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吴哲兵;代升平;魏运亮;宗书峰;潘金生;丰冠鹏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中青年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PCI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调脂、稳定斑块等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60 mg/次,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均1次/d,睡前顿服;比较2组PCI术前以及术后第7,15,30天患者血清hs-CRP、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比较2组严重心ⅡL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第7,15,30天2组hs-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CI术后第1 5,30天,TC及LDL -C水平较PCI术前下降(P<0.05),治疗组PCI术后第7天,TC及LDL-C水平较PCI术前下降(P<0.05),而术后第15,30天,TC,TG及LDL-C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HDL-C水平较术前增高(P<0.05);治疗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改善中青年ACS患者hs-CRP水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 -acetylcysteine,NAC)对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拟采用低渗造影剂进行增强CT检查70例年龄>60岁、糖尿病史1 a以上的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NAC组与对照组各35例,NAC组造影前1d及造影后连续2d口服NAC,600 mg/次;2组均给予水化治疗;比较造影前和造影后24,48 h 2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胱抑素C水平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NAC组无造影剂肾病发生,对照组发生造影剂肾病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检查后48h,NAC组血肌酐、尿素氮和血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估测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C联合水化治疗对肾功能接近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王瑞强;王毅;蒲娟娟;刘闯;于洁;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病临床特征与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探讨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病(neurodegeneration with brain iron accumulation,NBIA)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一NBIA家系的临床特征,应用PCR结合DNA直接测序法进行PLA2G6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NBIA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头部MRI T2加权像呈双侧苍白球、黑质部位对称性低信号,苍白球低信号区的前内侧出现高信号;NBIA家系患者未发现PLA2G6基因的致病突变,发现1个多态,为c.G87A.结论 NBIA临床诊断可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表现,中国人NBIA患者PLA2G6基因突变可能罕见.

    作者:马明明;李书剑;史晓红;李玮;张杰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及鉴定

    目的 探讨5-氮胞苷作为诱导剂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培养法相结合分离培养hMSCs,以5-氮胞苷诱导第3代hMSCs,24 h后继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培养4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分化的心肌样细胞特异性蛋白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7d后hMSCs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5-氮胞苷诱导7 d后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心肌特异性蛋白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阳性,而未经诱导的相同培养时间的hMSCs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hMSCs体外在5氮胞苷诱导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作者:银广悦;张继领;陈素萍;张龙;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长期疗效.方法 109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常规治疗,随访2 a,比较2组治疗后12个月内房颤发生次数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个月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后12,24个月,观察组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发生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在控制患者血压达标同时可减少房颤发生次数.

    作者:宋昆鹏;郭素萍;石海莉;高传玉;冯艳;李艳;韩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检测对宫颈疾病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L1壳蛋白在不同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首次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患者236例,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7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0例,鳞状细胞癌8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患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制片进行HPV L1壳蛋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 L1蛋白在表层细胞表达,在基底细胞无表达;HPV LI壳蛋白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与Ⅲ中、以及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8%,41.4%,4.8%,‰.结论 HPVL1壳蛋白在不同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中不同表达水平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判定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齐瑞玲;贾晓云;唐思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丙型肝炎发生肝脂肪变与脂联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发生肝脂肪变与脂联素的关系.方法 80例CHC患者分为自肝脂肪变组8例与无肝脂肪变组72例,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I)26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等生化指标.结果 2组CHC患者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水平、血清脂联素水平、肝脏炎症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C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NAFLD组(P<0.01);脂联素与年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C患者发生肝脂肪变与血清脂联素无关;血清脂联素与年龄、肝脏炎症程度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水平呈正相关,与血糖、血脂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秦红波;贾卫东;张玲;张复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孕期管理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特点、孕期管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活动期SLE患者14例(非活动期组)、活动期患者11例(活动期组),SLE病程3个月~9 a;4例孕11~21周终止妊娠,余患者孕产过程良好;活动期患者发生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产后出血等孕产期并发症较非活动期多.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SLE首选药物;活动期SLE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增多;多学科共同监管下,多数妊娠合并SLE患者妊娠结局良好.

    作者:苗薇;苗青;郭瑞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风筝皮瓣Ⅰ期修复外伤性眼睑皮肤缺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风筝皮瓣Ⅰ期修复外伤性眼睑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外伤性眼睑皮肤缺损患者11例,在伤口清创缝合同时应用风筝皮瓣Ⅰ期修复眼睑皮肤缺损;于皮肤缺损颞侧皮肤松弛部位和外眦部至颞区发际线之间沿皮纹方向设计三角形风筝皮瓣,皮瓣大宽度≤缺损直径,长度为直径的1.5~2.0倍,推进前移至缺损创面,对位缝合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 a,皮瓣均成活,无感染、坏死等不良反应发生,眼睑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风筝皮瓣转移灵活,操作简单易行,供区切口瘢痕不明显,是Ⅰ期修复外伤性眼睑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7例(139个椎体),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前VAS评分为75~95分,术后24 h VAS评分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次日疼痛完全缓解82例、部分缓解13例、无缓解2例,治疗有效率97.9%;骨水泥外渗发生率10.07%;随访6~24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无疼痛加剧及迟发性神经损伤表现.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建民;王义生;杜庆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染色体9p21上rs133304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染色体9p21上rs1333049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227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组)(维族115例,汉族112例)和19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维族92例,汉族100例),应用TaqMan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维、汉族梗死组和对照组rs1333049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 维、汉族梗死组rs1333049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梗死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梗死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梗死组rs1333049位点CC与C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维族CC与C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汉族(P<0.05),维族C与G等位基因与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333049的CC表型是新疆维、汉族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染色体9p21的rs1333049位点CC与CG基因型为维族心肌梗死的易感相关危险基因型;C等位基因为维族心肌梗死患者患病的危险等位基因.

