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向宾
目的:探索和研究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方法:选取某社区退休及贫困妇女86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纽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疾病防治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对象CIN病变检出率以及有效就诊率.结果:观察组对象CIN病变检出率以及有效就诊率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应用之后,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和治疗妇女宫颈疾病的水平和质量,且能为防治宫颈疾病提供科学的临床医学,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代云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应用血脂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ApoA)等相关血脂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TC、TG、LDL-C、ApoA、ApoB等相关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指标检测可反映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反应,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冠心病患者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作为临床评价患者预后的一种手段,且这种检测手段操作简便,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全玉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产科护理与人类繁衍息息相关,正在朝着“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转变,但是受制于中国目前医疗条件的不足,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和实施.而随着通讯技术、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特别是大量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APP、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和产科护理找到了结合点,为新形势下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将为产科护理的人性化、精确化、科学化管理带来极大的帮助.
作者:林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评定胃炎患者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中医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给予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7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疏肝法治疗.将两组的症状积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三项对比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确切,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身心.
作者:何海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地处巴中市巴州区回风大道155号,其前身为巴州区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1月,2007年11月更名为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主要职能为一体的县级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职责.
作者:吴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行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出现复发问题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此次以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住我院行根治性放疗方案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对象,并且从中筛选出46例出现复发问题的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并对其整体护理情况深入分析.结果:46例复发患者中,接受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从78.26% (36/46)升至95.65%(44/46),(P<0.05);SAS从(47.01±7.22)分降至(38.12±2.28)分,(P<0.05);SDS从(46.12±7.34)分降至(39.02±1.75)分,.(P<0.05).结论:对于患有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予以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如果有复发问题出现,需加强对患者的优质护理,在对其病情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对其SAS分数以及SDS分数进一步改善,从而提升患者放疗后康复效果,可推广.
作者:戴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缓解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80.36%,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8.21%/82.14%,护理满意度为100%/78.57%,疼痛缓解率为87.5%/67.86%.结论:对外科患者的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疼痛缓解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霞;沈春凤;王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5.12大地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地震对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成明显影响[1-3],常可出现焦虑、担心、抑郁,严重者一直有自杀倾向[1],而自杀者中采用自服毒物中毒为多见.为此,县政府也采取了包括对灾民心理疏导等一些措施.为了解目前北川县急性中毒现状,县政府委托县人民医院对全县急性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县怠性中毒原因和的种类,为急性中毒的防治,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与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赖绍林;陈尧;宋鹏;梁珍珍;唐时元;蹇松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总结1例前后联合入路胸腰椎后凸侧弯畸形截骨矫形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手术时间较长,通过个性化的护理配合方案,妥善安置体位,术中加强观察,虽然手术时间长,但避免了压疮的发生.
作者:周露露;吴裕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我院城站院区癌痛治疗的规范化与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城站院区对于癌痛用药过程中疼痛评分,每日疼痛的动态评分,用药后不良反应评分,爆发痛用药,用药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我院城站院区对癌痛用药的使用上还需改进,应提高医护人员的癌痛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学习国外成熟的疼痛管理模式,加强本院区对癌痛用药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癌痛管理措施,努力创建癌痛示范化医院.
作者:朱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中行经导管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2例,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静脉组与导管组,每一组患者21例,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导管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静脉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静脉组,P< 0.05.结论: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中行经导管溶栓治疗可改善相关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胡惠良;许瑶;吴振东;刘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和痰控工作的良好进行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其质量,同时做好相应的控制管理工作.本次我们针对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观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控制管理措施,并做出综述.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中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口服降糖药物在门诊药房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1日-2016年9月1日收治的162例糖尿病患者,回顾性分析162例患者处方,分析处方中口服降糖药物在使用类型、规格、剂量、联合用药情况的合理性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主要开具4类口服降糖药物,根据应用频率的情况分为双胍类药物>磺酰脲类药物>葡萄糖酐酶抑制剂>中成药;162例患者中单纯口服1种药物有37例,联合口服2种药物有74例,联合口服3种药物有48例,4种药物联合治疗3例;有2例患者的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临床口服降糖药物合理使用率达到98.77%.结论:目前我院门诊药房在开具口服降糖药物处方中基本合理规范,要进一步提高门诊临床医师在药理学相关知识的提升,规范药房处方审核制度,加强门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张维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高能量颈椎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淮安市急救中心救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或颈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男性占80%,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占97.5%,20~50岁占92.5%,有合并伤的占80%,急救时伴有意识障碍的占35%急救时有20%的患者漏诊未行颈部制动.结论:颈椎外伤通常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多发于劳动力年龄男性,多有其他系统合并伤.急救时应重视颈椎外伤的可能,对可能的颈椎损伤和昏迷患者均应采用颈椎制动.
作者:刘国阳;王庆玮;刘嫒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131Ⅰ)治疗后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转归.方法:对34例131Ⅰ治疗甲亢后1年内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甲亢131Ⅰ治疗后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通过信件、门诊、外院复查等方式进行长达4~ 19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4年,以了解早发性甲减的转归.结果:(1)早发性甲减恢复组3例,占9%,2例在1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远期随访显示,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在4年及8年后出现甲减,1例甲减患者在6年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2)早发性甲减未恢复组31例,占91%,其中79% (26例)在131Ⅰ治疗后3~6个月出现甲减,5例在7~ 12月出现甲减,这些在4 ~ 19年一直处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中.结论:早发性甲减中91%为永久性甲低,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早发性甲减都会转变成为永久性甲减.
作者:文勇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整体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为76.00%(38/50);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82.00% (41/50),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70.00% (35/50).结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引入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会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测定李施德林漱口水中薄荷脑、桉油精的含量.气相色谱法.FID测器,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50℃,柱温:110℃.氮气流速:1.0ml·min-1.结果:桉油精、薄荷脑回收率分别为、99.2%、98.7%.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李施德林漱口水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冬杰;梁慧敏;牵澄;巫醒晗;梁巧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早产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常见疾病,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也会提高新生儿的死亡率.在这种背景下,宫缩抑制剂应用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早产以及相关防治方法,然后以β受体激动剂、钙通道阻滞剂、缩宫素受体拮抗剂、硫酸镁为例,评价了临床用药情况,以供参考.
作者:邱和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英特网的全球化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网络化、IC卡与光盘等信息存储介质的广泛应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医院电子病历与网络化管理技术,更是医院病案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的关键.通过初步的试用,发现电子病历充分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当然,这只是基本的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完善,接下来应该研究的是,怎样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疗管理、临床治疗,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妥善解决医患纠纷,只有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才能提高病案信息的实用价值.
作者:郁济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