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丛丛;周超;庄静;高宁;刘瑞娟;孙长岗
《女科证治准绳》简称《女科准绳》,是明·王肯堂先生所撰的重要妇科医集,其内容丰富,取众家之长而不妄作评论,有选择地引用各家医著的观点并融入己见,条理清晰,博而不杂.书中关于男女不孕不育求子方面,王肯堂审证求因分而治之,以男子养精、女子调经分而论治,抓住疾病的本源并予以独特的分型及治疗.重视脏腑辨证立于气血,气血之病在于虚实,虚实寒热治之先后有序,辅以脉诊特色辨证施治,用药加减灵活多变,以气血脏腑辨证论治观统领求子成胎的辨证施治,形成了独到的见解.
作者:蓝婧;冯佳佳;杨红梅;曾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钟情症是以钟情妄想为主,多伴有相应幻觉的一组精神疾病症状.故对钟情症详察证象辨证论治,施以中药、针灸,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择录常见案例三则予以介绍,并就常见钟情症不同证候之征象特点做一介绍,对临床诊治该症将有所裨益.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以文献计量学分析为基础,从理、法、方穴、术4方面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针灸处方.方法:对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检索的2002至2012年针灸治疗ROU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理:ROU以心脾积热和阴虚火旺为发病主因,主病之脏在心脾肾;法:清热泻火和滋阴降火为基本治法,辨证辅以利湿、安神等法;方穴:以远近相合为组方原则,即局部取穴、邻近选穴及远端选穴相配合,临证选穴各有侧重;术:局部治疗泻法为主,可选择弱激光照射、刺络放血等法,整体调节补泻兼施,可行穴位敷贴、毫针刺法等法.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从理、法、方穴、术4方面初步探讨ROU的针灸处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科研.
作者:张嘉玲;李求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辉格问题强调以现代科学知识为衡量标准去评价历史事件对目前科学知识的贡献程度,而不是站在真实的历史视角去审视历史事件,这样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研究偏差.古代中医文化在认识上强调天人合一,在诊疗上重视辨证论治,思维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然而,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医学的影响,人们在认识这一传统医学时,常受西方思维模式桎梏,以西医的视角来研究传统医学,陷入中医辉格瓶颈,故认为中医应该坚守自己的传统方法论,建立独特的评价体系,走中医特色发展道路.
作者:高雅;王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征.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 ~ 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了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它们与其靶基因共同参与内皮机能障碍、神经与血管的异常调节、炎症、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导致中风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发现miRNA与中医药防治中风的关系密切.故从microRNA与中风中医病因、中医病机、中医药治疗的关系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miRNA在中医药防治中风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索庆芳;王筠;赵海苹;梁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和模型组(M组),空白时照组(C组)通过单肾切除、高脂饲料、小剂量STZ腹腔注射、行为干预(饥饱失常、过度疲劳、惊吓)建立模型组(M组),模型动物给予益气养阴中药干预(Z组).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4 h尿白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功能、右肾重/体质量等指标;光镜下观测肾组织病理.结果:与C组比较,M组大鼠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余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与M组比较,Z组大鼠肾功能无变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光镜结果显示,M组肾组织出现了较明显的病理改变,而Z组病变程度有所减轻.M组大鼠出现气阴两虚证型表现,Z组大鼠上述表现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单肾切除、高脂饲料、小剂量STZ腹腔注射、一定的行为干预方式,可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作者:胡爱民;晏玲;张利芳;赵静;张显林;万巧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近年来,桥本氏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桥本亚甲减)发病率不断提高,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患者治疗多年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发展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魏军平教授从事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20余年,学验俱丰,根据桥本甲减的发展过程即肝郁气滞、气郁化热、脾肾阳虚把治疗分为疏肝理气、养阴清热、温肾健脾3期,治疗效果显著.笔者跟随魏军平老师门诊学习一年余,稍有体悟,兹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韩煦;魏军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根据中医古籍所记载的若干甲午年医案,结合史料佐证,利用五运六气理论和六气大司天理论,初步分析王肯堂和高鼓峰的痢疾案、王孟英治疗疟疾和梁龙章治疗温疫4个医案,基本揭示运气和大司天理论对一般内科杂症和疫病的理论指导意义,应该考虑大司天的常见证候,结合当年运气和实际气象特点综合判断,才能更加精准.
作者:吴新明;宾炜;古求知;老膺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侧脑室给予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致大鼠心衰模型,造模4周后经侧脑室分别给予芪苈强心脑脊液和芪苈强心溶液,以阳性药CRH竞争性抑制剂(αh-CRH)作为对照,给药4周后应用颈动脉插管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脑利钠肽(BNP)、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RT-PCR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与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mRNA的表达.结果:芪苈强心脑脊液组、芪苈强心溶液组、阳性药组均可改善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降低大鼠血清BNP、血浆NE,并可降低下丘脑组织CRH mRNA与脑垂体组织ACTH mRNA的表达.结论:经侧脑室给予复方中药芪苈强心可有效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中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含量与下丘脑CRH mRNA、脑垂体ACTH mRNA的表达,影响心衰大鼠中枢改变,有助于治疗心衰.
