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醚预吸入对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玲;毕燕琳;马福国;丛丽;王彬

关键词:麻醉, 七氟醚, 丙泊酚, 冠心病, 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前吸入七氟醚对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丙泊酚组吸入100%氧气(氧流量6 L/min)10 min,七氟醚组吸人体积分数4%七氟醚复合100%氧气(氧流量6 L/min)10 min.常规麻醉诱导,比较2组麻醉前、术毕即刻、术后6,12,24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2组术毕即刻、术后6,12,24 h IL-6与CRP水平均高于麻醉前(P<0.05);七氟醚组术毕即刻、术后6,12,24 h IL-6与CRP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七氟醚预先吸入麻醉可减少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胃恶性肿瘤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胃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中经腹壁空肠造口,术后第1天即给予肠内营养,直至术后第10天,观察术前1d及术后1,8d患者体质量、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空肠造口管放置时间3~6个月,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血浆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在术后8d较术后1d明显升高(P<0.05),术后(49.1±15.5)h恢复肛门排气,2例出现吻合口瘘,经完全肠内营养治愈;无空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胃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经空肠造口管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可有效改善其术后营养状况,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龚龙波;吕孝鹏;孟良;徐玉振;谢志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诊断及冠心病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19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依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31例和对照组65例,冠心病组再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SYNTAX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65例、中度病变组41例和重度病变组37例.分别于行冠状动脉造影前测量各组baPWV;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baPWV及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Hcy水平与baPWV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病变组Hcy水平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冠心病3个亚组间ba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baPWV,SYNTAX积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302,P<0.05;r=0.478,P<0.05);baPWV和SYNTAX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5).结论 Hcy及baPWV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有关,二者联合可用于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程度.

    作者:张帆;刘俊明;黄文军;谢伟;高霞;王明建;李科;赵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种导管消融术式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2种导管消融术式治疗短病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优劣性.方法 56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病程<2 a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根据消融术式分为2组,24例行环肺静脉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PVI+3线组),32例行CPVI+左心房顶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PVI+2线组);观察2组消融手术总时间、CPVI时间、线性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房颤复发率、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结果 CPVI+2线组消融手术总时间、线性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明显少于CPVI+3线组(P<0.05);CPVI+2线组术后复发率为40.6%,CPVI+3线组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CPVI+2线组(3.1%)明显低于CPVI+3线组(25.0%)(P<0.05).结论 对短病程持续性房颤患者,CPVI+左房顶部线+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的策略临床综合疗效好.

    作者:王莹;赵鹏;姜铁民;赵季红;陈少伯;梁国庆;石蕊;曾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脊髓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脊髓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脊髓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Aminoff & Logen评分标准评价显微外科手术后脊髓功能改变.结果 9例均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治疗,术后运动功能改善8例,无变化1例;5例排尿功能障碍者3例较前改善;2例排便功能障碍者也有改善.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瘘创伤小,方法简单易行,疗效肯定,可作为脊髓动静脉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赵黎明;栗超跃;史锡文;张佳栋;王玉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激活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激活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脂多糖组与法舒地尔干预组各15只,脂多糖组和干预组采用股静脉注射脂多糖(5 mg/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干预组在脂多糖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造模后3,6,12h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脂多糖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干预组明显减轻;脂多糖组肺组织核因子-κB阳性信号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分布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内,干预组核因子-κB阳性信号较脂多糖组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显示脂多糖组各时间点肺组织核因子-κ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干预组较脂多糖组降低(P<0.05),脂多糖组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干预组较脂多糖组升高(P<0.05).结论 法舒地尔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的激活,减轻其肺损伤程度.

