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

张晶;吴祖凯;张为民;谭杰;李艳春;李倩倩;李健;拜合提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间隔缺损, 法洛四联征, 心脏矫正术
摘要:目的 评价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方法 1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患儿.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紫绀,1例有频繁缺氧发作,经皮血氧饱和度60%~85%,1例术前并发脑脓肿,4例伴明显肺动脉瓣及瓣环狭窄;术前共同瓣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2例;11例均采用右心房、右心室纵切口,二片法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左侧房室瓣裂隙采用间断缝合,右心室流出道加宽补片.结果 手术后11例患儿紫绀均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1例脑脓肿患儿先行脑脓肿治疗后再行矫正手术亦康复;术后超声检查显示2例二尖瓣少量反流,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中度反流;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个月~5a无死亡,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或Ⅱ级.结论 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征手术安全、远期效果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Z2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错颌畸形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Z2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及矫治要点.方法 34例错颌畸形患者均采用Z2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分析临床矫治步骤和特点.结果 本组矫治时间11~27(19±2)个月,其中不拔牙矫治10例,疗程11~17(14±4)个月,拔牙矫治24例,疗程17~27(21±1)个月;矫治后患者上、下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颌、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 Z2直丝弓矫治器用于各类错颌畸形的矫治,可精确控制牙齿位移,在减少弓丝弯制、控制支抗等方面有优势.

    作者:邓风章;吴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价值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治疗,观察BiPAP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BiPAP辅助治疗24 h,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均未发生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BiPAP辅助治疗后12,24 h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增高(P<0.0l),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满意.

    作者:汪强;谷惠敏;于宗良;赵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去细胞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去细胞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生物特性.方法 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组织3份,A组为对照组,不再进行进一步处理,B组采用胰蛋白酶+ Triton X-100去细胞方法对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进行去细胞处理,C组去细胞处理方法同B组,后行明胶嵌合再处理;3组均采用组织病理HE染色、ET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去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采用抗胶原纤维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检测明胶分子的填充和包裹效果.结果 采用去细胞方法可完整去除瓣膜、管壁组织中所有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蛋白多糖、糖蛋白),无细胞核碎片,B组瓣膜及血管壁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呈波浪状整齐排列、结构完整,得到“纯净”猪肺动脉纤维支架;C组可见明胶分子均匀填充在纤维间隙并包裹在纤维支架表面,通过透射电镜初步观察到填充的明胶成分有较好的包裹纤维的作用.结论 采用新型方法构建的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王圣;李温斌;武喜红;马金辉;程兆云;赵子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总结深圳地区过敏性皮肤病与变应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德国“敏筛”变应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总IgE,并检测19种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 1017例受检者中有≥1项特异性IgE阳性722例(70.99%);2~15岁组19种变应原试验阳性率35.75%,而>15~65岁组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是户尘螨、点青霉、鸡蛋白、蟑螂、牛奶、虾、羊肉和菠萝;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为主,其次为真菌混合物、蟑螂等;食物性变应原中以鸡蛋白为主,其后依次为牛奶、虾、羊肉和菠萝等.结论 检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有助于过敏体质和变应原的确认,对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指导意义.

    作者:廉翠红;张书岭;刘恩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武汉地区公务员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公务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 pylori,Hp)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武汉地区9 790例公务员血清Hp抗体,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Hp感染率.结果 Hp阳性率为25.1%,其中男性阳性率(27.6%)高于女性(21.1%)(x2=52.33,P<0.01);随年龄增长 Hp阳性率逐渐增高,在>50~60岁年龄组达到感染高峰,随后略微回落(x2=152.16,P<0.01);>30~40岁年龄组男、女性Hp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年龄组男、女性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武汉地 区公务员H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柴红燕;杨桂;涂建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尿酸和B型脑钠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zt的价值.方法 172例AMI患者人院后均给予镇痛、吸氧、心电监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再灌注等治疗,随访1个月并依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A组)和死亡组(B组),测定并比较2组SUA和BNP水平,分析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A组SUA和BNP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和BNP水平增高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论 SUA和BNP水平可作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郭树领;张红祥;杨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频振荡通气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重度肺损伤中应用

