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玲;赵莹;周庆旺;朱月刚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因治疗的需要常留置多种管道,以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保证营养的摄入,进行排泄等需求,如头部引流管、胃管、人工气道管,深静脉置管,导尿管等.当患者出现躁动时,大多神志不清,此时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对2015年03月至12月躁动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盛玲凤;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药物制剂是现代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是促使患者迅速康复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药物制剂制作中,需要科学的对各类技术手段进行使用,促使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吸收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纳米技术应用到药物制剂中,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药物的药性和吸收水平,促使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改善.以下本文对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并着重对纳米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积极推动药物制剂的吸收水平和治疗效果的提升,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荣林;杨利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8例确诊的精神分裂患者平均分为奥氮平与氯氮平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NASS)、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在奥氮平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于氯氮片组,奥氮平可以使患者生活的质量显著提高,效果优于氯氮平.结论应用奥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患者均有效,奥氮平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卓越;严卫国;王俊;徐霞;吕治宇;孙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英》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用常规法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用常规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查.结果:皮炎湿敷剂中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回收率均>70.0%.控制菌中,样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检查出控制菌,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检出控制菌.结论:使用常规法可以去除皮炎湿敷剂抑菌作用,此法可以适用于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作者:何维;张丹;朱星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特征,评价安全管理效果.方法:其中201 3年1月~2014年3月接收284例纳入改进前,2014年4月~ 2015年12月接收325例纳入改进后,2014年4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医疗相关不良事件、疾病相关危象、普通意外事件、创伤性意外事件、管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ICU患者外出检查的风险较多,开展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作者:罗元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透室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血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患者焦虑抑郁评估上,观察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血透室中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少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郑芸;唐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8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78.9%,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76.7%,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大力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向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作者: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1月收治,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治疗组房性、室性以及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期前收缩,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翟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骨髓穿刺活检各类血液病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对120例血液检查异常病人的骨髓穿刺片进行回顾性观察.进行常规制片,H.E染色体,部分切片并作PAS染色,Gomeri氏网状纤维染色以及Massom结缔组织染色.部分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骨髓象12例,再障及再生性低下10例,增生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白血病24,骨髓纤维化18,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1,转移癌2例,其他5例.结论:骨髓活检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等异常综合征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公布的一篇寄生虫学论文,揭示了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作用机制——确定青蒿素可针对100多种蛋白质发生作用.这项研究同时显示,青蒿素会被血红素这种特定的含铁化合物激活.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STEMI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用6F 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在闭塞处进行血栓抽吸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比较两组病患在住院时间段的重要心脏方面的不良时间来(MACE)的发生率,术后1星期左室的射血分值(LVEF)和左室的舒张尾期内径(LVEDD),手术进行之前之后心肌梗死TIMI血流的变化以及出血性情况的并发症产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病患在住院的期间总的MACE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P<0.05);两组均无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TIMI3级比例和出院前LVEF值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均< 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Rebirth Pro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丰冠鹏;魏运亮;宗书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对在降低意外妊娠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 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43,术后放置圆宫环宫内节育环)和试验组(n=43,术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环),对两组妊娠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无1例患者发生节育环脱落事件,其带环妊娠率、腹痛、性交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环有利于降低意外妊娠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使用.
作者:李新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癌痛55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26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9例为研究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VAS、SDS和SAS改善更明显,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疼痛减轻,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贾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与空腹血糖(FPG)、及脂类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根据T2DM患者HBA1C控制水平分为三组:控制较好组HBA1C≤7%;控制较差组7%<HBA1C<9%;控制差组HBA1C≥9%,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回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三组间生化指标比较显示HBA1C与空腹血糖和呈正相关(P<0.05);与TG、TC、LDL-C呈平行升高趋势(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糖化白蛋白的控制水平是否达标与其血糖、血脂以及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注重HBA1C、血糖、血脂联合检测在T2D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十分有价值.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微格教学也称为微型教学,它是一种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具体地“格化”为多个可观察、易于操控的小项目,利用现代影音设备及电子教学手段来对各项教学项目进行反馈的教学方法[1].微格教学法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大潮.
作者:董伟;闫大志;王金玲;林晓瑜;汤英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80例出现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妊娠产妇分为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黄体酮肌注作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以口服地炔孕酮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观察组产妇的血清孕酮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血清TSH水平与对照组产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阴道出现出血症状与产妇自身病症有密切关联,同时也是先兆性流产的重要迹象,因此当产妇在妊娠早期出现此症状时需加以重视,立即入院接受全面检查.
作者:曹天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移位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9年5月~ 2014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68例,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小18月,大13岁,平均年龄6.2岁;按Jakob移位分度Ⅱ度41例,Ⅲ度27例,按Milch分型Ⅰ型7例,Ⅱ型6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麻醉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常规石膏托外固定3~4周.结果:术后平均6.6月返院取出内固定,也为平均随访时间;根据Hardacre的疗效判定标准,优43例,良22例,差3例.术后并发症有:肱骨外髁过度生长外观凸起18例,骨骺早闭肘外翻3例,鱼尾畸形8例,针尾刺激皮肤形成皮下滑囊12例,术后感染1例,3例肘关节活动较健侧受限.结论:对于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能使骨折块达到解剖对位,减少肘关节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故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很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出院随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2012年至201 3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0例(对照组),选2014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冠心痛患者4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出院随访,近进行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出院随访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的患者也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可以有效改变患者的依从状态,使患者熟练掌握冠心病的疾病知识,促进患者进行适当运动,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黄妹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92例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B组93例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视力、角膜平均散光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无显著差异,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情况,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势.
作者:何小汶;薛冰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