉炎使用奥美拉唑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治疗依从性高,有助于更好的促进恢复并改善预后.
作者:甘利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整体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为76.00%(38/50);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82.00% (41/50),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70.00% (35/50).结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引入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会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加强护理干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生活能力显著提高,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能力.
作者:柳式周;徐丽华;张伶俐;周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125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术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保留LCA组71例,不保留LCA组5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清扫数目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IMA根部淋巴清扫数目均无统计学差异,保留LCA组全部未游离脾曲进行肠吻合,不保留LCA组2例因降结肠较短游离结肠脾曲后作肠吻合,保留LCA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漏,不保留LCA组术后出现2例吻合口漏,均采取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与否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朱明杰;王永洪;蒋鸿元;但杰;李亚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腹艟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住院时间6~8天,无手术并发症,40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虽然老年人脏器基础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差且多有合并症,但只要做到了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选取适宜的手术时机,尽可能的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老年患者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
作者:周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接收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8%高于对照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3.85% (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较好,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苗引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n=70)和对照组(予以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n=70),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4.29%及血管再通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心绞痛并发率1.43%及心力衰竭并发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和11.4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种族链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高洪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口服降糖药物在门诊药房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1日-2016年9月1日收治的162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162例患者处方,分析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在使用类型、规格、剂量、联合用药情况的合理性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主要开具4类口服降糖药物,根据应用频率的情况分为双胍类药物>磺酰脲类药物>葡萄糖酐酶抑制剂>中成药;162例患者中单纯口服1种药物有37例,联合口服2种药物有74例,联合口服3种药物有48例,4种药物联合治疗3例;有2例患者的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临床口服降糖药物合理使用率达到98.77%.结论:目前我院门诊药房在开具口服降糖药物处方中基本合理规范,要进一步提高门诊临床医师在药理学相关知识的提升,规范药房处方审核制度,加强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维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雾化治疗的9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选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血氧饱和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丽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过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患者的CT影像学变化情况,并对其胰头、胰体、胰尾CT密度的改变,CTSI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胰头、胰体、胰尾CT密度均显著升高,胰腺体积减小,出血、坏死病灶部分或完全吸收,渗出逐渐吸收,肾前筋膜变薄,且治疗后的CT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显著,且通过CT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仕福;王虎;税波;刘洋;邓纯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