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槲皮素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吴素珍;李加林;陈水亲

关键词:槲皮素, 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连蛋白
摘要:目的:研究槲皮素在高糖环境下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槲皮素对照组及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分为正常组、高耱组、槲皮素对照组及槲皮素低、中、高剂量组6组,MTT法检测槲皮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P-Smad2、FN的表达.结果: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P-Smad2、FN表达.结论:槲皮素可通过降低TGF-β1水平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并通过抑制Smad2磷酸化部分影响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FN的表达,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温阳健脾法对泻药性便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目的:探究中医温阳健脾法治疗泻药性便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便秘大鼠模型,通过温阳健脾颗粒对模型组大鼠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实验组、模型组以及健康组大鼠肠道的运输功能以及c-kit、SC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3种不同剂量治疗均有疗效,其中大剂量疗效佳,健康组c-kit蛋白及SCF蛋白的表达均比模型组高.c-kit蛋白方面,小、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F蛋白方面,治疗后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温阳健脾法治疗泻药性便秘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使c-kit及SCF蛋白表达提高.

    作者:程辉;李艳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栝楼薤白半夏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栝楼薤白半夏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3-MA干预组及栝楼薤白半夏汤组,采用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h复制MI/RI模型.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自噬基因Beclin-1、LC3Ⅱ及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LDH含量与心肌Beclin-1、LC3 Ⅱ、Bax蛋白表达及LC3 Ⅱ/LC3Ⅰ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栝楼薤白半夏汤组及3-MA干预组能降低血清CK、LDH含量,下调心肌Beclin-1、LC3 Ⅱ、Bax蛋白表达及LC3 Ⅱ/LC31水平,且栝楼薤白半夏汤抑制Beclin-1表达作用优于3-MA干预组.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自噬反应增强,促进凋亡损伤,栝楼薤白半夏汤通过抑制自噬、改善心肌细胞凋亡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唐丹丽;刘寨华;崔海峰;周艳华;隋宇;张华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通调气血法在肺癌辨治中的应用体会

    延缓复发、转移是肿瘤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故结合临床实践,阐述通调气血法及其在肺癌辨治中的运用,并指出其预防肺癌复发、转移的机制在于大限度地恢复肺主气及主治节的生理功能,从本源上消散“癌毒”.并在此基础上“观其脉证”,“攻其所得”,不断清扫造成“癌毒”复发、转移的“土壤”,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祥麒;张克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推拿敷贴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医推拿敷贴疗法对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便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化食丸口服治疗,期间观察经治10 d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10 d,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90%,治疗组在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敷贴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确切,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霞;郭凯;毛娜;王红娟;张丽;龙小雅;杨兵宾;黄长婷;侯甜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思维与方法研究

    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科常见难治病,发病机制复杂,而发病率日益上升.西医以吸入表面激素抗气道慢性炎症等治疗为主.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哮喘专主于痰”,与肺脾肾虚、宿痰内伏有关.治疗哮喘“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要”.但临床很多哮喘患者仍反复发作,缺乏有效控制方法.故综述近10年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思维与方法及研究动态,从“风、痰、虚、瘀、热、毒”及五脏论治哮喘,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用药经验,增加哮喘的控制率.

    作者:朱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气滞的特异性症状临床特征

    目的:给出证候要素气滞的确认方法.方法:依托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的症状病机解释,找出能且仅能用气滞作出直接病机解释的症状临床特征.结果:(胸闷或闷痛)太息缓解、(脘腹胀或胀痛)嗳气缓解、(腹部)攻冲作痛、(腹部)瘕聚、(胁肋胀或胀痛或窜痛、腹部胀或胀痛或攻冲作痛)矢气缓解.结论:传统中医认识气滞中的气应是指呼吸道和胃肠道中的气体,气滞发生的部位也仅限于中医学的肺藏、胃府和肠府.证候要素的确认依据是其具有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病机解释是建立证候要素与症状临床特征之间密切关系的依据.临床上出现上述5个症状的临床特征之一,即可直接诊断为气滞.

    作者:龙捷;张启明;白玉莹;王义国;牟梓君;高艳;郭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粹精言》文献学初考

    通过对《医粹精言》撰辑时间、主要内容的考察,发现该书作者徐延祚自己撰著的内容极少,且有掩饰相关文字材料来源的主观意图,这使得学者多认为此书所载以徐延祚的独立见解为主.故利用此书须注意辩明相关学术观点的来源,以免在研究中得出错误结论.

    作者:朱鹏举;傅海燕;赵明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浮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尪汤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尪汤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按随机卡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尪汤,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腰痛、晨僵时间、中医证侯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2组在Harris评分、BASDAI、BASFI、腰痛、晨僵时间、中医证候评分及ESR、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联合补肾强督治尪汤对改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英杰;丘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益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RhoA/ROCK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方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Rho/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缬沙坦组、高剂量中药加缬沙坦组和低剂量中药加缬沙坦组.成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高、低剂量中药加缬沙坦组分别按成人用药量的12.5倍、6.25倍给予中药,同时给予缬沙坦.8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肾组织RhoA、ROCK1的浓度值.结果:中药干预后尿蛋白明显减少,ALB升高,RhoA、ROCK1表达下调,肾脏病理改善.结论:益肾活血方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RhoA、ROCK1的表达而发挥上述治疗作用.

    作者:宋纯东;张绿凤;秦林芳;张相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大学生春秋两季“肝主疏泄”功能状况调查研究

    探讨将“肝主疏泄”与“五脏应四时”理论相结合,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择气温条件相似的春分、秋分两个观察时点,从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维度对健康大学生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处于健康状态的大学生,在躯体和心理两个维度、春秋两季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处于春分节令时各种不适表现更为明显,主要集中在肝的疏泄功能不能适应自然界气机消长变化所呈现的善太息、纳呆、腹胀等躯体表现以及多梦、抑郁等心理表现.

