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风章;吴德宏
目的 分离培养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胰岛,检测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表达及胰岛分泌功能.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各20只,喂养8周后检测体质量、血糖、血胰岛素、血脂,分离大鼠胰岛细胞,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判断β细胞功能,Western法检测PTP1B表达.结果 高脂饮食组大鼠体质量、血脂、血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正常饮食组明显升高(P<0.01),正常饮食组大鼠胰岛给予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是基线的(6.7±1.3)倍,高脂饮食组为(2.2±0.3)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饮食组大鼠胰岛PTP1B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结论 肥胖大鼠胰岛中PTP1B表达增加,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
作者:卢斌;马健;杨翠华;王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确诊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25例)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化疗,2组均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进行1次疗效评定,以化疗结束时疗效作为终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6.0%;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5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1,P=0.027);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1,P=0.007),2组骨髓抑制、贫血、腹泻或便秘、脱发、口腔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娜;马天江;牛松涛;张智慧;史磊;张国耀;支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可疑冠心病患者2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187例与冠状动脉正常组71例,术后1周内监测24 h动态血压,分析观察动态血压及动态AAS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状动脉双支及3支病变组动态AASI数、24 h收缩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夜间舒张压变异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BPV及动态AASI数随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动态AASI与24h收缩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呈正相关;年龄、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24 h收缩压变异、白昼收缩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夜间舒张压变异及动态AASI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夜间收缩压变异及动态AASI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收缩压变异性和动态AASI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蔡战友;茶春喜;罗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Dickkopf-1(Dkk-1)是Wnt信号路径的天然抑制因子,通过抑制Wnt信号传导通路影响骨化活动.体内Dkk-1血清水平降低、与Dkk-1受体的黏附功能下降或Dkk-1功能受损均可降低Dkk-1对Wnt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内β-连环蛋白水平升高并活化,从而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倾向于骨生成,终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形成关节强直.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本身不受Dkk-1影响,且可以诱导Dkk-1的表达.
作者:雷鹏真;危国军;裴孝鹏;康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 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给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B组给予黄体酮胶囊,C组给予地屈孕酮,分别于妊娠6,8,11周检测3组血清孕酮及人血清HCG β亚型(β HCG)水平,评估用药效果.结果 相同孕周时,A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较B,C组高(P<0.05),B组孕酮水平较C组高(P<0.05),但B,C组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6.7%,90.0%,8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应用可提高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保胎成功率,疗效优于单用黄体酮或地屈孕酮,而单纯应用黄体酮较地屈孕酮保胎效果好.
作者:蔡昱;何川;冯碧波;翟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代谢酶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107例卵巢癌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患者的CYP3A5*3基因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紫杉醇血药浓度,分析CYP3A5*3变异基因型与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携有变异基因型(CYP3A5* 3/*1+CYP3A5* 3/*3)者使用紫杉醇后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携有野生基因型(CYP3A5* 1/*1)者(P<0.05),且发生风险分别是野生基因型携有者的4.32倍和4.08倍;0,24 h时CYP3A5*3变异基因型携带者紫杉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野生型基因者(P<0.05);24 h紫杉醇血药浓度>42 μg/L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42 μg/L者(P<0.05).结论 CYP3A5*3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紫杉醇不良反应,并与高血药浓度有关.
作者:顾海娟;郭小红;朱冬梅;顾湘;姚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效果.方法 188例RAU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给予复合维生素B口服—西吡氯铵漱口液漱口,治疗组9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清洁溃疡面后局部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7d后评定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5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RAU效果确切.
作者:李庆福;王永功;王买全;韩耀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依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完成2个周期化疗3例,完成4~6个周期化疗者25例,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82.1%,疾病控制率89.3%;生活质量改善9例,稳定15例,下降4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仅2例出现Ⅲ度腹泻.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线治疗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赵晓光;宋明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完善多导睡眠监测和头颅MRI或CT检查的高血压患者574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398例)和女性组(176例),检测2组血生化指标,原始变量经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后,采取大方差旋转法转换,因子得分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腹围、吸烟史、饮酒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阻塞性睡眠紊乱总指数、阻塞性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有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脑白质变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OR=1.97,95%CI:1.32~2.94,P<0.01)及年龄和病程参数(OR=3.29,95%CI:2.27~4.76,P<0.01)是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延缓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发生.
作者:赵素芳;姚晓光;李南方;李文昌;严治涛;程维平;毕云伟;汪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去细胞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生物特性.方法 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组织3份,A组为对照组,不再进行进一步处理,B组采用胰蛋白酶+ Triton X-100去细胞方法对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进行去细胞处理,C组去细胞处理方法同B组,后行明胶嵌合再处理;3组均采用组织病理HE染色、ET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去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采用抗胶原纤维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检测明胶分子的填充和包裹效果.结果 采用去细胞方法可完整去除瓣膜、管壁组织中所有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蛋白多糖、糖蛋白),无细胞核碎片,B组瓣膜及血管壁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呈波浪状整齐排列、结构完整,得到“纯净”猪肺动脉纤维支架;C组可见明胶分子均匀填充在纤维间隙并包裹在纤维支架表面,通过透射电镜初步观察到填充的明胶成分有较好的包裹纤维的作用.结论 采用新型方法构建的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王圣;李温斌;武喜红;马金辉;程兆云;赵子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的不同形状在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77例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再灌注前V3导联ST段抬高的形状分为ST段弓背向下抬高组(弓背向下组)24例,ST段斜坡型抬高组(斜坡型组)41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组(弓背向上组)12例.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弓背向下组、斜坡型组、弓背向上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分别为(2 287.0±1 001.2),(4 371.0±2 541.2),(5 322.0±3 219.6) u/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肌梗死后第14天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8.8±0.1)%,(48.1±0.1)%,(41.0±0.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ST段抬高的形状不同对再灌注患者恢复期梗死范围及左室功能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严丽丽;甘继宏;杨晶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化疗与糖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62例非糖尿病鼻咽癌患者均行放疗和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治疗第1~10周分别检测患者血常规及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5.43±1.02) mmol/L,治疗第1~10周其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增高,其中第5~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7例(11.3%)空腹血糖>7.0 mmol/L,确诊糖尿病4例(6.5%),均需胰岛素及口眼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结论 鼻咽癌放化疗可导致患者糖代谢紊乱,空腹血糖水平增高及罹患糖尿病均可能与顺铂化疗致胰岛素分泌受抑制有关.
