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内表麻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诱导插管时的临床观察

李晨华;赵梅;夏红梅

关键词:气管内, 高血压, 冠心病病人, 诱导插管, 心血管应激反应, 冠心病患者, 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气管插管, 临床效果, 危险性, 操作
摘要:气管插管操作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应激反应,这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现探讨气管内表麻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插管时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外引流预防胰瘘的体会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预防或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许多学者对胰肠吻合的方式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但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本人自1985年以来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8例,无一例发生胰瘘,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夫林;钱海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120例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5共收治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人共770例.年龄35~57岁,平均43.6岁.包括子宫肌瘤、更年期出血、子宫腺肌病、子宫肥大症等.随机选择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12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传统式纵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1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指征、子宫大小等均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臻;陈婵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治疗

    自1988年10月~2004年5月我们共收治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66人,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6例中,男性52例,女性14例;年龄70~74岁58例,75岁以上8例.贲门癌48例,食管癌18例,中段食管癌12例,下段食管癌6例.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3个月以内者19例,3~6个月者34例,6~12个月者11例,1年以上者2例.进普食者8例,进半流食者24例,进流食者34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轻度肺气肿者22例,伴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冠心病等)10例.糖尿病2例,前列腺肥大2例,胆结石3例.

    作者:王玉;常玉健;陈冬丽;杨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损害所致的病症.RE与食管括约肌的功能状态(如括约肌压降低、一过性括约肌松弛)、食管酸清除和食管黏膜防御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有关.幽门螺杆菌(Hp)在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RE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低[1],原因尚未阐明.本文对Hp感染与RE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RE与Hp的相关性.

    作者:郭希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幼儿腹泻治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婴幼儿腹泻是我国儿童中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以轮状病毒感染居多.常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脱水与酸中毒状态.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能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染途径、感染机制和临床表现.许多资料向我们展示了轮状病毒血症和全身广泛的、多器官损害的存在[1].因此在治疗中应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4、TNF-α测定及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一由非特异性炎症而引起的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许多炎性细胞、因子、介质等均参与其发病过程.笔者在工作中与检验科协作,检测了正常人群及哮喘发作期、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探讨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伊伟;叶发民;魏文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一直困扰着临床治疗工作.随着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HIFU)的掘起,使得非侵入性局部治疗成为可能,且疗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我院应用该项技术对1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春;裘亚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肱骨近端粉碎和移位明显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一致的方法,在国内近几年T形钢板的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8年~2004年应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俊英;梁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气管内表麻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诱导插管时的临床观察

    气管插管操作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应激反应,这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现探讨气管内表麻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插管时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晨华;赵梅;夏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早孕人工流产漏吸23例的处理

    妇女妊娠早期常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我院计划生育手术室近年来采用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平均每年355.7例,但因多种原因导致的人工流产漏吸情况时有发生.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处理人工流产漏吸23例,现将有关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密闭式吸痰管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为了提高吸痰效率、减少吸痰引起的并发症,我院ICU于2000年10月对人工气道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比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优越,并且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应秋平;王印月;王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42例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适应证也不断扩展,纤支镜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亦日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疗效[1,2].现将我院于1997年9月~2004年4月间,采用BAL技术治疗的右肺中叶综合征42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雷樟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1例

    我院自1998年7月~2004年7月收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1例,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幼儿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婴幼儿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回顾性总结对31例患神经科急症并行气管插管的婴幼儿护理经验.方法严密观察呼吸道及肺部情况,及时发现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 31例患儿死亡6例,存活25例.结论重视插管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是降低患儿残疾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同时迅速准确的采集相关资料,及时动态的病情观察对协助医生正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嫦莉;关瑞云;王笑碧;姚国仙;李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肾衰维持血透患者死因分析(附25例报道)

    本组病例是我院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室2002年10月~2004年10月行维持血透治疗的186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已死亡25例.患者入选标准:每周规律血透2~3次;排除标准:每周或更长周期透析1次者.现就病人死亡原因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莫英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伴有糖代谢紊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程复杂、多变,心律失常是其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为探讨伴有糖代谢紊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本文对近10年来收住心内科监护室的193例患者作一回顾分析.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AMI的诊断参照1979年WHO标准,糖尿病(DM)的诊断参照1980年WHO标准.

    作者:赵长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的康复方法,使病人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方法对36例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教授功能康复的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病人髋关节稳定,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达90°~110°.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护士在围术期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

    作者:陈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氧化亚氮麻醉在老年病人下肢骨取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老年病人下肢骨取内固定术以往以硬膜外麻醉为主,但老年人多有骨质增生、脊柱畸形、韧带钙化等,易致硬膜外麻醉穿刺困难,且老年人心肺功能代偿能力下降.故选择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抑制轻、苏醒迅速且苏醒质量高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是关键.为此我们将小剂量氯胺酮复合氧化亚氮麻醉应用于老年病人下肢骨取内固定术,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钱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与其它肠梗阻截然不同.以往这种类型肠梗阻往往被人们忽视,为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总结近5年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报告如下.

    作者:崔昱春;童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钙与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对比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抗凝血酶治疗是内科药物治疗UAP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通过对UAP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或普通肝素治疗,观察二者疗效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再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