    目的 评价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重度肺损伤的效果.方法 体外循环术后出现重度肺损伤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8例,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后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存活11例,死亡7例,其中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3例分别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肺静脉梗阻、肺出血;高频振荡通气时间为46~243(126.4±66.32)h;高频通气前pa(O2),pa(CO2)及pa(O2)/FiO2分别为(8.38±2.84)kPa,(7.73±2.26)kPa及0.87±0.12,高频通气后分别为(15.78±5.84)kPa,(5.96±1.03)kPa及0.51±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出现重度肺损伤且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尽早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改善患儿术后氧合和气体交换,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朱耀斌;罗朝峰;范祥明;李志强;李晓锋;刘扬;苏俊武;张晶;刘迎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确诊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25例)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化疗,2组均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进行1次疗效评定,以化疗结束时疗效作为终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6.0%;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5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1,P=0.027);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1,P=0.007),2组骨髓抑制、贫血、腹泻或便秘、脱发、口腔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娜;马天江;牛松涛;张智慧;史磊;张国耀;支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

    目的 评价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方法 1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患儿.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紫绀,1例有频繁缺氧发作,经皮血氧饱和度60%~85%,1例术前并发脑脓肿,4例伴明显肺动脉瓣及瓣环狭窄;术前共同瓣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2例;11例均采用右心房、右心室纵切口,二片法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左侧房室瓣裂隙采用间断缝合,右心室流出道加宽补片.结果 手术后11例患儿紫绀均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1例脑脓肿患儿先行脑脓肿治疗后再行矫正手术亦康复;术后超声检查显示2例二尖瓣少量反流,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中度反流;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个月~5a无死亡,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或Ⅱ级.结论 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征手术安全、远期效果好.

    作者:张晶;吴祖凯;张为民;谭杰;李艳春;李倩倩;李健;拜合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 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给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B组给予黄体酮胶囊,C组给予地屈孕酮,分别于妊娠6,8,11周检测3组血清孕酮及人血清HCG β亚型(β HCG)水平,评估用药效果.结果 相同孕周时,A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较B,C组高(P<0.05),B组孕酮水平较C组高(P<0.05),但B,C组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6.7%,90.0%,8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应用可提高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保胎成功率,疗效优于单用黄体酮或地屈孕酮,而单纯应用黄体酮较地屈孕酮保胎效果好.

    作者:蔡昱;何川;冯碧波;翟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肌注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基因对大鼠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人血管内皮生长因于-B(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B,hVEGF-B)裸质粒DNA直接心肌注射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只.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取缺血边缘区以先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hVEGF-B和真核载体pcDNA3.1的DNA分别行多点心肌注射.治疗组每点注射溶于生理盐水10μL中pcDNA3.1/hVEGF-B质粒DNA 10 μg,对照组给予等量pcDN/A3.1质粒DNA.4周后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检测梗死区血管数目及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给药后4周,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恢复较好,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VEGF-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心肌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pcDNA3.1/hVEGF-B裸质粒DNA心肌注射可转染心肌细胞并持续表达4周以上,可促进缺血心肌心功能恢复及血管新生.

    作者:张勇;王胜;张素阁;梁家立;王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基因A,B,C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河南地区9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观察组)和373例正常对照个体的(对照组)HLA A,B,C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2组受试者共检出HLA-A等位基因型16种,HLA-B等位基因型37种,HLA-C等位基因型15种;其中观察组检出HLA-A,B,C等位基因型分别13,26,13种,而对照组分别检出15,36,14种;HLA-B*07在观察组中的频率0.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频率0.056(P=0.026,OR=0.261,95%CI:0.080~0.850,x2=8.734);除HLA-B*07外,HLA-A,B,C其他各等位基因存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 07在河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杨科;张冰;吴东;郭谦楠;王莉;侯巧芳;康冰;李涛;丁雪冰;廖世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负荷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152例拟行PCI术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术前口服氯吡格雷600 mg+替罗非班0.4 μg/(kg·min)静脉注射30 min,继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36h者72例为观察组,术前仅口服氯吡格雷600 mg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 2级以上发生率(87.5%)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校正TIMI计帧数(24.70±6.60)小于对照组(27.33±6.42)(P<0.05);2组PCI术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 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低于对照组(23.8%)(P<0.05),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减少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齐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视力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3~6岁学龄前儿童2 650例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视力异常相关因素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检出视力异常儿童2 273例(85.7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23.85,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时吸氧史、看电视时间>3 h/d、睡眠时间<9 h/d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危险冈素.结论 减少婴儿吸氧,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可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

    作者:王斌;顾东英;黄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效果.方法 188例RAU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给予复合维生素B口服—西吡氯铵漱口液漱口,治疗组9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清洁溃疡面后局部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7d后评定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5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RAU效果确切.

