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在120例肱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疗效观察

汤意;魏蓉;徐秀群

关键词:常规护理, 个性化护理, 肱骨骨折,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120例,通过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6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统计意义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行个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以及患者术后疼痛感,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目的:探讨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 3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都给予积极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20mg立普妥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对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值都明显下降,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况,促进血脂的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自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8例确诊的精神分裂患者平均分为奥氮平与氯氮平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NASS)、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在奥氮平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于氯氮片组,奥氮平可以使患者生活的质量显著提高,效果优于氯氮平.结论应用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患者均有效,奥氮平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卓越;严卫国;王俊;徐霞;吕治宇;孙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观察与治疗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80例出现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妊娠产妇分为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黄体酮肌注作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以口服地炔孕酮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血清孕酮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清TSH水平与对照组产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阴道出现出血症状与产妇自身病症有密切关联,同时也是先兆性流产的重要迹象,因此当产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此症状时需加以重视,立即入院接受全面检查.

    作者:曹天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青蒿素可对100多种蛋白质发生作用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公布的一篇寄生虫学论文,揭示了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作用机制——确定青蒿素可针对100多种蛋白质发生作用.这项研究同时显示,青蒿素会被血红素这种特定的含铁化合物激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高考学生体检高血压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高考学生的血压水平及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8名血压增高的学生与随机抽取145名血压正常的学生比较进行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肥胖因素、不良习惯因素、家族遗传因素是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问题.结论:普及健康知识,合理膳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运动,劳逸结合.

    作者:覃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浅谈医患调解的协调治理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医患纠纷事件十分频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本文重点分析了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几种医患调解的协调治理策略,对于缓和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纠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STEMI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用6F 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处进行血栓抽吸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比较两组病患在住院时间段的重要心脏方面的不良时间来(MACE)的发生率,术后1星期左室的射血分值(LVEF)和左室的舒张尾期内径(LVEDD),手术进行之前之后心肌梗死TIMI血流的变化以及出血性情况的并发症产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病患在住院的期间总的MACE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P<0.05);两组均无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TIMI3级比例和出院前LVEF值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均< 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丰冠鹏;魏运亮;宗书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对丹参注射液中阿魏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考察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并置于25℃水浴8h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阿魏酸含量,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乙腈∶0.05%三氟乙酸(30∶ 7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8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配伍溶液的pH和不溶性颗粒.结果: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25℃放置8h对阿魏酸含量及pH无明显影响,不溶性颗粒检测合格.结论: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25℃配伍8h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作者:杨眉;杨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脉三支病变引起的顽固性心绞痛1例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脉三支病变引起的顽固性心绞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对一例冠脉三支病变引起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后全程随访、回顾分析,观察麝香保心丸改善心绞痛作用.结果: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对于冠心病三支病变未行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充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

    作者:董国峰;高希春;伊文;周珊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神经外科躁动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因治疗的需要常留置多种管道,以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保证营养的摄入,进行排泄等需求,如头部引流管、胃管、人工气道管,深静脉置管,导尿管等.当患者出现躁动时,大多神志不清,此时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对2015年03月至12月躁动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盛玲凤;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科学家发现增强记忆的蛋白质

    海德堡大学跨学科神经科学中心Hilmar Bad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增加大脑中某种特定DNA重组酶水平可明显提高认知能力.小鼠实验表明,Dnmt3a2蛋白能提高记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体会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服用桂枝加葛根汤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究服用前后椎动脉的血流好转情况.方法:取经X线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桂枝加葛根汤进行治疗.桂枝加葛根汤的服用为每日一次,是将中药汤剂煎煮后,分两次服下,1个疗程为一个月.疗程过后,对患者进行超声经颅多谱勒检测.观察前后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前后的超声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发现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后,椎动脉的血流参数在各个方面都比治疗前有所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不错的疗效,椎动脉的血流状况有所改善,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麦迪努尔·艾尼;艾尼玩儿·吾布力哈斯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盐酸替罗非班联合用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方式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4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与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4例.对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明显更高,且在LVEF、LVEDD、LVESD三项指标方面,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比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更加显著.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可以取得更加良好与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激光定位导航微创手术实现“探囊取物”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战创伤急救中心主任许硕贵教授及其团队,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成功的“天眼”激光定位导航仪,顺利为一患者取出扎入跟骨内的绣花针.手术历时17分钟,完全微创,伤口直接胶水粘合.这表明用激光定位导航创新技术取出人体内金属异物更快捷、更轻松.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单纯西医治疗COPD不能逆转肺功能进行性下降,远期效果尚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对COPD认识的逐步加深,中西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中西医药治疗COP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萍;李颜;王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两种预备方法对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124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B组患者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比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期间约诊间痛发生率和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A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19.35%,满意率为88.71%;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为6.45%,满意率为98.39%.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B组患者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G钻改良步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有助于降低约诊间痛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小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作者: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我院儿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儿科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住院病历,并通过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比例为91.09%,单用中药注射剂比例为70.06%,二联用药者占29.54%,三联用药占0.4%.

    作者:尹加珍;李国春;黄新武;伍伦玲;杨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法应用于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采取随机、对照分成2组的方式,每组3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法应用于中风恢复期患者中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张业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浅谈二级医院临床药师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通过对我院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在二级医院进一步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朱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