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信;孙要文;刘晓军
目的:提高对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8例Mirizzi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症均术中确诊,其中7例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4例CsendesⅠ型中行胆囊切除术7例,胆总管修补或胆总管切开探查7例;3例CsendesⅡ型中胆总管修补1例,胆总管切开探查2例;1例CsendesⅢ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术中共有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结论:提高对Mirizzi综合症的认识,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安东;孙功平;朱长进;郭强;利军;李启信;孙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应用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加用中等剂量的尿激酶(50~10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它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脑内出血和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别.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忠祥;黄绍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挽救和延长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生命,我们于1999年8月24日成功完成1例同种异体心脏原位移植手术,在供心采取与保护方面体会如下.
作者:于佳生;娄德剑;林雪维;林长城;张延恩;苏润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48例复发性脑梗死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首发脑梗死50例作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高血脂、吸烟、饮酒方面两组比率相近(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是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叶允瑞;梁东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诊断确定主要依靠淋巴结活检,而对于伴发胸腹水者,一般认为在胸腹水中找到瘤细胞的机会不多[1].而我院通过对34例淋巴瘤伴胸腹水者行脱落细胞检查,有26例发现淋巴瘤细胞,且与淋巴结活检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7例因首先在腹水中找到淋巴瘤细胞而得以确定淋巴瘤诊断,意义尤为特殊.
作者:龚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抽吸,无水乙醇硬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60个卵巢囊肿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随访观察.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无1例出现并发症,随访一年以上,有效率达100%,治愈率9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无水乙醇硬化对卵巢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萍;顾成章;徐敏;李晓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100例,随机分为解磷注射液治疗组和传统治疗方法对照组(解磷啶/氯磷啶+阿托品)各5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49例(98%),死亡1例(2%);对照组治愈41例(82%),死亡9例(1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差异(x2=107.12,P<0.005).临床症状消失及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表明解磷注射液对AOPP的治疗,比传统治疗方法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胡柳生;欧阳国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巨大鹿角形结石手术方式.方法:不阻断肾血循环行肾孟加肾后唇中下部切开取石48例.结果:48例巨大鹿角形结石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该术式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取石干净,对肾功能影响小,在基层医院缺乏碎石等条件下,是治疗巨大鹿角形结石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保平;胡秉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儿童多动症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认为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害是重要因素,有人认为城市环境污染、临床上不显症状铅中毒亦可为病因之一[1].
作者:杜松奎;王育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来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即通过多方面治疗,心力衰竭已经或基本纠正,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但病人却突然猝死.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张冬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在反映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随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增加.但在相当部分急性心肌梗死者中,除上述典型心电图改变外,还存在远离急性心肌梗死区ST段改变.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前ST段改变是常见的现象,我们旨在研究有无ST段改变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薛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总结10年治疗的62例四肢动脉损伤.方法:62例分别采用血管断口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结果:46例肢体存活并具良好功能,一期截肢4例,二期截肢6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争取伤后8h内处理血管,恢复肢体血循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
作者:刘德强;李广义;郑寿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解糖耐量异常时胰岛功能的改变,我们选择了50例糖耐量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2型)者,对其糖耐量前后胰岛功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社莉;李士新;吕双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对32例因产后并发DV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上分别采用手术取栓、介入局部溶栓、药物溶栓等不同方法.结果:30例获随访,总优良率73%,手术治疗组优良高为81%.结论:产后DVT原因多因素有关,血流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其三大基本因素;产后应警惕DVT发生,高危患者可预防用药,并发DVT后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胡红波;吴强;贝抗胜;李高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病死率较高的心脏急症之一.晚近,冠心病尤其是AMI的治疗有了明显进步.
作者:贾文剑;王燕芳;焦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5年~2000年间共收治镇静安眠药和抗精神病药中毒昏迷32例,其中轻度昏迷24例,中度以上昏迷8例,伴癫痫发作2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增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并比较伊贝沙坦及培哚普利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86例轻中度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3例,给伊贝沙坦150mg,po,qd;B组43例,给培哚普利4mg,po,qd,疗程均为24W.结果:治疗24W后,A组SBP和DBP下降差值分别为(25±10)mmHg和(18±5)mmHg;B组为(26±11)mmHg和(17±5)mmHg(均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伊贝沙坦与培哚普利均能显著降压,并能使左室肥厚逆转.
作者:黄南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1998年4月至2001年6月以来,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地为36例心脏病患者施行剖宫产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36例心脏病人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由于血液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代谢过程减弱而引起的疾病.因其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
作者:张西玲;梁颖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对20例过期妊娠孕妇,正确掌握了手术指征,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及时作了剖宫产,母体全部安全出院.5例新生儿窒息与缺氧,抢救成功4例,死亡1例.后讨论了有关问题,对基层提出了自己看法.
作者:朱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