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新疗法

陈华;苏亮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药物, 抗过敏药, 耳鼻喉科, 喷鼻剂, 多发病, 滴鼻剂, 常见病, 停药, 临床, 口服, 复发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过敏药和滴鼻剂或喷鼻剂虽然有效,但一旦停药就会很快复发.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女妊娠期血清锌铜铁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期血清锌、铜、铁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检测各类孕妇共567例血清锌铜铁含量,并与5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正常孕妇早期妊娠血清锌、铁元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孕妇、妊娠高血压病、产后出血的孕产妇锌、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随着妊娠月份增加而明显上升(P<0.01).结论 锌、铜、铁是妇女妊娠期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金凤;罗玲斐;徐春芬;何邦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手工法涂片在血常规中的应用

    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近年来在我国已相当普及.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精密度.

    作者:张晓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梗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脑梗死病人(265例)与健康人群(248例)的MTHFR基因突变的情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水平,并加以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MTHFR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两组MTHFR的T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两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水平与叶酸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Hcy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MTHFP基因突变可能是Hcy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马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房间隔缺损3例误诊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症状多不一致,与缺损大小和分流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大多在21~40岁之间开始出现症状,较少在老年发病.

    作者:吴黎明;王林飞;吴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生长激素、睾酮和雌二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22例EH患者和40例非高血压患者的血清GH、T和E2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EH组血清GH和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EH组中GH与E2水平呈正相关(P<0.05),两者与均无相关性(P均>0.05).方差检验示:1、2、3级组间血清GH、T和E2均依次显著降低(P<0.01,P<0.05和P<0.01).伴心脑血管并发症组血清GH、T和E2水平也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P<0.05和P<0.05).结论 老年EH患者GH和E水平显著降低,伴心脑血管并发症组GH和T水平更低,而且E2也显著降低.GH、T和E2水平均随EH患者血压分级升高而降低.

    作者:毛昌方;季乃军;胡昌盛;童丽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源性胰腺损伤11例分析

    医源性胰腺损伤是腹部外科手术以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发生在多种腹部手术后,笔者将我院自2000~2006年6月收治的11例医源性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宏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尿微量白蛋白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价值的临床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具有慢性和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需依据疾病活动性来维持治疗和预防复发.现有判断UC疾病活动性的方法,影响因素多,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作者:朱炳喜;许统俭;刘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12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156例,其中5例术后发生大出血,经处理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变能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200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已将颈动脉IMT≥0.9 mm及粥样斑块列入影响高血压预后的因素[1].

    作者:薛盛龙;吕杨平;陈苏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疗效比较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分解代谢状态常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较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这类患者更具有一定的优势,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血液透析(CVVHD)是临床经常采取CRRT模式,我们比较了两种治疗模式在清除尿毒症毒素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春英;张彦芬;朱东林;李亚光;李慧研;李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浆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价血浆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4月~2006年7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心血管病患者117例,根据心功能级别分为NYHA Ⅰ、Ⅱ、Ⅲ、Ⅳ组.同期收集我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未内径(LV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电话随访3个月,终点为心血管事件死亡.结果 血浆NT-proBNP浓度随NYHA分级增加而增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NYHA Ⅰ、Ⅱ组间的LVDD、LVFS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与NT-proBNP及LVDD呈正相关,与LVFS和LVEF呈负相关,其中与NT-proBNP相关程度高.血浆NT-proBNP浓度>20 000 pg/ml的患者3个月病死率为40%,死亡的相对危险性是<20 000 pg/ml组的48.8倍,后者3个月病死率为0.8%.结论 血浆NT-proBNP浓度是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理想指标;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者近期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

    作者:董静;黄振文;张菲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MMP-9与CD62p、CD63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与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相关性,探讨MMP-9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CS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外周血MMP-9,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62p和CD63.结果 ACS组患者血浆MMP-9、CD62p、CD6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MMP-9与CD62p、CD63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02和r=0.427,P均<0.01).结论 MMP-9水平增高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在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孔杰;韦凡平;张宗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自制降压药枕治疗高血压病1级40例

    目的 观察自制降压药枕治疗1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高血压病1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自制降压药枕治疗,对照组口服洛汀新.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压药枕治疗1级高血压病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清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罂粟碱与肝素治疗断肢再植的佳注射方法探讨

    罂粟碱是扩血管药,肝素是抗凝血药,断肢再植术后经常配合肌肉注射这两种药物,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微循环,提高断肢再植存活率.临床应用剂量:罂粟碱30 mg,肝素12 500 U 1/6支,8 h 1次,肌肉注射疗程1周.病人肌肉注射后臀部经常出现红、肿、剧痛,并出现肿块,我科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从2005年8月~2006年9月对收住40例病人进行探索、实验,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葛海红;叶亚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分析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颇高.快速、彻底地清除毒物是抢救的主要原则和关键.

    作者:郑坚;朱丽华;梅旭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800例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自然对合法临床观察

    我院2004~2006年采用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不缝合自然对合法,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冬琴;梁爱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血压伴心肌缺血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处理

    非心脏手术患者急诊手术高血压伴心肌缺血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较棘手的问题.高血压增加心肌耗氧,易诱发心肌梗死,给麻醉和手术带来很大危险和顾虑.

    作者:周根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体弱儿310例管理情况分析

    体弱儿管理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儿童保健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内容,现将近3年来桐庐县妇幼保健院门诊筛查出来的310例体弱儿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方海香;柯文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结肠镜单人术与双人术应用比较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重要手段.过去我们在操作中以双人检查为主,患者痛苦较大,甚至对该项检查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了结肠疾病患者的及时诊治.

    作者:黄美君;詹石斐;朱文波;颜春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治疗组:107例患者用天麻素注射液1.0 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103例患者用川芎嗪注射液200 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观察7 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天麻素是治疗VBI的有效药物.

    作者:梁光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