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雪非
全科医学生见习阶段的兴趣培养对其毕业后择业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目前医疗资源紧缺,全科医学人才尤其不足,作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从见习抓起,建立优质资源,贯彻导师制,早期培养全科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医学素养,对发展壮大全科医生队伍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柴斌英;徐冬;侯洁;刘览;徐萍;唐伟;高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大量临床试验的实践经验,探讨适合于肿瘤专科医院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作者:寇莹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对影响医院标识管理工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概括,讨论了近年来PDCA循环在医院标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成效.
作者:孙海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了江苏省综合医改试点地区建湖县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组建县级医联体的做法,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作者:陆玉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以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病案科近3年来病案归档情况为例,分析病案延迟归档的常见原因,医院不断加强对病案管理力度,在管理制度建设、培训方式多样化、健全监控和质检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提高了病案归档率,提升了病案的合格率.
作者:朱晨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价值观管理理论的内涵,论述血站建立价值观管理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又有自身发展的需求,探讨在血站引入与我国传统文化和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价值观管理的现实意义.
作者:叶小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的开展与科研成果的应用、新技术的引用、教学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工作,体现了科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王林伦;孟珉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应急供血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通过回顾分析昆山爆炸事件中采血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与往年同期采血情况进行比较,为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能够更及时、足量的采集血液、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提供应对措施和发展方向.
作者:张蕊;喻荣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针对如何加强门诊票据管理,对票据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风险点,提出了防范与控制措施.
作者:孙艺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各医院人才、技术、设备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医德医风水平的高低成了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因素.所以,医院必须了解新时期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1 医德医风影响因素医德医风,不是孤立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笔者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探讨,发现有如下制约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相峰;刘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就工会组织履行教育职能,提升医务人员法治意识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宇;顾美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从重塑医患互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阐述整治药品回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金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推行就医实名制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连贯历次就诊信息,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但在目前的环境下,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商讨的问题.
作者:王安;赵太宏;胡晓翔;刘俊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阐述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介绍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思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培养,以卫生文化建设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强化急救医务人员素质训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陈丽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指出传统的审批程序及报销单据等存在问题,提出要根据医院实际,结合内部控制要求,规范审批程序.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文章介绍了将PDCA循环管理工具运用于院长查房的实践,即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检查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再次促进整改为循环链,提升了院长查房的质量,强化了医院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了医院规范有序运行.
作者:陆康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糖尿病饮食管理.对2014年1-5月和8-12月的住院糖尿病医嘱患者就餐人次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实施饮食管理后,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丁霞;单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分析常熟市83家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探讨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对策.
作者:徐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员工的敬业度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员工的敬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个人的行为和医院的绩效与发展,进而决定着医院的竞争能力.怎样提高员工的敬业度,使员工全力投入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是医院各级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责任之一.
作者:吴卫东;林翼金;沃丹阳;张韶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结合单位实际,分析后勤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1)后勤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老龄化问题严重;(2)后勤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普遍偏低;(3)信息化管理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软件独立运行缺乏整合等诸多问题.提出如下改革与创新:(1)加强后勤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新进人员录用数量与标准;(2)建立与完善后勤管理标准操作程序;(3)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建立多系统整合平台.后勤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后勤现代化管理与改革.
作者:陈智高;温长康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