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的体外表达与纯化

孙竞;吴鹏;李蓓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Math5, 调控
摘要:目的 体外克隆、表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并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获得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系统将Math5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并通过载体自身所带6×His标签,利用Ni-NTA纯化出相应的重组蛋白.结果 Math5基因432 bp的序列成功克隆到pET28a载体上,通过Ni-NAT纯化出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其纯度为90%,浓度为1.0 mg/mL.结论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蛋白的体外表达与纯化为体外蛋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分化提供蛋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及进展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门静脉压力的监测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门静脉压力测定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祁小龙;王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体酮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治疗方法.方法 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给予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B组给予黄体酮胶囊,C组给予地屈孕酮,分别于妊娠6,8,11周检测3组血清孕酮及人血清HCG β亚型(β HCG)水平,评估用药效果.结果 相同孕周时,A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较B,C组高(P<0.05),B组孕酮水平较C组高(P<0.05),但B,C组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6.7%,90.0%,8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应用可提高复发性早期流产的保胎成功率,疗效优于单用黄体酮或地屈孕酮,而单纯应用黄体酮较地屈孕酮保胎效果好.

    作者:蔡昱;何川;冯碧波;翟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89例男性生殖功能低下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生殖功能低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389例生殖功能低下男性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89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4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2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46,XX男性3例,染色体易位5例,携带来源小明的标记染色体1例.结论 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胡旭;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5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上颌窦前壁开窗及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至直径≥1.0cm)术式,彻底清除病灶.术中及术后用氟康唑注射液反复冲洗上颌窦.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组织病理确诊曲霉菌感染48例,毛霉菌感染7例,假丝酵母菌感染3例;术后患者鼻塞、涕中带血、鼻腔异味及头痛等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上颌窦口通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 a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术式是彻底治疗真菌性痫变的主要途径,术后辅助抗真菌溶液冲洗术腔疗效好.

    作者:彭娟;谢寒冰;黄光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价值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治疗,观察BiPAP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BiPAP辅助治疗24 h,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均未发生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BiPAP辅助治疗后12,24 h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增高(P<0.0l),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满意.

    作者:汪强;谷惠敏;于宗良;赵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目的 探寻快速准确早期诊断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方法.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87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或疱液的EV71感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阳性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V71-IgM和EV71-IgG.结果 871份标本中,RT-PCR检测EV71感染阳性率为17.91%,其中5月份检测阳性率(24.44%)高,12月份检测阳性率(4.17%)低;随机抽取64例RT-PCR检测阳性患儿外周血,EV71-IgM阳性率为51.56%,EV71-IgG阳性率为14.06%.结论 RT-PCR能快速准确诊断EV71早期感染.

    作者:许东亮;聂晓晶;张国成;钱新宏;杨晓蕾;邓军霞;李玲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依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完成2个周期化疗3例,完成4~6个周期化疗者25例,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82.1%,疾病控制率89.3%;生活质量改善9例,稳定15例,下降4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仅2例出现Ⅲ度腹泻.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线治疗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赵晓光;宋明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

    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多根据病变程度、范围、临床期别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力求取得较理想疗效同时,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随着科技发展,手术方式的多元化,微创手术、保留功能手术的开展,使宫颈癌手术治疗的个体化逐步完善成熟.本文就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基因A,B,C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河南地区9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观察组)和373例正常对照个体的(对照组)HLA A,B,C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2组受试者共检出HLA-A等位基因型16种,HLA-B等位基因型37种,HLA-C等位基因型15种;其中观察组检出HLA-A,B,C等位基因型分别13,26,13种,而对照组分别检出15,36,14种;HLA-B*07在观察组中的频率0.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频率0.056(P=0.026,OR=0.261,95%CI:0.080~0.850,x2=8.734);除HLA-B*07外,HLA-A,B,C其他各等位基因存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 07在河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杨科;张冰;吴东;郭谦楠;王莉;侯巧芳;康冰;李涛;丁雪冰;廖世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左室射血分数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ACS患者325例,根据LVEF水平四分位数分成Q1~Q4组,根据GRACE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发生MACE的情况.结果 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Q1~Q4组GRACE分值分别为123.51±26.94,113.41±24.18,109.75±31.69及111.68±29.93,Q1组与Q3,Q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LVEF与GRACE评分呈负相关(r=-0.248,P<0.01);住院期间治疗后发生MACE者18例(5.5%);ROC分析基线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AUC为0.811(SE=0.064,95%CI:0.686~0.936,P<0.01);ROC分析基线LVEF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AUC为0.806(SE=0.073,96%CI:0.663~0.950,P<0.01),LVEF和GRACE评分的AUC在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价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EF与GRACE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危险分层和预测MACE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俊林;杨毅宁;马依彤;谢翔;刘芬;门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总结深圳地区过敏性皮肤病与变应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德国“敏筛”变应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总IgE,并检测19种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 1017例受检者中有≥1项特异性IgE阳性722例(70.99%);2~15岁组19种变应原试验阳性率35.75%,而>15~65岁组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是户尘螨、点青霉、鸡蛋白、蟑螂、牛奶、虾、羊肉和菠萝;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为主,其次为真菌混合物、蟑螂等;食物性变应原中以鸡蛋白为主,其后依次为牛奶、虾、羊肉和菠萝等.结论 检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有助于过敏体质和变应原的确认,对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指导意义.