    作者:赵勇;杜彩凤;梁文静;谷加族;赵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法对肾虚血瘀型大鼠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肾虚血瘀型大鼠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动情前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活血方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五子组造肾虚血瘀模型,妊娠第4天处死大鼠,留取血清及子宫标本,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子宫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结果:模型组E2、P、ER、PR明显低于空白组;各治疗组E2和P、高剂量组ER和PR、低剂量组和五子组的PR比模型组明显升高.多元相关性分析,ER、PR与E2呈正相关,间质PR与P呈正相关.结论:补肾活血法可升高肾虚血瘀型大鼠E2、P水平,调控ER、PR表达,利于子宫内膜成熟及胚泡着床.

    作者:冯玉霞;王田平;曾倩;王毅;黄金珠;邓琳雯;韩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及体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方法研究,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被调查的对照组(287例)和病例组(273例)进行调查,收集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继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来探索体质类型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体质类型单因素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平和体质分别对应的P值均低于0.05,阳虚体质的OR值为2.223,阴虚体质的OR值为1.968,血瘀体质的OR值为2.568,平和体质的OR值为0.326.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易患病体质有阴虚体质、阳虚体质、血瘀体质,保护性体质是平和体质.

    作者:岳新;冯志海;王庆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Ⅴ号合剂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TLR4信号通路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Ⅴ号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给予冠心Ⅴ号合剂小剂量(0.5 g/ml)、中剂量(1 g/ml)、大剂量(2 g/ml)及血脂康胶囊连续干预4周,以心脏彩超观察心脏结构及心功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mRNA、Myd88mRNA、NF-κB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梗死区心肌组织TLR4mRNA、Myd88mRNA、NF-κBmRNA表达上调,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干预组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冠心Ⅴ号合剂大剂量组上述指标低于余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Ⅴ号合剂能够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TLR4信号通路并改善心室重构.

    作者:左可可;柯峰;顾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方家选从宗气亏虚论治哮喘病经验

    方家选教授认为哮喘病发生与患者宗气亏虚关系密切,治疗哮喘应在辨清发作期与缓解期、虚实寒热的基础上,补益宗气与祛邪利气并举.发作期治疗当以祛邪利气为主,兼补宗气;缓解期治疗当以补益宗气为主,兼以化痰平喘.在寒热虚实辩证的基础上,将哮喘病急性发作期分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外寒内热及肾不纳气4个基本证型,缓解期分为宗气亏虚、元气亏虚2个基本证型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吉全;唐年亚;方家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风”病之“内风”病机溯源

    关于中风病的病机,中医学术界历来有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金元以后主张“内风”为主的论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虽未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有许多描述性的名称,如卒然昏扑,不省人事者名之以“仆击、大厥、薄厥、煎厥”,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者以“痱风、偏枯”等为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论述.故通过详细解读《黄帝内经》诸篇条文提出《黄帝内经》不但是中风病“内虚邪中”外风病机的理论源头,更是中风病“内虚积损”内风病机的学术肇端.

    作者:邱敏;孙科;陶劲;曾定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谢强用轻剂治疗五官科疾病的临床经验

    谢强老师在40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博古通令,归纳诸家,总结出用轻剂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经验,用药轻灵,将轻剂广泛运用于五官科急、慢证.认为五官属“清窍”,赖清阳之气载精血津液上奉濡养方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故病变于上,每取质轻气薄辛散之品,轻扬治上,易于直达病所;即轻以治上启下、轻以调畅气机、轻以通阳利湿,轻以舒络行血,轻以理肺化滞,轻以疏肝散郁,轻以理胃化滞,善用轻剂调补脾胃,擅用轻清药引药上达,此经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嫏环;谢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张磊奇证治疗验案二则

    张磊教授从医近70年,医理纯熟,医术精湛,善治临床各种疑难杂症.故撷取张磊教授治疗汗血、食亦两奇证病案各一则,分析其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法,总结其辨证治疗的思路,以飧同道,希冀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些许借鉴.

    作者:崔家康;陈晓;刘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米子良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举隅

    探讨米子良教授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临证经验.米子良诊治妇科疾病的伤寒学术特点概括有三:一是法仲景,妙用桂枝;二是治络病,善用虫藤;三是疗妇疾,每以活血利水.故以经方治疗瘢瘕、绝经前后诸症、乳癖为例,与同道分享治疗心得,以期提高临证水平.

    作者:任存霞;麻春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石药发瘨”探析

    “石药发瘨”出自《素问·腹中论》,导致发瘨的石药是指经高温炼制的矿石类药物.“发瘨”即引起、引发、产生瘨疾之意.研究表明,发瘨包含发癫、发狂、发疽三重含义.石药愈疾与致病与否与诸多因素相关,“石药发瘨”是药物因素、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栗林杰;于智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荣林运用膏滋方治疗血虚肝郁型失眠症验案举隅

    高荣林教授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对失眠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睡眠与五脏六腑的功能有关,尤其与肝胆关系密切,在治失眠症方面着重从肝胆论治[1].笔者跟随其临证学习,发现他运用膏滋方治疗以血虚肝郁型为主的失眠症疗效明显.膏滋方善于补虚扶弱,对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等疾病患者能有效促使虚弱者达到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血虚肝郁型失眠症本质系虚证,属于膏滋方善调疾病范畴.

    作者:吕品;提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