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竖旗;张亚强;薄海
目的:分析探讨苏子降气汤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苏子降气汤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FVC、FEV1以及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FVC、FEV1以及FEV1/FVC方面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向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方联合口腔溃疡糊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方法:观察249例门诊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治疗组采用口腔溃疡糊局部用药加口服养阴清热方,对照组采用西药口腔溃疡糊局部用药,观察组单用养阴清热方口服治疗.结果:局部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100%,观察组97.59%,3组两两比较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8.73%,对照组50%,观察组98.77%,3组两两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中药养阴清热方和西药口腔溃疡糊对阴虚火旺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金奕;宋志刚;程宗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基于中医“肝肾同源”理论,观察中药方剂加味消渴康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hy,DN)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4蛋白(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4)、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a-SM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DN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小、中、大剂量组.其中西药组给予氯沙坦灌胃,中药组给予加味消渴康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灌服等量蒸馏水共12周.各组大鼠于第12周末处死取出肝脏,运用ELISA法观察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4、a-SMA和PD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肝中TGFβ1、Smad-4、a-SMA和PDGF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后,各组大鼠TGFβ1、Smad-4、a-SMA和PDGF的表达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味消渴康对DN大鼠的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光超;车念聪;耿建国;赵晖;王志强;郭新新;白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双侧太溪定时脑区的激活/负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前后的差异.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太溪穴30 min,针刺前和出针后15 min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所得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结果:比较针刺前,出针15 minALFF值增强的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左侧大脑额叶额中回、大脑皮层Brodmann分区(Brodmannarea,BA)10区,未发现减弱脑区.结论:ALFF分析显示脑功能区功能状态的特异性变化可能与太溪穴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相关.
作者:欧阳怀亮;曲姗姗;张继苹;区颖仪;郑禹;唐纯志;黄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择时服用扶正祛邪抗癌方对顺铂化疗后Lewis肺癌荷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适应明暗交替环境的C57BL/6小鼠进行Lewis肺癌造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造模成功5d后开始按不同时辰给予扶正祛邪抗癌方和化疗药,给药2周后同时处死并采取血液等样本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化疗组比较,各时辰用药组白细胞和红细胞以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出现一定回升(P<0.05),时辰用药组间比较,亥时组白细胞计数以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回升明显(P<0.05),而各时辰组红细胞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祛邪抗癌方可改善Lewis肺癌小鼠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择时服用该药对骨髓抑制的恢复亦不尽相同,亥时用药对改善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为明显.
作者:顾检波;王秀;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的中医证型以及其超声图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不同分型肝硬化患者18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观察患者的肝左叶前后径、上下径,肝右叶大斜径、前后径,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脾大小、胆囊壁厚度等超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证型肝硬化患者肝右叶前后径、大斜径、脾脏长度及肝左叶前后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瘀阻络患者与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患者比较,肝左叶上下径差较为明显(P<0.05),温热内蕴与血瘀阻络患者的脾厚度差较为明显(P<0.05).与湿热内蕴证比较,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疼阻络患者的门静脉内径明显偏大(P<0.05),且血瘀阻络患者门静脉血流量较少,显著低于肝气郁结患者(P<0.01).结论:应用超声检测对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兵;夏艳;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运用临床基础研究的方法,从六经阴阳离合运动“开”、“合”、“枢”的角度分析抗风湿经方的组方原理,并指出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阳、少阴为枢病,“开”(开合之开)病一定要用宣散或升提之大法,而“合”(开合之合)病一定要用沉降之大法,少阳枢病用和解法,少阴枢病用温阳法.
作者:马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痛经宁汤结合中药熏蒸辨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170原发性痛经患者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观察组给予痛经宁汤结合中药熏蒸辨治,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对照组治愈例数37例,比率43.53%,显效18例,比率21.18%,有效17例,比率20%,无效13例,比率15.29%,总有效率84.71%;观察组治愈例数61例,比率71.77%,显效11例,比率12.94%,有效9例,比率10.59%,无效4例,比率4.7%,总有效率9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在症状总积分、PGF2α水平、S/D值、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在症状总积分、PGF2α水平、S/D值、RI、PI上比较差异明显(P<0.05),以上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经宁汤结合中药熏蒸辨治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黄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分析甘露消毒丹的组方思路.该方用药升降同施、宣导并用,着眼于给邪气以出路,注意恢复气机的流通,是临床治疗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方剂.并探讨了甘露消毒丹与三仁汤的联系与区别,对甘露消毒丹证的病因病机、功效、主治症状及临床运用进行了重点阐述.通过以上论述旨在进一步挖掘甘露消毒丹的丰富内涵,更好地掌握其辨证规律,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同时设立空白组与预防组,预防组开始给予高脂高糖饲料之时即针刺双侧“带脉”并连接电针,每日1次,每次留针20 min,共针12周.每日观察大鼠一般特性,记录大鼠进食量,每周测量1次体质量、腹围及身长.12周结束后,眼眶内眦静脉采血,生化法检测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8周开始时预防组大鼠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轻(P<0.05),12周末模型组大鼠比空白组大鼠体质量重(P<0.05);4周开始时模型组大鼠腹围大于空白组大鼠(P<0.01),12周时预防组大鼠腹围大于空白组大鼠(P <0.05);12周末预防组与模型组TC均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TG高于空白组(P<0.05);预防组与模型组LDL-C均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GLU高于空白组(P<0.05),HDL-C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开始时预防组与模型组大鼠进食量比空白组减少(P<0.01),预防组比模型组进食量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周末模型组大鼠代谢综合征造模成功;针刺干预可以减少大鼠的进食量,同时也可减缓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说明针刺对代谢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媛媛;胡慧;刘洋;梁翠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辅助辨治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9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入院单双顺位分为2组,单数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双数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结核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颅内高压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同时比较激素治疗的反跳率.结果:研究组结核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颅内高压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头晕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毒副反应包括纳差、呕吐、关节痛、皮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无1例发生激素反跳,对照组3例,反跳率为10.8%,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昧地黄丸对结核性脑膜炎有辅助治疗作用,同时降低毒副反应.