    作者:杜蓉;李国庆;彭辉;程慧;郭自同;余小林;王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无菌贴膜全层覆盖预防消化道穿孔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无菌贴膜切口全层覆盖预防消化道穿孔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消化道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开腹前均应用无菌贴膜覆盖皮肤;进入腹腔后,观察组32例将无菌贴膜反折至腹腔内全层切口,对照组32例不反折;2组穿孔修补方法相同,均于缝合腹膜后行双氧水冲洗切口,观察术后2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6.2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2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菌贴膜切口全层覆盖可降低消化道穿孔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马相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窝沟封闭对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果.方法 对50例儿童六龄齿进行窝沟封闭治疗,定期随访评价其防龋效果.结果 封闭60个月后,窝沟封闭牙齿患龋率10%,而对侧未封闭牙齿患龋率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措施之一,防止封闭剂脱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尚辉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病变的价值.方法 因腹痛就诊拟诊SMA病变患者104例,均行彩超检查,观察SMA管腔有无斑块、血栓、动脉瘤等,有无狭窄或闭塞,并测量狭窄处及腹主动脉 血流速度;对超声诊断SMA病变者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 超声检查共检出 SMA病变17例,其中粥样硬化斑块并重度狭窄11例,闭塞2例(1例为完全闭塞,1例为起始段闭塞并侧支循环形成),主动脉夹层累及SMA致血栓形成2例,SMA动脉瘤2例,均经CTA证实超声诊断.结论 彩超对SMA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并与CTA具有良好一致性.

    作者:王贤明;贺祎;张文君;刘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52例(56眼)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等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随访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扩大;术后视力提高36眼,视力未改变18眼,视力下降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50眼,6眼需局部降眼压治疗;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BI-RADS-US分级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 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评分与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BI- RADS- US)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乳腺肿瘤患者210例(254个肿块)分别行UE评分及BI RADS-US分级,比较不同BI-RADS- US分级乳腺肿块的UE评分差异.结果 BI -RADS-US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62.75%,特异性为80.79%,符合率为77.17%;UE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0.39%,特异性为97.54%,符合率为94.09%;不同BI- RADS-US分级乳腺肿块UE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I- RADS-US分级与UE 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性质方面均有较高应用价值,二者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晓霞;王雁;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8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30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心理健康调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测查,根据测查结果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确诊PSD;比较PSD与非PSD患者PHI结果,PSD组与常模以及不同性别PSD患者的PHI结果.结果 304例脑卒中患者中87例符合PSD诊断,发病率28.62%;PSD组PHI量表中说谎分数、诈病或装坏分数以及临床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实际和兴奋状态分数均高于非PSD组(P<0.05或P<0.01)和常模(P-<0.05或P<0.01),不同性别PSD患者PHI各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患者主要心理问题是说谎、诈病、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兴奋状态.

    作者:黄永新;吴霖浦;李燕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常规重组人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给予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治疗8周后,测定2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期问低血糖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可达到与生物合成胰岛素相同的降糖效果,其疗效满意、安全.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T与MRI在扁桃体癌诊断中价值

    目的 总结扁桃体癌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扁桃体癌患者CT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行CT平扫18例,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RI平扫+增强扫描4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3例.结果 病灶均为单发,形态不规则20例,呈椭圆形8例,圆形3例;边界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17例,边界较清晰14例;CT表现为扁桃体区软组织肿块,肿瘤呈稍低密度;MRI显示T1 WI肿瘤呈等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或稍低于肌肉信号,T2 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多数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可清晰显示扁桃体癌的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侵犯周围组织,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唐勇;张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槲皮素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及促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人肝癌HepG2细胞系,分为6组,A~E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2.5,25.0,50.0,100,0,200.0μmol/L槲皮素,F组为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营养液.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各组人肝癌HepG2细胞对槲皮素的敏感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中Bcl 2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槲皮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作用48h后,A~E组抑制率与凋亡率高于F组,差异均自统计学意义(P<0.05);槲皮素作用HepG2细胞24 h后,D组G1期细胞比率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和M期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8 h后,D组Bcl- 2和Bax表达灰度值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来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卢创新;周云;薛飞;王文玉;李晓燕;郭志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钙剂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3及活性维生素D3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30例均给予9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碳酸钙D3+活性维生素D3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 a后患者骨密度值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25-二羟维生素D3等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腰椎(L1-4)及左髋股骨颈、大转子及小转子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9锝-亚甲基双膦酸盐联合碳酸钙D3及活性维生素D3治疗乳腺癌术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作者:李镜发;邹德环;佘立群;朱旭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