    作者:廉翠红;张书岭;刘恩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SCys 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观察组)依据疾病程度分为轻度支气管肺炎组(26例)和重度支气管肺炎组(24例),同期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儿2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SCys C、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S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水平高于轻度支气管肺炎组(P<0.01);重度支气管肺炎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血清肌酐的AUC分别为0.709,0.587;重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血清肌酐的AUC分别为0.834,0.715.结论 SCys C可作为支气管肺炎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乔培修;范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视力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3~6岁学龄前儿童2 650例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视力异常相关因素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检出视力异常儿童2 273例(85.7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23.85,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时吸氧史、看电视时间>3 h/d、睡眠时间<9 h/d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危险冈素.结论 减少婴儿吸氧,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可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

    作者:王斌;顾东英;黄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的体外表达与纯化

    目的 体外克隆、表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并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获得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系统将Math5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并通过载体自身所带6×His标签,利用Ni-NTA纯化出相应的重组蛋白.结果 Math5基因432 bp的序列成功克隆到pET28a载体上,通过Ni-NAT纯化出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其纯度为90%,浓度为1.0 mg/mL.结论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蛋白的体外表达与纯化为体外蛋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分化提供蛋白.

    作者:孙竞;吴鹏;李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肌注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基因对大鼠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人血管内皮生长因于-B(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B,hVEGF-B)裸质粒DNA直接心肌注射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只.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取缺血边缘区以先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hVEGF-B和真核载体pcDNA3.1的DNA分别行多点心肌注射.治疗组每点注射溶于生理盐水10μL中pcDNA3.1/hVEGF-B质粒DNA 10 μg,对照组给予等量pcDN/A3.1质粒DNA.4周后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检测梗死区血管数目及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给药后4周,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恢复较好,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VEGF-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心肌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pcDNA3.1/hVEGF-B裸质粒DNA心肌注射可转染心肌细胞并持续表达4周以上,可促进缺血心肌心功能恢复及血管新生.

    作者:张勇;王胜;张素阁;梁家立;王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术前均误诊为甲状腺囊肿,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术后随访3~8 a无复发.结论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确诊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25例)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化疗,2组均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进行1次疗效评定,以化疗结束时疗效作为终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6.0%;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5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1,P=0.027);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1,P=0.007),2组骨髓抑制、贫血、腹泻或便秘、脱发、口腔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娜;马天江;牛松涛;张智慧;史磊;张国耀;支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MCF-7荷瘤小鼠血清及树突状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MCF-7荷瘤小鼠模型血清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上清液中细胞冈子水平的变化,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裸鼠(对照组)及MCF-7裸鼠模型(荷瘤组)各10只,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DCs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2水平.结果 荷瘤组血清TNF-α水平((314.81±103.36)pg/mL)低于对照组((371.87±115.30) pg/mL),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上清液TNF-α水平((1.88±0.10)ng/mL)高于对照组((1.72±0.07) ng/mL) (P<0.05);荷瘤组血清IL-6水平((170.72±54.51) pg/mL)高于对照组((122.35±20.65)pg/mL)(P<0.05),DCs上清液1L-6水平((57.18±5.06)pg/mL)高于对照组((44.53±4.86)pg/mL)(P<0.05);荷瘤组血清及DCs上清液IL-12水平((119.80±33.53)pg/mL和(89.76±8.89)pg/mL)均低于对照组((186.22±51.91)pg/mL和(157.98±48.31)pg/mL)(P<0.05).结论 MCF-7荷瘤小鼠血清IL-6可能参与该类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DCs可能参与产生TNF-α,促进IL-6分泌,抑制IL-12分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

    作者:张还珠;罗荣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性肺炎患者86例(观察组)与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D-D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CRP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升高与年龄无相关性,检测其CRP和血浆D-D水平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新正;涂学亮;肖征;郭丽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空心加压螺钉及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空心加压螺钉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锁骨骨折患者138例,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41例、解剖钢板内固定组97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内固定松动率、骨折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9~15个月,平均12.1个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45.8±3.2)min,术中出血量(40.7±4.1)mL,切口长度(5.2±0.4)cm,内固定物松动率2.4%,骨折愈合时间(6.4±0.3)个月,治疗优良率87.8%;解剖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53.7±4.6) min,术中出血量(51.7±5.4)mL,切口长度(6.7±0.8)cm,内固定物松动率2.1%,骨折愈合时间(7.2±0.5)个月,治疗优良率91.7%;2组各观察指标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均满意,临床可结合骨折部位及骨折粉碎程度选择适宜术式.

    作者:胡亮;郑国海;陈肖松;程迅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