作者:秘红英;唐思文;贾存勤;徐登峰;郎艳松;贾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医认为天癸是一种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特殊精微物质,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津液代谢的微观门户与通路.经笔者研究发现天癸这种精微物质要发挥其正常功能,必须要通过一定通道和动力作用于相应靶点,而玄府可能是天癸运行之道,玄府之气可能是天癸运行之力,玄府郁闭可能是天癸失常的病机,开通玄府法可能是治疗天癸的基本大法.故笔者希望通过对玄府天癸理论的探析,完善中医基础理论,从中医微观角度阐述妇科病机,从而更直接地用于妇科临床,为治疗疑难杂症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谢秀超;彭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芪与葛根配伍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方法:66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血糖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采用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血糖水平及胰腺组织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lnsR)、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胰腺组织INS、InsR、GULT4浓度显著下降;黄芪与葛根均具有降糖之效,但未呈现交互作用;黄芪可提高胰腺INS、InsR、GULT4浓度,葛根仅提高胰腺GU LT4浓度且二者无交互作用.结论:黄芪与葛根配伍降血糖未呈现协同增效作用,推测可能与其各自通过不同环节改善胰腺INS、InsR、GULT4水平有关.
作者:郝明芬;范颖;李新;李艳敏;刘烨;刘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卵巢早衰大都病因不清,治疗棘手,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的卵巢功能衰退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且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临床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故通过对近年来中医名家治疗该病的验案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病机特点以肾虚为主,且与脾虚气弱、肝郁血瘀、心肾不交密切关联,治疗用药以补肾填精为主,兼以健脾舒肝、活血宁心,同时注重身心同调.
作者:任锦锦;朱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司天理论是以60年为单元、3600年为周期的大运气格局,标志着五运六气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大司天以客气的三阴三阳次序轮替,缘于《素问》经旨、启于《皇极经世》、成于《世补斋医书》,为阐释历代迥异的医家学术见解与用药特色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有关大司天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的探讨备受关注,既认识到资料与枚举法的局限,又肯定了其中的理论思维内核,对大司天的理论外延与理论架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于峥;杨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医诊断既有道又有术,以道驭术,明体达用方.以神作为中医诊断的一贯之道,将中医诊断上升到道的高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此来掌握具体的应用,这样在中医诊断的方方面面便能通行无碍.在这里,神不再是广义狭义之神,而是事物的高层次,既是体亦是用,体用不二.神的本体是寂静无为,然用则无方,故神会因位、因物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
作者:李涵;修宗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硫化砷制剂青黄散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DNA双链结构的影响,硫元素是否可加入DNA骨架,是否有DNA结构的硫酰化修饰.方法:以持续服用青黄散6个月以上并有血液学改善的MDS患者骨髓DNA样本10例,以琼脂糖包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骨髓细胞DNA降解表型.利用BIO-RAD CHEF-DRⅢSystem脉冲电泳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硫修饰后DNA构象发生变化,这种硫修饰结构对电泳过程阳极积累的Tris过酸衍生物敏感而遭到位点特异性攻击,引发DNA的双链切割反应出现DNA降解现象.电泳后标本DNA结构完好,在Tris缓冲液下未出现DNA降解现象.结论:青黄散治疗有效的患者骨髓细胞DNA骨架中没有磷硫酰化修饰现象,说明青黄散疗效机制不通过硫修饰系统.
作者:张姗姗;全日城;杨晓红;许勇钢;胡晓梅;刘锋;麻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种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对研究,在常规治疗剂量下选择出副作用小、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的药物,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舒血宁注射液组、丹红注射液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各30例,以上90例患者均常规口服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基础药物.3组药物输液方法每日1次,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2周疗程结束后舒血宁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66.67%,丹红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80%,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率70%,丹红注射液组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与舒血宁注射液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血宁注射液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2组在改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红注射液组(66.67%)在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方面与舒血宁注射液组(50%)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5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血宁注射液组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优于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使患者在治疗中受益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那坤;武亮;李滢;郑莹;谷磊;赵冬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证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IL-10的基因多态性及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招募156例CAG患者及150名无Hp感染的健康人,采用C13呼气法及金标法检测Hp、ELISA检测IL-10含量、PCR-RFLP分析IL-10多态性.结果:CAG患者证型以脾胃虚弱(35.44%)与胃阴不足(27.22%)为主.CAG患者Hp的感染率为49.37%,以脾胃湿热(69.23%)、肝胃不和(68.42%)及瘀血阻络组(57.14%)较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胃湿热组(55.57±12.31 pg/ml)及肝胃不和组IL-10水平(48.38±13.91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8.21±5.35 pg/ml).IL-10基因多态性在病例及对照组之间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与CAG患者外周血的IL-10水平相关,二者均与CAG证型相关,提示中医治疗CAG时应关注患者的Hp感染及患者的IL-10水平.
作者:刘长明;冯全林;张剑治;胡漪璐;杨悌;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捏脊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4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颗粒,每日1次,每次4 mg;中西医结合组采用除给予孟鲁司特钠颗粒外,每日捏脊治疗1次,捏脊后按摩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督脉诸穴1~2 min,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并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组问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10%、25%,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捏脊结合穴位按摩与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较单纯口服孟鲁司特钠颗粒有效且可以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桂桂;赵晓东;刘亚俊;刘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学穴位按切诊和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异同.方法: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诊断中都强调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触摸和按压.通过对比中医的经络与腧穴的按切、阿是穴与反阿是穴的按切以及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分析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触诊的异同点.结果: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有相似之处,发现的阳性反应点有很多重合,但是在检查范围、适用病证和诊断价值方面有差异.结论: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可相互参照和借鉴,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参考,其阳性反应点也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靶点.
作者:王庆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壮骨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方法:去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补肾组、钙尔奇D组、骨疏康组,灌胃12周检测骨密度、Dlx5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骨密度明显降低,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疏康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补肾组、骨疏康组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PMOP的发病机制之一可能是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补肾壮骨中药复方可能通过上调骨组织Dlx5 mRNA及蛋白表达,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剑;郑洪新;张锦萍;刘研;刘剑辉;宋光熠;刘瑞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