    作者:李庆福;王永功;王买全;韩耀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卵巢癌患者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代谢酶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107例卵巢癌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患者的CYP3A5*3基因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紫杉醇血药浓度,分析CYP3A5*3变异基因型与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携有变异基因型(CYP3A5* 3/*1+CYP3A5* 3/*3)者使用紫杉醇后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携有野生基因型(CYP3A5* 1/*1)者(P<0.05),且发生风险分别是野生基因型携有者的4.32倍和4.08倍;0,24 h时CYP3A5*3变异基因型携带者紫杉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野生型基因者(P<0.05);24 h紫杉醇血药浓度>42 μg/L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42 μg/L者(P<0.05).结论 CYP3A5*3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紫杉醇不良反应,并与高血药浓度有关.

    作者:顾海娟;郭小红;朱冬梅;顾湘;姚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性肺炎患者86例(观察组)与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D-D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CRP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升高与年龄无相关性,检测其CRP和血浆D-D水平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新正;涂学亮;肖征;郭丽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目的 探寻快速准确早期诊断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方法.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87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或疱液的EV71感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阳性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V71-IgM和EV71-IgG.结果 871份标本中,RT-PCR检测EV71感染阳性率为17.91%,其中5月份检测阳性率(24.44%)高,12月份检测阳性率(4.17%)低;随机抽取64例RT-PCR检测阳性患儿外周血,EV71-IgM阳性率为51.56%,EV71-IgG阳性率为14.06%.结论 RT-PCR能快速准确诊断EV71早期感染.

    作者:许东亮;聂晓晶;张国成;钱新宏;杨晓蕾;邓军霞;李玲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MCF-7荷瘤小鼠血清及树突状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MCF-7荷瘤小鼠模型血清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上清液中细胞冈子水平的变化,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裸鼠(对照组)及MCF-7裸鼠模型(荷瘤组)各10只,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DCs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2水平.结果 荷瘤组血清TNF-α水平((314.81±103.36)pg/mL)低于对照组((371.87±115.30) pg/mL),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上清液TNF-α水平((1.88±0.10)ng/mL)高于对照组((1.72±0.07) ng/mL) (P<0.05);荷瘤组血清IL-6水平((170.72±54.51) pg/mL)高于对照组((122.35±20.65)pg/mL)(P<0.05),DCs上清液1L-6水平((57.18±5.06)pg/mL)高于对照组((44.53±4.86)pg/mL)(P<0.05);荷瘤组血清及DCs上清液IL-12水平((119.80±33.53)pg/mL和(89.76±8.89)pg/mL)均低于对照组((186.22±51.91)pg/mL和(157.98±48.31)pg/mL)(P<0.05).结论 MCF-7荷瘤小鼠血清IL-6可能参与该类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DCs可能参与产生TNF-α,促进IL-6分泌,抑制IL-12分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

    作者:张还珠;罗荣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空心加压螺钉及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空心加压螺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锁骨骨折患者138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41例、解剖钢板内固定组97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内固定松动率、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9~15个月,平均12.1个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45.8±3.2)min,术中出血量(40.7±4.1)mL,切口长度(5.2±0.4)cm,内固定物松动率2.4%,骨折愈合时间(6.4±0.3)个月,治疗优良率87.8%;解剖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53.7±4.6) min,术中出血量(51.7±5.4)mL,切口长度(6.7±0.8)cm,内固定物松动率2.1%,骨折愈合时间(7.2±0.5)个月,治疗优良率91.7%;2组各观察指标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均满意,临床可结合骨折部位及骨折粉碎程度选择适宜术式.

    作者:胡亮;郑国海;陈肖松;程迅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