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梅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又称CD152,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在T细胞表面表达,与共刺激分子CD28竞争性结合B7-1 (CD80)和B7-2 (CD86)配体,从而介导外周免疫耐受,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负向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揭示,CTLA-4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关,是新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候选遗传易感基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作者:夏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分别给予住院治疗和急诊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率、血压以及LVEF等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医疗费用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急诊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能让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启朋;高露;巩晋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总共74例,经数字法分组.37例进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37例进入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护理后组间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满意率更高,经统计学处理,P<O.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率高,极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任翠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卷管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IP术治疗62例尿道下裂患者.结果:62例患者均Ⅰ期成形尿道.并发尿瘘2例,尿道口狭窄2例.结论:TIP术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何秉勋;康厚彬;朱智虎;薛斌;艾航宇;廖志;段有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儿科带教存在问题,评级改进效果.方法:2015年,儿科接收护生34名,2016年,改进后,接收护生35名.针对儿科护理带教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对策,包括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做好带教教师的选择,要求带教教师关心护生的个案管理.结果:2016年,实习考核优秀率,带教教师满意率,学生对实习满意率高于2015年,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带教问题较多,来源于医院、护生、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针对性改进明显提高了带教的质量.
作者:王敏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42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以及一次性呼吸困难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敏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查询5篇临床用药与IMSTOP100处方量数据,分析当前国内外眼科产品情况,为我国眼科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数据适应症、单品销量统计与IMS处方量进行排序.结果:国内干眼症、抗炎抗感染、青光眼是主流产品,国外TOP100青光眼和抗炎抗感染处方量高.通过对比分析,阐述对未来产品的一些建议.结论:国内外用药情况有所差别,结合国内临床用药,得出未来开发重点.
作者:孟庆艳;王淑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对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作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收治的5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甲组(25例)和乙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如吸氧、止咳平喘等.A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予以常规治疗加用胸腺五肽.观察10天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和治疗效果(FEV1%、FEV1/FVC%).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B组加用胸腺五肽治疗10天后免疫功能、治疗效果较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患者中,胸腺五肽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肺功能,安全性也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曹磊;刘澄英;谢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中的药学服务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50).参照组未实施药学服务,干预组实施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率为96%,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率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能够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对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韩宝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实际疗效.方法:我们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15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患者的数量一致,各有7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出血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与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出血纠正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确切,患者的出血状况得到纠正,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16排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就诊的治疗后确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治疗前采用常规X线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治疗前采用16排CT技术进行检查.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和漏诊例数、影像学检查扫描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影像学检查扫描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2.9%,高于对照组的69.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16排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何碧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患者的子宫、胎盘以及膀胱的超声图像特征,判断患者的胎盘植入情况.以病理检查和手术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标准.结果: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中,有前置胎盘患者18例(5.52%).18例前置胎盘孕妇中有10例(55.56%)经手术与病例诊断确认为胎盘置入.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有11例存在胎盘置入.经病理与临床确诊,有9例.未被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胎盘置入的患者中有1例在产后证实为胎盘置入.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迂曲增宽血管,胎盘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二维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增厚,与子宫肌层分解不清,胎盘内可见血窦形成,植入部位后间隙完全消失或呈现不规则形状.结论:彩色超声在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韩锁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用于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诊的25例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着组(12例,24眼)和研究组(13例,2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上睑提肌腱膜固定技术,研究组给予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用于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理想,值的推广应用.
作者:裴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有效提高影像介入室的护士的人力效能的使用,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工作质量、医疗安全得到保证.方法:制定科学的人员选拔制度,做到职责明确,人岗匹配;进行多层次多学科交叉培训,提高护理整体素质;做好日常管理制度的PDCA循坏,促进流程的不断优化;实行整体护理心理护理为导向的量化考核机制,奖惩分明并实施多种激励方法;增强岗位责任感和成就感,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结果良好护理质量可以保证各种介入手术的顺利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提惫各科室的沟通协作畅通,病人感到满意.结论:良好的管理制度和人的工作思维、能力不断优化,可以大限度的发挥工作效能.
作者:李晓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双侧脑室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62例纳入此次研究,按照分组法随机分成联合组(双侧脑室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单一治疗组(常规单侧脑室引流),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意识转清率77.4%明显比单一治疗组45.2%高;血肿基本消除率87.1%显著优于单一治疗组的61.3%且整体治疗有效率80.6%远优于单一治疗组的54.8%(P<0.05);死亡率联合组(6.5%)明显低于单一治疗组(19.4%);组间数据差异皆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均无一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论:双侧脑室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加快积血清除速度,降低病死率,具有安全、有效等应用优点,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极高.
作者:王远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隧道口感染的护理.方法: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共收治隧道口感染的腹膜透析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真菌感染退出腹膜透析治疗转入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只要重视无菌操作,加强术后定期培训,采取正确的手术置管方式,腹膜透析隧道口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陈红梅;曾兴蓉;陈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对分组分层级管理进行应用临床价值.方法:以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需求、护理人员实情为依据,将我科护理人员分层五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对护理工作进行开展,分析实施效果.结果:分组分层级管理实施后,我科护理质量评分为(92.3±3.6)分,与实施前的(82.7±5.3)分比对明显较高,且实施后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较实施前高,(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采用分组分层级管理进行护理管理,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杨淑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面瘫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面瘫患者95例,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促进面瘫患者尽快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员加强对沟通技巧的学习,深刻理解有效沟通的目的、意义,恰当地运用沟通技巧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顺从性,促进科室间的协作,和谐医护、医患关系,提高协作科室、医护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作者:罗丽萍;唐玉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缓解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80.36%,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8.21%/82.14%,护理满意度为100%/78.57%,疼痛缓解率为87.5%/67.86%.结论:对外科患者的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疼痛缓解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霞;沈春凤;王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