作者:王小艳;王志伟;倪萍;于瀚宇;李海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方法 1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患儿.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紫绀,1例有频繁缺氧发作,经皮血氧饱和度60%~85%,1例术前并发脑脓肿,4例伴明显肺动脉瓣及瓣环狭窄;术前共同瓣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2例;11例均采用右心房、右心室纵切口,二片法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左侧房室瓣裂隙采用间断缝合,右心室流出道加宽补片.结果 手术后11例患儿紫绀均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1例脑脓肿患儿先行脑脓肿治疗后再行矫正手术亦康复;术后超声检查显示2例二尖瓣少量反流,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中度反流;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个月~5a无死亡,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或Ⅱ级.结论 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征手术安全、远期效果好.
作者:张晶;吴祖凯;张为民;谭杰;李艳春;李倩倩;李健;拜合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重度肺损伤的效果.方法 体外循环术后出现重度肺损伤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8例,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后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存活11例,死亡7例,其中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3例分别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肺静脉梗阻、肺出血;高频振荡通气时间为46~243(126.4±66.32)h;高频通气前pa(O2),pa(CO2)及pa(O2)/FiO2分别为(8.38±2.84)kPa,(7.73±2.26)kPa及0.87±0.12,高频通气后分别为(15.78±5.84)kPa,(5.96±1.03)kPa及0.51±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出现重度肺损伤且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尽早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改善患儿术后氧合和气体交换,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朱耀斌;罗朝峰;范祥明;李志强;李晓锋;刘扬;苏俊武;张晶;刘迎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无明显腹胀的空回肠闭锁患儿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7例手术过程顺利,确诊空肠闭锁8例、回肠闭锁9例,合并美克尔憩室、肠气囊肿各1例,术中将闭锁肠管盲端及美克尔憩室、肠气囊肿一并切除;术后常规全静脉营养5~7 d,术后5d始经口喂养并逐渐增加喂哺量;术后随访6个月,仅1例小肠长度约70 cm患儿因腹泻、体质量不增而再次行肠外及肠内营养治疗,余16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先天性肠闭锁可有效避免腹部长切口,并可防止术中肠管不必要暴露和损伤,能及时发现腹腔内合并畸形,适用于无明显腹胀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丰丽;张宏伟;马同胜;孙邡;李世宪;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NTx)水平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乳腺癌患者94例(观察组),依据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检查结果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外周血清中CA153,NTx及AKP水平;比较不同骨转移灶数量患者血清中CA153,NTx及AKP水平.结果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检查提示观察组发生骨转移51例,无骨转移43例;骨转移组血清CA153,NTx及AK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P<0.01),无骨转移组CA153,AKP及NTx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转移灶数量≤2个者,CA153,NTx及AKP水平明显低于骨转移灶>2个者(P<0.05).结论 血清CA153,NTx及AKP可作为诊断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的指标.
作者:卢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行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R组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 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2 ng/mL;S组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 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0.2 ng/mL;记录2组入室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1min(T3)及拔管后1 min(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比较2组拔管后5 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T1~T3时间点,R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S组(P<0.05);T4时间点R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S组(P<0.05);R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多于S组(P<0.05),术后Riker SAS评分高于S组(P<0.05);2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杨清存;任柏林;冯艳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性肺炎患者86例(观察组)与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D-D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CRP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升高与年龄无相关性,检测其CRP和血浆D-D水平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新正;涂学亮;肖征;郭丽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总结深圳地区过敏性皮肤病与变应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德国“敏筛”变应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总IgE,并检测19种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 1017例受检者中有≥1项特异性IgE阳性722例(70.99%);2~15岁组19种变应原试验阳性率35.75%,而>15~65岁组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是户尘螨、点青霉、鸡蛋白、蟑螂、牛奶、虾、羊肉和菠萝;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为主,其次为真菌混合物、蟑螂等;食物性变应原中以鸡蛋白为主,其后依次为牛奶、虾、羊肉和菠萝等.结论 检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有助于过敏体质和变应原的确认,对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指导意义.
作者:廉翠红;张书岭;刘恩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Maisonneuve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为闭合损伤,术前漏诊15例;均采取手术固定内、后踝骨折、修复内侧三角韧带以及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方法治疗;随访12~18个月,疗效优32例,良12例,可6例,治疗优良率88%;均未发生螺钉断裂、下胫腓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对踝关节损伤患者行小腿内旋15°~25°全长X线片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Maisonneuve骨折;手术固定内、后踝骨折、修复内侧三角韧带以及固定下胫腓联合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冯志杰;张辉良;罗程;王月;梁俊生;张洪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