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领;张红祥;杨旭
目的 观察131Ⅰ联合他巴唑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Graves甲亢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病程≤1 a者14例为A1组,病程>1 a者18例为A2组),B组44例(病程≤1 a者21例为B1组,病程>1 a者23例为B2组),A组给予他巴唑口服,B组他巴唑用法、用量同A组,并给予131Ⅰ治疗,1 a后评定2组甲亢和房颤治疗有效率,并比较2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 A组甲亢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房颤缓解率分别为40.6%,75.0%和46.9%;B组分别为79.5%,95.5%和7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A1组房颤缓解率(31.2%)高于A2组(15.6 %)(P<0.01),B1组房颤缓解率(43.2%)高于B2组(31.2%)(P<0.05);治疗过程中A组发生白细胞减少5例,肝功能损害7例,B组均未发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 Ⅰ联合他巴唑治疗Graves病甲亢并房颤疗效优于单纯他巴唑治疗.
作者:李少华;王峰;邵国强;刘任从;蒋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NTx)水平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乳腺癌患者94例(观察组),依据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检查结果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外周血清中CA153,NTx及AKP水平;比较不同骨转移灶数量患者血清中CA153,NTx及AKP水平.结果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检查提示观察组发生骨转移51例,无骨转移43例;骨转移组血清CA153,NTx及AK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P<0.01),无骨转移组CA153,AKP及NTx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转移灶数量≤2个者,CA153,NTx及AKP水平明显低于骨转移灶>2个者(P<0.05).结论 血清CA153,NTx及AKP可作为诊断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的指标.
作者:卢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ACS患者325例,根据LVEF水平四分位数分成Q1~Q4组,根据GRACE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发生MACE的情况.结果 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Q1~Q4组GRACE分值分别为123.51±26.94,113.41±24.18,109.75±31.69及111.68±29.93,Q1组与Q3,Q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LVEF与GRACE评分呈负相关(r=-0.248,P<0.01);住院期间治疗后发生MACE者18例(5.5%);ROC分析基线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AUC为0.811(SE=0.064,95%CI:0.686~0.936,P<0.01);ROC分析基线LVEF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AUC为0.806(SE=0.073,96%CI:0.663~0.950,P<0.01),LVEF和GRACE评分的AUC在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价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EF与GRACE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危险分层和预测MACE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俊林;杨毅宁;马依彤;谢翔;刘芬;门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代谢酶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紫杉醇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107例卵巢癌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患者的CYP3A5*3基因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紫杉醇血药浓度,分析CYP3A5*3变异基因型与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携有变异基因型(CYP3A5* 3/*1+CYP3A5* 3/*3)者使用紫杉醇后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携有野生基因型(CYP3A5* 1/*1)者(P<0.05),且发生风险分别是野生基因型携有者的4.32倍和4.08倍;0,24 h时CYP3A5*3变异基因型携带者紫杉醇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野生型基因者(P<0.05);24 h紫杉醇血药浓度>42 μg/L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42 μg/L者(P<0.05).结论 CYP3A5*3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紫杉醇不良反应,并与高血药浓度有关.
作者:顾海娟;郭小红;朱冬梅;顾湘;姚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性生殖功能低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389例生殖功能低下男性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89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4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2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46,XX男性3例,染色体易位5例,携带来源小明的标记染色体1例.结论 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胡旭;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152例拟行PCI术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术前口服氯吡格雷600 mg+替罗非班0.4 μg/(kg·min)静脉注射30 min,继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36h者72例为观察组,术前仅口服氯吡格雷600 mg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 2级以上发生率(87.5%)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校正TIMI计帧数(24.70±6.60)小于对照组(27.33±6.42)(P<0.05);2组PCI术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 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低于对照组(23.8%)(P<0.05),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减少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齐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21例行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组20例于经尿道电切术后1~2 d给予吉西他滨0.4g膀胱灌注,之后膀胱灌注1次/周,连续灌注6次后改为2周1次,共治疗8次.术后3个月评定2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健;木拉提·马合木提;张李晓;袁新华;王争信;阿里木·塔;艾克帕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上颌窦前壁开窗及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至直径≥1.0cm)术式,彻底清除病灶.术中及术后用氟康唑注射液反复冲洗上颌窦.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组织病理确诊曲霉菌感染48例,毛霉菌感染7例,假丝酵母菌感染3例;术后患者鼻塞、涕中带血、鼻腔异味及头痛等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上颌窦口通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 a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术式是彻底治疗真菌性痫变的主要途径,术后辅助抗真菌溶液冲洗术腔疗效好.
作者:彭娟;谢寒冰;黄光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SCys 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观察组)依据疾病程度分为轻度支气管肺炎组(26例)和重度支气管肺炎组(24例),同期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儿2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SCys C、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S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水平高于轻度支气管肺炎组(P<0.01);重度支气管肺炎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血清肌酐的AUC分别为0.709,0.587;重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血清肌酐的AUC分别为0.834,0.715.结论 SCys C可作为支气管肺炎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乔培修;范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肺癌并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肺癌并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资料.结果 治疗前,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示患者四肢长骨尤其是双下肢长骨均呈“双轨征”改变,关节周围为对称性核素浓聚;手术或化疗后,肥大性骨关节病特征性的“双轨征”表现消失.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显示“双轨征”是肺癌并肥大性骨关节病典型表现.
