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倩
作者通过参与本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发现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与社会人事制度相脱节,并存在诸多不足.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要求,分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探索如何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期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作用,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顺利平稳推进.
作者:苏艳;张缓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体外诊断试剂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逐渐增大.为了规范外诊断试剂的管理,医院引进SPD (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系统加强供应商资质管理,对试剂的准入流程、冷链管理和验收入库流程进行了完善,并且运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加强采购和库存的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临床检验工作效率,同时也保障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当前我国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成为重点内容之一,如何让医院能够充分发展,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来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医院的重点工作,这也让医院办公室的工作呈现出新的重点和特点.
作者:杨琦;宗健阳;凌靓;张小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公立医院章程建设及取得应用实效的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公立医院章程建设及应用现状不佳的原因.结果:多数公立医院不了解章程的内容、作用及其制订流程,牵头医改的政府部门为议事协调机构,不独立且欠权威,致使医院章程建设和应用缺乏外部治理环境的支撑.结论:提出公立医院章程建设及取得应用实效的优化策略,建议各级政府应独立设置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主管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要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章程制订程序,促使公立医院章程转变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根本遵循和政策保障.
作者:李明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整体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导师团队的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抽样方法选取我院84名儿科专业研究生,利用问卷对我院导师专业、科研、英语水平认同度及对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对导师学术水平及专业知识认同度高,对导师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以持续发展为原则,完善导师管理考核体系,加强儿科导师队伍建设,对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意义重大.
作者:林云;李素梅;郭燕飞;高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疗行业是一种特殊职业,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整个社会对医务人员充满了期待.由于患者对医学本身期望值过高和媒体舆论负面报道等原因,使得一些医务人员对其职业缺乏认同感.只有对医务人员职业认同困惑及其影响进行深刻反思并在医务人员自身和社会等方面寻求解决对策,才能促使医务人员职业认同感顺利回归.
作者:张大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体验调查已逐渐成为全面评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妇幼专科医院由于其专科特色,患者体验不同于其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以及作者所在医院开展患者体验调查研究的现状,从调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对象等方面,揭示现行医院满意度调查的局限性,探索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基于患者体验、具有妇幼特色的调查模型,以为妇幼专科医院制定改进措施和服务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改善、提升妇幼专科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朱文君;耿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分析全媒体时代下医院宣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融合传播时代医院宣传需坚持优质内容、医学素养和医学伦理三个不变,提出了加强平台建设、创新组织架构、提高专业水准、更新表达方式、找准平台分发和监测动态舆情等六点应对变化的措施,促进提升新时代医院宣传效率和效果.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以“三环理论”为指导开展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的效果,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建设发展.方法:在中医护理学科建设中以“三环理论”为指导构建知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及学科资源建设.结果:通过中医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技能得以提高,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逐年增加,护理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满意度大幅提高,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结论:将“三环理论”与综合医院的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相结合,能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专科护理.
作者:李敏;沈庆莲;马倩;濮红萍;张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医院成立内审评价督导员队伍对完善内审评价体系,推进医院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建立内审评价体系,遴选内审评价督导员,设计内部评价标准与方案,组织内部人员对医院质量、安全、服务及管理进行定期、全面、系统的评价.结果:通过对内审评价督导员不断的培训及内审评价活动的深入开展,内审评价督导员管理意识提升,内审评价能力逐步提高.结论:建立内审评价体系中内审评价督导员队伍,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医院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作者:唐琴;沈乐冲;王志刚;周学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公立医院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分配模式,形成对科室及员工的有效激励和约束,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方法:将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等管理工具引入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中,研究出一套易于推广的科学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分配制度.结果:新的分配方案强调工作量考核与科室成本核算相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论:关键绩效指标法等管理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绩效考核的效率和效益.
作者:杨雪颖;胡颖;许家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带教师资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意见和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通过方便抽样法对江苏省4家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677名临床类专业住培学员进行带教师资满意度调查.从基本素质、带教能力、带教内容、带教效果4个维度,加上总体满意度共计36个条目着手,采用Likert评分量表形式进行设计.结果:住培学员对带教师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98±0.75,其中性别、年龄、婚姻、专业类别、培训年限、是否获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类型、实际月收入、住培制度认知程度对带教师资总体满意度得分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住培学员对带教师资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不断加强制度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提升住培学员管理水平,注重住培学员人文关怀和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带教师资满意度.
