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宋成栋

关键词: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血糖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二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确诊为二型糖尿病1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完全遵医率为39%.经过干预,研究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二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遵医率,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患者的子宫、胎盘以及膀胱的超声图像特征,判断患者的胎盘植入情况.以病理检查和手术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标准.结果: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中,有前置胎盘患者18例(5.52%).18例前置胎盘孕妇中有10例(55.56%)经手术与病例诊断确认为胎盘置入.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有11例存在胎盘置入.经病理与临床确诊,有9例.未被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胎盘置入的患者中有1例在产后证实为胎盘置入.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迂曲增宽血管,胎盘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二维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增厚,与子宫肌层分解不清,胎盘内可见血窦形成,植入部位后间隙完全消失或呈现不规则形状.结论:彩色超声在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韩锁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12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与改良置管相结合对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术后随访.结果:128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119例完全治愈,治愈率92.97%,复发率7.03%,复发对象经二次手术后也完全康复.膝关节功能(伸直、弯曲、活动度)术后和术前相比有较大改善.细菌学涂片检查细菌的覆盖率由97.63%减少到2.57%,P< 0.05.结论: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茶晓锋;周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间质肺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

    目的:探探讨间质肺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将106例间质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4.15%,观察组为90.5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有86.79%,对照组为45.28%,组间对比,P<0.05.结论:运用中医特色知识对间质肺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实行.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在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中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面瘫康复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面瘫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面瘫患者95例,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促进面瘫患者尽快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效果

    目的:讨论研究对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共同使用促动力剂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站立、卧位长反流时间及RSI评分、RF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反流性咽喉炎使用奥美拉唑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治疗依从性高,有助于更好的促进恢复并改善预后.

    作者:甘利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安体舒通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心衰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与分析安体舒通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份到2015年10月份所接收的100例患有老年心衰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心衰的措施,并加以安体舒通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设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方式,并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治疗2组患者的病情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比心功能变化情况观察组也更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治疗老年心衰疾病中采取安体舒通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并对心功能的变化具有显著效果,值得被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留置针脱落的预防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留置针脱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皮肤抓伤及留置针脱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皮肤抓伤(0%)、输液留置针脱落(7.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37.5%,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皮肤抓伤、留置针脱落等情况,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流术前的药效观察

    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流术前的药物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给药方式(阴道后穹窿给药100例,舌下含服给药100例,空白对照100例)观察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流术前对子宫收缩,扩张宫颈及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结果:用药组患者子宫收缩及宫颈扩张效果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好(P<0.05),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用药组间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及术后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流术前有助于子宫收缩,扩张宫颈及减少术后出血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正敏;高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42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以及一次性呼吸困难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敏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口服避孕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口服避孕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1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5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对研究组实施口服避孕药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3.08%)与参照组患者(36.92%)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9.23%)明显低于参照组(27.69%).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实施口服避孕药治疗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张淑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ICU患者转运交接中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交接效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0例由各科室转运的患者,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交接工作情况及效果.结果:50例患者平均交接时间(1.63-0.50)h,有2例患者交接后进行电话询问,有2例患者出现科室责任推卸,未有患者出现交接遗漏;50例患者交接满意度为96.00%.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分工明确,按照交接表进行核对交接,优化各交接转运流程的衔接,避免转运中出现交接不清、遗漏等现象,有效提高重症患者的转运效率和满意度.

    作者:高伟伟;宗雅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又称CD152,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主要在T细胞表面表达,与共刺激分子CD28竞争性结合B7-1 (CD80)和B7-2 (CD86)配体,从而介导外周免疫耐受,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负向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揭示,CTLA-4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关,是新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候选遗传易感基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作者:夏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重点分析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以我院药学部作为研究对象,对质量改进实施前后的质量管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和质量改进前相比,改进后医院药学管理质量及药学服务质量有显著提升,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结论:医院药学管理中质量改进的应用,不但能够显著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并能够有效提高药学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细节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护理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护理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行细节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方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动态心电图检测精神病患者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精神病患者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观察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观察组精神病患者中有18例(36.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11(22.00%)例、室性早搏患者5(10.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4.00%)例.对照组精神病患者中有5例(10.00%)出现了心律失常;其中,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有3 (6.00%)例、室性早搏患者1(2.0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2.00%)例.此外,通过随访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氯氮平虽然在导致心律失常上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对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精神状态也具有相对较高的效果.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好的检测出因氯氮平致心律失常的精神病患者其具体的心律失常情况,同时,其检测结果还能够为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作出指导.

    作者:陈向梅;刘桂梅;王蜀湘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腹腔结直肠手术的发展至今已经超过将近20年了,但是关于结直肠癌的讨论一直非常受外界的关注.结直肠癌一直是对人类身体威胁的一种癌症之一.在医学上对这种病症的研究一直在增强,对于结直肠癌的手术也从多方面进行开展.从全球医学来看,结直肠癌可谓是四大非常常见的肿瘤之一,通过对国内结直肠癌病例的统计,该类病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并且在一些发达地区,这类病症发生的概率非常高.结直肠癌的20年至今,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显著,这项手术也被普遍的接受,本文主要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回顾,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结直肠癌明确一些发展方向,给未来的结直肠癌手术提供一些新思路.

    作者:沈小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5例,使用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对照组,P< 0.05;出院时的疾病认知度评分,出院后3个月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1-Mryer)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可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节省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安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肠梗阻属于外科急腹症.该病病情复杂,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必须加强对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治疗.随着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肠梗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诊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论述肠梗阻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以及诊治进展,旨在提高肠梗阻的治愈率.

    作者:袁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2014年2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14例,入院时,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微创手术78例,其他患者开展去骨瓣手术、骨窗手术,对症治疗,11倒患者联合早期压低温治疗,25例联合高压氧疗.针对并发症:轻中度低钠血症4例口服补钠,3例进行静脉补钠,1例经鼻饲补钠;中枢性发热8例物理降温治疗;应激性溃疡24例,发病期间,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榆注,进行胃液酸碱值分析,调整用药策略;肺炎5例,常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抗干扰、镇咳排痰.免疫支持等,颅内感染1例,验性应用抗生素,而后改为敏感抗生素治疗;脑积水,发生5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其余均采用分流术,癫痫5例,采用手术治疗,均采用致癫痫病灶切除,2例进行皮层热灼术,急性发作时,对症治疗.结果:所有并发症均获得控制,出现1例难治性癫痫、1例重症肺炎,其余均痊愈,随访未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类型繁多,按照时间可分为早发、迟发,对症治疗、积极控制内环境对于并发症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秦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