作者:杨智;张建华;刘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体外克隆、表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并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获得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系统将Math5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并通过载体自身所带6×His标签,利用Ni-NTA纯化出相应的重组蛋白.结果 Math5基因432 bp的序列成功克隆到pET28a载体上,通过Ni-NAT纯化出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其纯度为90%,浓度为1.0 mg/mL.结论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蛋白的体外表达与纯化为体外蛋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分化提供蛋白.
作者:孙竞;吴鹏;李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去细胞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生物特性.方法 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组织3份,A组为对照组,不再进行进一步处理,B组采用胰蛋白酶+ Triton X-100去细胞方法对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进行去细胞处理,C组去细胞处理方法同B组,后行明胶嵌合再处理;3组均采用组织病理HE染色、ET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去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采用抗胶原纤维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检测明胶分子的填充和包裹效果.结果 采用去细胞方法可完整去除瓣膜、管壁组织中所有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蛋白多糖、糖蛋白),无细胞核碎片,B组瓣膜及血管壁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呈波浪状整齐排列、结构完整,得到“纯净”猪肺动脉纤维支架;C组可见明胶分子均匀填充在纤维间隙并包裹在纤维支架表面,通过透射电镜初步观察到填充的明胶成分有较好的包裹纤维的作用.结论 采用新型方法构建的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王圣;李温斌;武喜红;马金辉;程兆云;赵子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完善多导睡眠监测和头颅MRI或CT检查的高血压患者574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398例)和女性组(176例),检测2组血生化指标,原始变量经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后,采取大方差旋转法转换,因子得分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腹围、吸烟史、饮酒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阻塞性睡眠紊乱总指数、阻塞性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有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脑白质变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OR=1.97,95%CI:1.32~2.94,P<0.01)及年龄和病程参数(OR=3.29,95%CI:2.27~4.76,P<0.01)是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延缓男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变性的发生.
作者:赵素芳;姚晓光;李南方;李文昌;严治涛;程维平;毕云伟;汪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寻快速准确早期诊断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方法.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87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或疱液的EV71感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阳性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V71-IgM和EV71-IgG.结果 871份标本中,RT-PCR检测EV71感染阳性率为17.91%,其中5月份检测阳性率(24.44%)高,12月份检测阳性率(4.17%)低;随机抽取64例RT-PCR检测阳性患儿外周血,EV71-IgM阳性率为51.56%,EV71-IgG阳性率为14.06%.结论 RT-PCR能快速准确诊断EV71早期感染.
作者:许东亮;聂晓晶;张国成;钱新宏;杨晓蕾;邓军霞;李玲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行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R组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 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2 ng/mL;S组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 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0.2 ng/mL;记录2组入室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1min(T3)及拔管后1 min(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比较2组拔管后5 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T1~T3时间点,R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S组(P<0.05);T4时间点R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S组(P<0.05);R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多于S组(P<0.05),术后Riker SAS评分高于S组(P<0.05);2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杨清存;任柏林;冯艳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基因A,B,C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河南地区9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观察组)和373例正常对照个体的(对照组)HLA A,B,C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2组受试者共检出HLA-A等位基因型16种,HLA-B等位基因型37种,HLA-C等位基因型15种;其中观察组检出HLA-A,B,C等位基因型分别13,26,13种,而对照组分别检出15,36,14种;HLA-B*07在观察组中的频率0.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频率0.056(P=0.026,OR=0.261,95%CI:0.080~0.850,x2=8.734);除HLA-B*07外,HLA-A,B,C其他各等位基因存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 07在河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杨科;张冰;吴东;郭谦楠;王莉;侯巧芳;康冰;李涛;丁雪冰;廖世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总结深圳地区过敏性皮肤病与变应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德国“敏筛”变应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总IgE,并检测19种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 1017例受检者中有≥1项特异性IgE阳性722例(70.99%);2~15岁组19种变应原试验阳性率35.75%,而>15~65岁组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是户尘螨、点青霉、鸡蛋白、蟑螂、牛奶、虾、羊肉和菠萝;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为主,其次为真菌混合物、蟑螂等;食物性变应原中以鸡蛋白为主,其后依次为牛奶、虾、羊肉和菠萝等.结论 检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有助于过敏体质和变应原的确认,对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指导意义.
作者:廉翠红;张书岭;刘恩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视力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3~6岁学龄前儿童2 650例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视力异常相关因素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检出视力异常儿童2 273例(85.7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23.85,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时吸氧史、看电视时间>3 h/d、睡眠时间<9 h/d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危险冈素.结论 减少婴儿吸氧,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可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
作者:王斌;顾东英;黄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 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给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B组给予黄体酮胶囊,C组给予地屈孕酮,分别于妊娠6,8,11周检测3组血清孕酮及人血清HCG β亚型(β HCG)水平,评估用药效果.结果 相同孕周时,A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较B,C组高(P<0.05),B组孕酮水平较C组高(P<0.05),但B,C组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6.7%,90.0%,8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应用可提高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保胎成功率,疗效优于单用黄体酮或地屈孕酮,而单纯应用黄体酮较地屈孕酮保胎效果好.
作者:蔡昱;何川;冯碧波;翟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组织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的镇痛效果.方法 68例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术后关节周围组织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吗啡+罗哌卡因+复方倍他米松+肾上腺素),对照组34例注射生理盐水;术后48 h内均经静脉应用镇痛泵.比较2组术后6,24,48,72h静息及术后24、48h活动时VAS评分、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6,24,48,72h静息VAS评分及术后24,48 h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术后第2,3天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可有效缓解全膝置换术后早期疼痛.
作者:王小刚;刘珂;张振;金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