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城站院区2016年癌痛用药分析点评

朱贺

关键词:
摘要:目的: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我院城站院区癌痛治疗的规范化与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城站院区对于癌痛用药过程中疼痛评分,每日疼痛的动态评分,用药后不良反应评分,爆发痛用药,用药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我院城站院区对癌痛用药的使用上还需改进,应提高医护人员的癌痛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学习国外成熟的疼痛管理模式,加强本院区对癌痛用药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癌痛管理措施,努力创建癌痛示范化医院.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行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出现复发问题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此次以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住我院行根治性放疗方案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对象,并且从中筛选出46例出现复发问题的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并对其整体护理情况深入分析.结果:46例复发患者中,接受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从78.26% (36/46)升至95.65%(44/46),(P<0.05);SAS从(47.01±7.22)分降至(38.12±2.28)分,(P<0.05);SDS从(46.12±7.34)分降至(39.02±1.75)分,.(P<0.05).结论:对于患有胸上段食管癌的患者,予以根治性放疗方案后,如果有复发问题出现,需加强对患者的优质护理,在对其病情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对其SAS分数以及SDS分数进一步改善,从而提升患者放疗后康复效果,可推广.

    作者:戴红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患者的子宫、胎盘以及膀胱的超声图像特征,判断患者的胎盘植入情况.以病理检查和手术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标准.结果: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中,有前置胎盘患者18例(5.52%).18例前置胎盘孕妇中有10例(55.56%)经手术与病例诊断确认为胎盘置入.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有11例存在胎盘置入.经病理与临床确诊,有9例.未被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胎盘置入的患者中有1例在产后证实为胎盘置入.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迂曲增宽血管,胎盘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二维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增厚,与子宫肌层分解不清,胎盘内可见血窦形成,植入部位后间隙完全消失或呈现不规则形状.结论:彩色超声在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韩锁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肠梗阻属于外科急腹症.该病病情复杂,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必须加强对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治疗.随着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肠梗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诊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论述肠梗阻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以及诊治进展,旨在提高肠梗阻的治愈率.

    作者:袁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动态心电图检测精神病患者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精神病患者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观察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观察组精神病患者中有18例(36.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11(22.00%)例、室性早搏患者5(10.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4.00%)例.对照组精神病患者中有5例(10.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3 (6.00%)例、室性早搏患者1(2.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2.00%)例.此外,通过随访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氯氮平虽然在导致心律失常上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对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效果.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好的检测出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精神病患者其具体的心律失常情况,同时,其检测结果还能够为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作出指导.

    作者:陈向梅;刘桂梅;王蜀湘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防治烧伤瘢痕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防治烧伤瘢痕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2-8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对症治疗,之后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数均为26例,同时分别由专业护理人员给予其不同的护理服务,其中前组别患者均行康复护理干预,后组别患者则行常规护理,经护理干预后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后随访调查,研究组患者烧伤后局部皮肤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指标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烧伤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或减少瘢痕,促进其烧伤皮肤快速恢复,且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廖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电针、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电针、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我科就诊治疗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对参照组给予钙尔奇D片,配以静滴骨肽注射液20m1;对研究组实施上述治疗措施后,配以电针、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与参照纽患者(8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电针、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冯华;宋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效果

    目的:讨论研究对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共同使用促动力剂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站立、卧位长反流时间及RSI评分、RF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反流性咽喉炎使用奥美拉唑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治疗依从性高,有助于更好的促进恢复并改善预后.

    作者:甘利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实验组接受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呼吸困难分度以及鼻部生理功能的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偏低,鼻部生理功能的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鼻中隔矫正结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章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16排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就诊的治疗后确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治疗前采用常规X线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治疗前采用16排CT技术进行检查.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和漏诊例数、影像学检查扫描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影像学检查扫描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2.9%,高于对照组的69.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16排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何碧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药剂科对于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药剂科的重要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以前工作的医院接受外科手术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12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抗菌药物,而观察组则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和控制,并对两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使用品种、平均支出及给药时间等,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少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比两组患者联合用药和更换药物的发生率,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通过合理的应用干预抗菌药物,明显的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支出、给药时间等;也有效的降低了联合用药和更换药物的发生率,为患者的治疗权益提供了保障,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杨培灵;沈燕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浅析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外科住院患者在口腔颌面护理依赖中的因素,促进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是通过对近期收治的101例口腔颅颌面外科患者的术后资料进行研究,记录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赖因素.结果是发现口腔颌面外科的住院患者在护理依赖程度上处于较低水平,女性患者的依赖水平一般小于男性患者,不同疾病对患者的护理依赖性不同,肿瘤类及颌面部外伤患者表现出的依赖程度同比较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赖程度呈对应反比关系.结论是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在护理依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受到疾病种类和性别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性.

    作者:张靖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目的:研究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6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并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中配合与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成功率100%,1例发生活动性出血,并发症发生几率2.63%,患者全部对护理满意,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麦默通微创旋切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加强术中配合及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需注意的是,麦默通微创旋切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需视患者需求,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吴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2014年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14例,入院时,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微创手术78例,其他患者开展去骨瓣手术、骨窗手术,对症治疗,11倒患者联合早期压低温治疗,25例联合高压氧疗.针对并发症:轻中度低钠血症4例口服补钠,3例进行静脉补钠,1例经鼻饲补钠;中枢性发热8例物理降温治疗;应激性溃疡24例,发病期间,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榆注,进行胃液酸碱值分析,调整用药策略;肺炎5例,常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抗干扰、镇咳排痰.免疫支持等,颅内感染1例,验性应用抗生素,而后改为敏感抗生素治疗;脑积水,发生5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其余均采用分流术,癫痫5例,采用手术治疗,均采用致癫痫病灶切除,2例进行皮层热灼术,急性发作时,对症治疗.结果:所有并发症均获得控制,出现1例难治性癫痫、1例重症肺炎,其余均痊愈,随访未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类型繁多,按照时间可分为早发、迟发,对症治疗、积极控制内环境对于并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秦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曲美他嗪的临床价值,且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与左心室重构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拟行急诊PCI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43例,行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共43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CI、CO、SV、LVEF等指标与治疗前、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LA、LV、LVEDD、LVEDVI、LVESD、LVESVI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显著更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应用曲美他嗪有助于改善其心功能与左心室重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及优化心肌能量代谢作用有关.

    作者:吴宣;汪家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二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确诊为二型糖尿病1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完全遵医率为39%.经过干预,研究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二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遵医率,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宋成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通过有效的处方点评持续改善处方质量.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处方点评前2014年5月-2015年5月处方5000张和点评实施后2015年5月-2016年5月处方5000张,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质量,探究处方点评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占比2.00%,对照组不良处方占比10.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对照组各错误处方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能能够改善处方的质量,且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后能够降低用药种数和抗菌药、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使用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其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居国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智能中药房存取调配系统的使用体会

    目的:以智能化中药房建设为契机,推进中药调配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分析中药智能存取系统的总体使用情况,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结果:中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取药过程,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有关问题有待解决.结论:中药智能存取系统有利于医院中药房现代化建设.

    作者:曹益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小儿在感染支原体肺炎后的血常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60例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取60例同一时进行期体检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小儿的的血常规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可得:两组小儿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小儿血常规的变化能够初步判定小儿是否感染支原体肺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腹艟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住院时间6~8天,无手术并发症,40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虽然老年人脏器基础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差且多有合并症,但只要做到了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选取适宜的手术时机,尽可能的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老年患者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

    作者:周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更昔洛韦眼液对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70只眼)病每陛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5眼)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0例(3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3周,观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8.75%,对照组复发率31.4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陛角膜炎在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施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