    作者:王海云;盛净;朱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荧光定量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与HBV感染不同血清学标志物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HBV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及核心抗体(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HBcAb)均阳性(大三阳组)和HBsAg、e抗体(hepatitis B virus e antibody,HBeAb)及HbcAb均阳性(大三阳组)患者血清标本进一步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大三阳组共4 316例,小三阳组共6 458例;大三阳组HBV-DNA定量值(1.28±3.87)×107 u/rnL、定量阳性率98.75%;小三阳组HBV-DNA定量值(7.56±2.95)×103 u/mL、定量阳性率63.27%,2组HBV-DNA定量值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联合HBV-DNA定量检测对评价HBV复制水平、传染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陈光辉;孙长义;赵静;艾予蜀;刘德军;李严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25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B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C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术毕3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氟比洛芬酯150 mg+芬太尼0.6 mg+托烷司琼6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比较3组术后2,8,24 h时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术后2,8,24 h时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C组(P<0.05),A组手术结束后2,8h时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开始前或手术结束前30 min应用氟比洛芬酯均可增强食管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但手术前应用较手术结束前应用镇痛效果好.

    作者:万梅方;辜晓岚;鲁振;顾连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七氟醚预吸入对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前吸入七氟醚对围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丙泊酚组吸入100%氧气(氧流量6 L/min)10 min,七氟醚组吸人体积分数4%七氟醚复合100%氧气(氧流量6 L/min)10 min.常规麻醉诱导,比较2组麻醉前、术毕即刻、术后6,12,24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2组术毕即刻、术后6,12,24 h IL-6与CRP水平均高于麻醉前(P<0.05);七氟醚组术毕即刻、术后6,12,24 h IL-6与CRP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七氟醚预先吸入麻醉可减少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

    作者:王玲;毕燕琳;马福国;丛丽;王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癌诊断中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2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良性肿瘤组)及10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HE4水平,并与CA125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HE4水平(443.33±244.59) pmol/L)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113.18±79.95) pmol/L)和对照组(72.52±42.45)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4诊断卵巢癌较CA125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且二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08),HE4和CA12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94%和92.03%,较单一标志物的检测更具优势.结论 血清中HE4水平对卵巢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是诊断卵巢癌新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作者:贾志凌;赵满仓;王莉;刘畅;柴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中老年人群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及汉族中老年人群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status examination,MMSE)结果,初步了解抽样人群认知功能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新疆地区年龄≥50岁的维、汉居民8 284名,应用现场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MMSE量表评估.结果 抽样人群MMSE量表总阳性率为6.0%,其中汉族阳性率(6.6%)高于维族(5.5%)(P<0.05),女性阳性率(6.9%)高于男性(5.0%)(P<0.05);随年龄增高,维、汉族及男、女性MMSE阳性率均逐渐增高(P<0.05).结论 新疆中老年人群MMSE检查结果存在民族、性别及年龄间差异.

    作者:张艳汝;周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大剂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 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辛伐他汀组46例和大剂量辛伐他汀组41例,患者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于入院24 h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小剂量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大剂量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60 mg/d,均口服7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CD40L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大剂量辛伐他汀组血小板聚集率((29.4±7.7)%)较小剂量辛伐他丁组((34.2±11.1)%)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小板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大剂量辛伐他汀组血小板CD40L水平(3.07±0.86)较小剂量辛伐他汀组(3.41±0.70)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辛伐他汀短期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功能,降低血小板CD40L的表达.

    作者:楚罗湘;赖沙毅;谢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妊娠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妊娠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 16例妊娠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电解质、血pH值、C反应蛋白及APACHEⅡ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血液净化治疗12,24 h及治疗后血液及废液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痊愈,3例死亡,2例转为慢性肾衰竭;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妊娠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好,其机制与降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使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趋于动态平衡有关.

    作者:马旭;夏璐;朱清;邵凤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不同程度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on,A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以及二者与氧化应激状况的关系.方法 196例糖尿病患者按24 h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分为正常组62例、微量组70例和大量组64例,选择62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APN,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结果 正常组、微量组和大量组血清APN,VEGF,SOD活性,GSH-Px及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微量组APN和MDA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大量组APN,VEGF,SOD和MDA较正常组升高(P<0.05);大量组APN和VEGF较微量组升高(P<0.05);二元变量相关分析显示,APN与MDA呈负相关(r=-0.494,P<0.05),与SOD,GSH-Px呈正相关(r=0.336,P<0.05;r=0.412,P<0.05);VEGF与MDA呈正相关(r=0.582,P<0.05),与SOD,GSH-Px呈负相关(r=-0.463,P<0.05;r=-0.45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APN,VEGF与人体氧化应激状况有相关性,其水平变化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并发症的可能.