作者:冯湘雨;唐大龙;曾永;张艳红;朱滨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疾病负担,为科学开展防控工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市儿童医院2015至2017年2 184例手足口病病例基本情况及经济负担情况进行个案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岁以下儿童1 422例,所占比例高,为65.1%.住院例均总费用10 163.67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9 309.67元,间接医疗费用854元.平均住院天数8.2天.结论:儿童手足口病疾病负担较重,通过提高群众防病意识、积极做好防控工作以及提高基层医院救治能力,将有利于降低发病率并切实有效减少手足口病对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作者:樊天赐;钱小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扬州市六所公立医院三年来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背景中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建议.方法:收集三年来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量数据、医疗服务效率指标、患者费用负担指标,对改革前后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新政起到积极作用,药品费用占医疗收入比重降低,城市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费用增长得到适度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财政补偿落实不到位、价格调整未完全到位.结论: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制定医改考核目标,执行“一院一策”政策细化改革方案,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监管考核.
作者:王骞;陈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样本处理条件对血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取160例健康的无偿自愿献血者血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速率法对血液样本进行ALT检测.研究对比了“先离心后储存”和“先储存后离心”两种方式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储存时间对ALT检测的影响;常温(18-27℃)和4℃离心温度对ALT检测的影响;使用抗凝管和促凝管分离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先离心后储存”和“先储存后离心”两种方式对AL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储存0h离心和4h离心后A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h和8h以及4h和8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18-27℃)离心和4℃离心后ALT检测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抗凝管和促凝管对AL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标本采集到分离时间和离心温度对ALT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是ALT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要加以规范.如无法及时离心应立即放入2-8℃冰箱,并储存4h内分离.血浆和血清对ALT检测结果无影响,必要时血清和血浆可以替代使用,方便日常的工作.
作者:孙俊艳;刘快;高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坚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益属性,提高机构凝聚力与向心力,确保机构发挥基本功能的组织保障[1].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变化,党群关系面临着新考验与新挑战,党群间联系呈现减弱现象[2].如何从组织层面提升服务意识,调动疾控机构党员干部服务积极性,逐步成为强化党群联系的关键途径.
作者:张晓;浦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初是由临床医生根据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为医院感染,如果是就将患者基本信息及感染相关信息记入纸质登记表,院感专职人员定期到各科室收集.这种方式为全手工统计,无论从统计的准确性、措施落实的及时性、以及工作繁琐程度都很滞后.医院内感染的主要核心环节是早发现早控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医院相继使用医院感染预警系统.目前医院感染预警系统主要从感染相关指标设定警示阈值,根据阈值的变化系统发出警示信号,提醒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查找原因,及时控制.
作者:徐峰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实现就医群体的主动或被动分流,本质上推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实现.某区域在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牵头下,在医疗集团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分院、一体化管理、成立医疗合作中心的模式,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一体化的结构,达到同质化的规范标准,通过人才共享,实现技术互通.但我国就医格局长久未变,患者就医依旧严重“向上集中”,医联体分级诊疗建设受阻.
作者:詹若颖;杨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宁波市第二医院目前有20个党支部,1 017名党员、占职工总人数的38.7%.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基层党组织,尤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员的日常学习和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在学科建设中的模范作用[1],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发展.在日常工作中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言行举止时刻与上级精神“对表”,不仅在关键时刻要一切行动听指挥,而且在平时一言一行要自觉守规矩;不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而且对上级的各项制度规定都要自觉落实.
作者:李文祥;胡爱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DT模式在降低医院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7年7~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23 314例作为MDT组,建立由护理部、医务科、药剂科、信息科、检验科、感染科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药物不良事件行政MDT项目组,实施用药管理措施.将实施MDT模式前,2017年1~6月在我院的住院患者23 5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级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MDT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由0.006 16%降至0.003 41%,差异显著(P<0.05).结论:MDT模式干预下的医院药物管理模式,对降低医院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较好,促进了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严仁辉;张彤;周永华;乔瑶;戚宝和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