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竞;张三明;陈彦静;焦宏;马建伟;王雪芳
针刺作为一种抗应激手段的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外源性应激原,会使患者产生相应的应激而影响其疗效.心理干预一方面通过疏导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降低其心理应激程度,协同针剌增效;另一方面通过灌输针刺无痛或轻微疼痛的思想,缓解其疼痛、消除其恐惧,提高针刺疗效.心理干预起效的内在机制与应激的两条主要调控通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有关,它通过调整两调控通路上相应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改善功能失调的状态来增强针刺疗效.
作者:寇君;诸毅晖;文培培;魏琴;成词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骨痿膏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 Plasty,PKP)术后疼痛等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的60例患者以1:1比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痿膏方,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疼痛、功能和骨密度变化的临床疗效,测定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及骨密度(BMP)变化.结果:研究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疼痛、功能等症状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和BMP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痿膏方联合常规西药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的临床疗效可能优于单纯应用常规西药,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温鑫柱;任兰群;王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壮骨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去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补肾组、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灌胃12周检测骨密度、Dlx5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疏康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补肾组、骨疏康组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PMOP的发病机制之一可能是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剑;郑洪新;张锦萍;刘研;刘剑辉;宋光熠;刘瑞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征.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 ~ 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了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它们与其靶基因共同参与内皮机能障碍、神经与血管的异常调节、炎症、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导致中风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发现miRNA与中医药防治中风的关系密切.故从microRNA与中风中医病因、中医病机、中医药治疗的关系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miRNA在中医药防治中风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索庆芳;王筠;赵海苹;梁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模型组(M组),空白时照组(C组)通过单肾切除、高脂饲料、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行为干预(饥饱失常、过度疲劳、惊吓)建立模型组(M组),模型动物给予益气养阴中药干预(Z组).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4 h尿白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功能、右肾重/体质量等指标;光镜下观测肾组织病理.结果:与C组比较,M组大鼠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余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与M组比较,Z组大鼠肾功能无变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光镜结果显示,M组肾组织出现了较明显的病理改变,而Z组病变程度有所减轻.M组大鼠出现气阴两虚证型表现,Z组大鼠上述表现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单肾切除、高脂饲料、小剂量STZ腹腔注射、一定的行为干预方式,可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作者:胡爱民;晏玲;张利芳;赵静;张显林;万巧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易复发,可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优势,尤其是络病学的兴起为本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的思路.故就乳房生理、病理特点及乳腺增生的疾病特点与络病学相关性进行探讨,认为乳腺增生具有络病特点.从络病学角度探讨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认为正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根本,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病理环节,为发病之标;而乳络阻滞则是乳腺增生的病机关键,而对于本病的治疗则应遵从通补结合原则.
作者:张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司天理论是以60年为单元、3600年为周期的大运气格局,标志着五运六气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大司天以客气的三阴三阳次序轮替,缘于《素问》经旨、启于《皇极经世》、成于《世补斋医书》,为阐释历代迥异的医家学术见解与用药特色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有关大司天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的探讨备受关注,既认识到资料与枚举法的局限,又肯定了其中的理论思维内核,对大司天的理论外延与理论架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于峥;杨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法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用,每日3次;治疗组使用自制中药塌渍法治疗,每日2次,比较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VAS评分)及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6%,治疗组总有效率9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塌渍法能明显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综合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李艳;朱晓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回回药方》是一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和皮肤病等科内容的具有中西合壁特色的回医药学典籍.书中阿牙刺只法亦哈刺方,义为苦味的调理性泻药,可有效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和禀性体液活动,祛除导致痤疮发生的痰浊、恶润、黑血,对痤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故就回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来源、组成、剂型、方解及其在痤疮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析,以期为临床运用该方治疗痤疮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康菊英;杨丽娟;高如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根据中医古籍所记载的若干甲午年医案,结合史料佐证,利用五运六气理论和六气大司天理论,初步分析王肯堂和高鼓峰的痢疾案、王孟英治疗疟疾和梁龙章治疗温疫4个医案,基本揭示运气和大司天理论对一般内科杂症和疫病的理论指导意义,应该考虑大司天的常见证候,结合当年运气和实际气象特点综合判断,才能更加精准.
