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玉
目的:探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曲美他嗪的临床价值,且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与左心室重构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拟行急诊PCI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43例,行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共43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CI、CO、SV、LVEF等指标与治疗前、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LA、LV、LVEDD、LVEDVI、LVESD、LVESVI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显著更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应用曲美他嗪有助于改善其心功能与左心室重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及优化心肌能量代谢作用有关.
作者:吴宣;汪家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作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方法: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营造家庭化住院环境,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结果:90%以上产妇在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家庭参与几方面感觉良好.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是满足孕产妇需求的高品质的护理,同时提升了护士职业形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翠华;胡书琴;吴琴;卢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比较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组34例,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根据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相当,安全、可靠,均可作为根治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
作者:张鲁域;李金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产科护理与人类繁衍息息相关,正在朝着“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转变,但是受制于中国目前医疗条件的不足,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和实施.而随着通讯技术、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特别是大量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APP、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为移动互联网和产科护理找到了结合点,为新形势下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将为产科护理的人性化、精确化、科学化管理带来极大的帮助.
作者:林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电话回访对首次确诊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确诊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常规回访2次,其中离院1周回访1次,1月后再回访1次.观察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于离院第一个月每周1次电话回访,第2~6个月每个月1次,半年后每半年1次,共回访3年.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均满意(P>0.05),两组患者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遵医行为,降低了传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涂云丽;陈巧萍;郑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面瘫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面瘫患者95例,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促进面瘫患者尽快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护理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行细节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方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 015年8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0例)选择西医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B组(32例)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搭配相应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临床优良率为76.7%明显低于B组的96.9%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并搭配相应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优良率,值得推广.
作者:游春霞;孟兰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独刺秩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方法:采用对比治疗法,治疗组15例患者采用独刺秩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系统针刺手法治疗方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永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在临床应用广泛推广.方法:搜集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的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术患者资料,将数据汇总,进行对比分析,样本数量共计84例.结果:重构型胆管-空肠吻合38例,占再次手术患者的45.2%;胆管-空肠吻合类型包括:胆管-空肠侧向吻合20例(23.8%),胆管-空肠端侧吻合65例(77.4%),朗迈尔氏吻合8例(9.5%),皮下盲袢12例(14.3%).经手术后,胆结石内稍有遗留者10例(11.9%),对胆内结石仍有较小遗留者,可行经T管窦道联合液电碎石(EHL)治疗.对于84例患者的术后情况,需进行访视,复检,发生术后结石复发率仅有2.9%.结论: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胆管-空肠吻合的治疗效果,显而易见,通过电击可彻底清除结石,再次手术考虑全面,能通过基础操作,综合考虑胆胰腹壶括约肌、胆汁流动性的特征改变、结石形成的主要诱因等相关病理学表现,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思考,可以大幅度降低胆结石复发率,提高再次手术作用机制,在临床医学上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军;李静喆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口服避孕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1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5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对研究组实施口服避孕药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3.08%)与参照组患者(36.92%)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9.23%)明显低于参照组(27.69%).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实施口服避孕药治疗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获得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张淑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之2016年收治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未开展强化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护理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开展的强化护理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为49 (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强化护理管理对提升各项护理操作规范性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而且对控制护理操作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以此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
作者:黄升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急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分别给予住院治疗和急诊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率、血压以及LVEF等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医疗费用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急诊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能让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启朋;高露;巩晋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从气论治闭合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骨科收治的闭合性肋骨骨折患者84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局部应用中药外敷治疗,每组患者各42例,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气论治闭合性肋骨骨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作者:李国帅;袁海升;周加海;周跃辉;屈平;何年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把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有38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与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总有效率是97.4%,预后良好率是81.6%;对照组溶栓总有效率是84.2%,预后良好率是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效果与预后有积极影响,可显著改善溶栓效果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及观察组(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2%,满意度9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0%、满意度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应用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将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莉;阿不力克木江·阿不都如苏里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60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踪随访半年,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纽在治疗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鸿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皮瓣外科对各种创面的修复和重建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带蒂皮瓣移位术目前是临床软组织缺损的常用修复方式.其具有诸多优点如不需吻合血管,术中操作简便、安全性、成功率高,已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1].皮瓣形成后,会产生一系列微循环 的病理生理变化,而皮瓣的“稳态”被破坏,可造成微循环障 碍及代谢紊乱,导致皮瓣肿胀、瘀血,甚至坏死[2].故皮瓣微循环生理功能是否得到维持是其术后存活的关键.
作者:容向宾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我院城站院区癌痛治疗的规范化与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城站院区2016年的癌痛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城站院区对于癌痛用药过程中疼痛评分,每日疼痛的动态评分,用药后不良反应评分,爆发痛用药,用药频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我院城站院区对癌痛用药的使用上还需改进,应提高医护人员的癌痛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学习国外成熟的疼痛管理模式,加强本院区对癌痛用药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癌痛管理措施,努力创建癌痛示范化医院.
作者:朱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加强护理干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生活能力显著提高,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能力.
作者:柳式周;徐丽华;张伶俐;周叶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