作者:莫晨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在动物体内的长期毒性.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肾通络方高剂量组(50.0g/kg)、中剂量组(25.0 g/kg)、低剂量组(12.5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益肾通络方各组每日经口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持续13周.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活动和生长情况,计算食物利用率;检测中期及末期血常规和生化指标;90 d末处死部分动物,称量脏器质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对脏器进行病理观察.结果:益肾通络方高、中、低剂量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5、10、20倍,试验期间大鼠的生长表现无明显异常,体质量增长正常,脏器系数、血液及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对SD大鼠无明显长期毒性作用.
作者:金一;杨智;金红;凌晓;马征;邹晨曦;蒋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作为中医学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特有思维方式,象思维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医体系之中,“立象”是其典型特色.中医应用象思维完成了其独特的体系架构,以此指导应用其效虽经千年而无不验.就此通过对《黄帝内经》所载部分肾脏所应之象从解剖象、阴阳象、五行象及社会官制象4方面一一剖析,溯本求源地探讨其缘何立象,以援证中医象思维非无本之木亦非空想而来.
作者:董野;鞠宝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妇科采取化浊祛瘀消癥通络中药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胶囊(Ⅱ)治疗宫外孕48例,并与同期仅采用西药治疗的48例同病种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慧娟;刘晓萍;边文会;李佃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研究整理,发现羌活通过配伍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通过对方剂、医案的举例分析,从药性理论出发探析羌活在治疗便秘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羌活辛温善行、气味雄烈的药性特点在治疗便秘的配伍应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作者:刘秀娟;高天承;张梦奇;贾德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DN优势,笔者近年来对部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益气活血降糖汤效果较为可靠,现选择部分病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表1显示,资料来自我院内分泌科门诊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9 ~ 60岁,平均年龄(45.8±6.9)岁;2型糖尿病病史6~18年,平均病史(9.2±2.6)年.
作者:宋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面瘫患者中医体质状况.方法:选择云南不同地区多家中医医院面瘫患者763例,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调查,并对各种体质与性别、年龄、居住气候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763例患者中,平和质373例占48.89%,偏颇体质390例占51.11%,偏颇体质中气虚质居多占18.61%,各体质患病频次与性别差异不大,干燥、炎热气候患病频次分布高,患病以中青年居多.结论:云南地区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平和质和偏颇体质分布相当,无性别差异,与居住气候和年龄分布有相关性.
作者:施静;刘海静;郭太品;熊光轶;莽成武;徐晓明;熊尤龙;冯斯锋;何天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解表通络法对哺乳期瘀积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哺乳期瘀积性乳腺炎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采取针刺加刺络拔火罐加耳尖放血等解表通络法治疗,对照组47例,采取单纯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19例,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率68.1%,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RBC、Hb均正常,其WBC、BN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治疗后其WBC、BN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解表通络法可有效改善哺乳期瘀积性乳腺炎患者乳汁瘀积、乳房胀痛等症状,其药物安全性高、疗效卓越,能够保证母婴健康,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邱东升;赵雅丽;周仕真;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及炎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1 ·d-1),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混悬液(5、10、20 mL·kg-1 ·d-1),连续7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TNF-α、IL-8和I L-18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和BALF中TNF-α、IL-8和IL-18含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爱罗咳喘宁中剂量组TN F-α、IL-8和IL-18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模型组BALF中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 0.01);爱罗咳喘宁低、中、高剂量组BALF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8和IL-18的释放有关.
作者:谢文英;尚立芝;张良芝;常学辉;胡文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联合常规西药辨证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加用固肾安胎丸辨证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怀孕状况及孕周学孕酮值.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显效36例,好转56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显效29例,好转54例,总有效率为83.00%.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清B-HCG与孕酮值水平方面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实验组血清B-HCG与孕酮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西药辩证治疗反复自然流产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妊娠率高,且患者的血清孕酮和B-HCG水平显著升高.
作者:郭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