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高伟伟;宗雅娟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 ICU, 转运交接, 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ICU患者转运交接中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交接效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0例由各科室转运的患者,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的交接工作情况及效果.结果:50例患者平均交接时间(1.63-0.50)h,有2例患者交接后进行电话询问,有2例患者出现科室责任推卸,未有患者出现交接遗漏;50例患者交接满意度为96.00%.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分工明确,按照交接表进行核对交接,优化各交接转运流程的衔接,避免转运中出现交接不清、遗漏等现象,有效提高重症患者的转运效率和满意度.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药剂科对于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药剂科的重要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以前工作的医院接受外科手术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12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抗菌药物,而观察组则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和控制,并对两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使用品种、平均支出及给药时间等,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少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比两组患者联合用药和更换药物的发生率,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通过合理的应用干预抗菌药物,明显的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支出、给药时间等;也有效的降低了联合用药和更换药物的发生率,为患者的治疗权益提供了保障,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杨培灵;沈燕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保留尿道板卷管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62例报告

    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卷管成形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IP术治疗62例尿道下裂患者.结果:62例患者均Ⅰ期成形尿道.并发尿瘘2例,尿道口狭窄2例.结论:TIP术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何秉勋;康厚彬;朱智虎;薛斌;艾航宇;廖志;段有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更昔洛韦眼液对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70只眼)病每陛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5眼)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0例(3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3周,观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8.75%,对照组复发率31.4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陛角膜炎在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施丽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12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与改良置管相结合对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术后随访.结果:128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119例完全治愈,治愈率92.97%,复发率7.03%,复发对象经二次手术后也完全康复.膝关节功能(伸直、弯曲、活动度)术后和术前相比有较大改善.细菌学涂片检查细菌的覆盖率由97.63%减少到2.57%,P< 0.05.结论:关节镜清理结合改良置管对冲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茶晓锋;周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2016年度眉山某铝厂在职职工健康体检生化指标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而造成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发生的改变.从而增加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并伴有年轻化.的趋势.为更好的了解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针对他们定期进行相应的健康监测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在临床生化指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分析目标人群中影响健康的高危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生活质量.现对眉山某铝厂在职职工共计485例对象进行健康体检,对部分生化异常指标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陈曦阳;赵仪;王晓风;杨柳莹;凌攀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腹腔结直肠手术的发展至今已经超过将近20年了,但是关于结直肠癌的讨论一直非常受外界的关注.结直肠癌一直是对人类身体威胁的一种癌症之一.在医学上对这种病症的研究一直在增强,对于结直肠癌的手术也从多方面进行开展.从全球医学来看,结直肠癌可谓是四大非常常见的肿瘤之一,通过对国内结直肠癌病例的统计,该类病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并且在一些发达地区,这类病症发生的概率非常高.结直肠癌的20年至今,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显著,这项手术也被普遍的接受,本文主要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回顾,希望能够对未来的结直肠癌明确一些发展方向,给未来的结直肠癌手术提供一些新思路.

    作者:沈小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电话回访对首次确诊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电话回访对首次确诊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确诊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常规回访2次,其中离院1周回访1次,1月后再回访1次.观察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于离院第一个月每周1次电话回访,第2~6个月每个月1次,半年后每半年1次,共回访3年.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均满意(P>0.05),两组患者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遵医行为,降低了传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涂云丽;陈巧萍;郑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用于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用于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诊的25例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着组(12例,24眼)和研究组(13例,26眼),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上睑提肌腱膜固定技术,研究组给予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用于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理想,值的推广应用.

    作者:裴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我市2所高中、3所初中中学生共800名,将学生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400名学生发放相关资料,而为观察组400名学生于学校中给予预防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学生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学生生活技能水平.

    作者:冯耀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阿奇霉素治疗早产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对于早产儿解脲脲原体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于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气道分泌物咽拭子明确UU-DNA阳性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低重儿,首先将UU-DNA阳性的早产儿,按照生后1周内是否使用阿奇霉素分为两组,通过临床治疗及转归的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对于早产儿治疗、并发症的影响.其后将阿奇霉素治疗组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使用阿奇霉素抗UU感染组患儿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利尿剂使用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阿奇霉素组IVH发病率高于非阿奇霉素组(P<0.05);10mg/kg/d*7天治疗组CPAP辅助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1)阿奇霉素能缩解脲脲原体感染早产儿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治疗中对利尿荆的应用,但是增加IVH发生率;(2)阿奇霉素10mg/kg/d*7天治疗方案相对对照组,能缩短CPAP时间.

    作者:熊小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患者的子宫、胎盘以及膀胱的超声图像特征,判断患者的胎盘植入情况.以病理检查和手术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标准.结果:326例疤痕子宫患者中,有前置胎盘患者18例(5.52%).18例前置胎盘孕妇中有10例(55.56%)经手术与病例诊断确认为胎盘置入.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有11例存在胎盘置入.经病理与临床确诊,有9例.未被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胎盘置入的患者中有1例在产后证实为胎盘置入.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迂曲增宽血管,胎盘及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二维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增厚,与子宫肌层分解不清,胎盘内可见血窦形成,植入部位后间隙完全消失或呈现不规则形状.结论:彩色超声在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韩锁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输卵管妊娠手术方式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输卵管通畅,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宫内妊娠,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改善妊娠结局,应作为输卵管妊娠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黄钰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

    2011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首届合理甩药大会在这一天召开,恰好契合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一一“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在我国的一些医疗机构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严重,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且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应从合理、安全的角度出发使用抗生素,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米晓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胃手术后胃瘫病员的护理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瘫病员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例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护理.结果:给予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进胃动力恢复等是胃手术后胃瘫病员的有效护理.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胃瘫是可以自愈的.

    作者:秦思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4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腹艟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完成手术.住院时间6~8天,无手术并发症,40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虽然老年人脏器基础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差且多有合并症,但只要做到了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选取适宜的手术时机,尽可能的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老年患者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

    作者:周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宫缩抑制剂预防早产的药物评价研究进展

    早产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常见疾病,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也会提高新生儿的死亡率.在这种背景下,宫缩抑制剂应用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早产以及相关防治方法,然后以β受体激动剂、钙通道阻滞剂、缩宫素受体拮抗剂、硫酸镁为例,评价了临床用药情况,以供参考.

    作者:邱和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6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踪随访半年,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纽在治疗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鸿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留置针脱落的预防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留置针脱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皮肤抓伤及留置针脱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皮肤抓伤(0%)、输液留置针脱落(7.5%)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37.5%,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皮肤抓伤、留置针脱落等情况,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娴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丁苯酞用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脑血管疾病规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x 2=5.1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无差异,治疗一周、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轻微不良反应均在治疗结束后自行消退.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临床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NIHS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卫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

    目的:研究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雾化治疗的9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选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血氧饱和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丽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