    作者:鲁旭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在MRI影像上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Ⅰ a期17例,Ⅰb期18例,Ⅱ期11例,Ⅲ期5例,Ⅳ期1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Ⅱ,Ⅲ,Ⅳ期的特异度、敏感度均为100%,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35%,77.78%;52例患者MRI显示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35例,结合带不完整24例,宫外转移4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MRI诊断符合率为82.69%(43/52).结论 MRI可较好显示子宫内膜癌浸润情况,可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诊断、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作者:乔敏霞;时惠平;董世博;杨帆;郭薇;马晓璇;童英;李春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胃癌组织中基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基质细胞因子-1(stroma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的表达,探讨SDF-1/CXCR4轴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关系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DF-1,CXCR4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SDF-1,CXCR4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4%,58.1%,62.9%,均高于癌旁组织45.2%,38.7%,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 1及CXCR4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F-1,CXCR4的表达与VEGF均呈正相关(r=0.394,P<0.05;r=0.526,P<0.05).结论 SDF-1/CXCR4轴及VEGF在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未来药物治疗胃癌的重要靶点.

    作者:马许辉;康玉华;索智敏;余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尿肾损伤分子-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成人心脏手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cyl-β-D-glucosaminidase,NAG)在成人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行心脏手术患者105例,根据AKI诊断标准分为AKI组65例与非AKI组40例,检测2组手术前、手术后24,48,72 h尿Kim-1,NAG及血肌酐水平,并以ROC曲线及AUC评价各项指标诊断AKI的敏感性.结果 2组术前血肌酐、尿Kim-1及尿N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AKI组血肌酐、尿Kim-1及尿NAG水平较非AKI组明显升高(P<0.001);联合检测尿Kim-1及尿NAG佳诊断时间点为48 h,AUC为0.912(95%CI:0.786~0.939).结论 尿Kim-1及尿NAG联合检测可作为成人心脏手术后AKI早期诊断的指标,对预防AKI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红;杨淑芬;岳华;陆晨;刘颖;赵红娟;陶建双;秦君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闭式引流联合药物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腹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恶性腹腔积液并灌注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腹腔闭式引流腹腔积液,待充分引流后观察组腹腔内灌注乌体林斯注射液,对照组灌注顺铂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例出现发热,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对照组出现发热、腹痛各1例、胃肠道反应10例及骨髓抑制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灌注乌体林斯注射液控制腹腔积液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达;彭玲;韦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CT影像表现

    目的 总结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的CT表现及其演变过程.方法 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依据百草枯服用量分为少量组6例、中量组10例与大量组4例,观察3组中毒早期(<3 d)、中期(3~14 d)和后期(>14 d)的胸部CT影像变化.结果 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CT表现与其口服剂量和病程有关,是一个由渗出到纤维化的过程.结论 胸部CT可观察到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及其演变过程,可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作者:郭祥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率有重要作用,但我国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肿瘤进展期,接受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后预后较差.结直肠癌筛查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为积极治疗争取时间.目前,粪便筛查和内镜筛查技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已被较多国家认可和采用.本文就粪便筛查、内镜筛查及二者用于大规模筛查中的可行性作一综述.

    作者:居峰;左君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低氧诱导因子-1与鼻咽癌关系研究进展

    许多肿瘤内存在明显缺氧区域,但缺氧状态下的肿瘤细胞仍能不断生长、繁殖和转移.低氧诱导因子-1是调节肿瘤细胞缺氧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目前研究的机制主要包括调节肿瘤细胞代谢、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肿瘤干细胞分化与抗肿瘤细胞凋亡等.本文就低氧诱导因子-1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鼻咽癌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