作者:吴新明;宾炜;古求知;老膺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眼肌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至今尚无特效疗法.而我国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历史悠久,认为本病多责之于风、痰、瘀、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应用祛风药、祛痰药、化瘀药及联合补虚药治疗眼肌麻痹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故重点介绍中医对眼肌麻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药治疗该病的方法(包括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及中西药联合治疗),以资临床借鉴.
作者:韩华英;柏梅;王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学穴位按切诊和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异同.方法: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诊断中都强调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触摸和按压.通过对比中医的经络与腧穴的按切、阿是穴与反阿是穴的按切以及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分析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触诊的异同点.结果: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有相似之处,发现的阳性反应点有很多重合,但是在检查范围、适用病证和诊断价值方面有差异.结论: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可相互参照和借鉴,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参考,其阳性反应点也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靶点.
作者:王庆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近年来,桥本氏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桥本亚甲减)发病率不断提高,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患者治疗多年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魏军平教授从事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20余年,学验俱丰,根据桥本甲减的发展过程即肝郁气滞、气郁化热、脾肾阳虚把治疗分为疏肝理气、养阴清热、温肾健脾3期,治疗效果显著.笔者跟随魏军平老师门诊学习一年余,稍有体悟,兹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韩煦;魏军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种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对研究,在常规治疗剂量下选择出副作用小、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的药物,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舒血宁注射液组、丹红注射液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各30例,以上90例患者均常规口服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基础药物.3组药物输液方法每日1次,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2周疗程结束后舒血宁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66.67%,丹红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80%,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70%,丹红注射液组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与舒血宁注射液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血宁注射液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2组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注射液组(66.67%)在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方面与舒血宁注射液组(50%)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5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血宁注射液组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优于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使患者在治疗中受益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那坤;武亮;李滢;郑莹;谷磊;赵冬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钟情症是以钟情妄想为主,多伴有相应幻觉的一组精神疾病症状.故对钟情症详察证象辨证论治,施以中药、针灸,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择录常见案例三则予以介绍,并就常见钟情症不同证候之征象特点做一介绍,对临床诊治该症将有所裨益.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辉格问题强调以现代科学知识为衡量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对目前科学知识的贡献程度,而不是站在真实的历史视角去审视历史事件,这样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研究偏差.古代中医文化在认识上强调天人合一,在诊疗上重视辨证论治,思维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然而,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医学的影响,人们在认识这一传统医学时,常受西方思维模式桎梏,以西医的视角来研究传统医学,陷入中医辉格瓶颈,故认为中医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方法论,建立独特的评价体系,走中医特色发展道路.
作者:高雅;王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女科证治准绳》简称《女科准绳》,是明·王肯堂先生所撰的重要妇科医集,其内容丰富,取众家之长而不妄作评论,有选择地引用各家医著的观点并融入己见,条理清晰,博而不杂.书中关于男女不孕不育求子方面,王肯堂审证求因分而治之,以男子养精、女子调经分而论治,抓住疾病的本源并予以独特的分型及治疗.重视脏腑辨证立于气血,气血之病在于虚实,虚实寒热治之先后有序,辅以脉诊特色辨证施治,用药加减灵活多变,以气血脏腑辨证论治观统领求子成胎的辨证施治,形成了独到的见解.
作者:蓝婧;冯佳佳;杨红梅;曾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卵巢早衰大都病因不清,治疗棘手,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的卵巢功能衰退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且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临床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故通过对近年来中医名家治疗该病的验案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病机特点以肾虚为主,且与脾虚气弱、肝郁血瘀、心肾不交密切关联,治疗用药以补肾填精为主,兼以健脾舒肝、活血宁心,同时注重身心同调.
作者:任锦锦;朱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以及槲皮素组,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肾脏肥大指数和单根近端小管(PT)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大鼠血糖、血脂、总胆固醇、血清胰岛素水平、肾脏肥大指数、Na+,K+-ATPase活性和肾内TL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槲皮素能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和肾脏TLR4蛋白表达,升高ISI及稳定Na+,K+-ATPase活性有关.
作者:王兴红;常陆林;王桂叶;刘会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脉药联珠》由清·龙柏编著,其以联珠之法旁搜博采,上言脉症,下联方药,补缺前人之论;药性食物一一分考,补充本草之缺.全书组方临证抽更变换,寓去古存新之意,而在临证中又能诲人以规矩,便于初学者之进境,实为习医者临证之必读.现述略其学术价值,以启后学.
作者:聂金娜;苏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