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

乔培修;范联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 血清胱抑素C, 儿童, 肾损伤
摘要: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erum cystatin C,SCys 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观察组)依据疾病程度分为轻度支气管肺炎组(26例)和重度支气管肺炎组(24例),同期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患儿2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SCys C、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S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水平高于轻度支气管肺炎组(P<0.01);重度支气管肺炎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血清肌酐的AUC分别为0.709,0.587;重度支气管肺炎组SCys C、血清肌酐的AUC分别为0.834,0.715.结论 SCys C可作为支气管肺炎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组织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的镇痛效果.方法 68例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术后关节周围组织注射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吗啡+罗哌卡因+复方倍他米松+肾上腺素),对照组34例注射生理盐水;术后48 h内均经静脉应用镇痛泵.比较2组术后6,24,48,72h静息及术后24、48h活动时VAS评分、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6,24,48,72h静息VAS评分及术后24,48 h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术后第2,3天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可有效缓解全膝置换术后早期疼痛.

    作者:王小刚;刘珂;张振;金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负荷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152例拟行PCI术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术前口服氯吡格雷600 mg+替罗非班0.4 μg/(kg·min)静脉注射30 min,继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36h者72例为观察组,术前仅口服氯吡格雷600 mg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 2级以上发生率(87.5%)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校正TIMI计帧数(24.70±6.60)小于对照组(27.33±6.42)(P<0.05);2组PCI术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 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低于对照组(23.8%)(P<0.05),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减少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齐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观察组),采用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选择以子宫动脉结扎或髂内动脉结扎或子宫切除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有效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 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可作为剖宫产产后出血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韦瑞红;伍丽群;彭碧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视力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3~6岁学龄前儿童2 650例进行视力和屈光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视力异常相关因素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检出视力异常儿童2 273例(85.7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x2=23.85,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时吸氧史、看电视时间>3 h/d、睡眠时间<9 h/d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危险冈素.结论 减少婴儿吸氧,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可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

    作者:王斌;顾东英;黄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端粒酶在大鼠脊髓胶质瘢痕中表达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大鼠脊髓胶质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与脊髓胶质瘢痕形成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只,观察组为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Allen's重物坠落法造模;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脊髓损伤.分别于术后1,3,5,7,14,28,42,56 d取标本,用PCR-ELISA端粒酶检测法检测端粒酶表达,ELISA法检测胶质酸性纤维蛋白的表达,采用组织病理学观察胶质瘢痕的形成和发展.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端粒酶及胶质酸性纤维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各时间点胶质瘢痕较对照组严重;观察组胶质瘢痕中胶质酸性纤维蛋白的表达与端粒酶表达变化呈正相关(r=0.755,P<0.01).结论 端粒酶在脊髓胶质瘢痕中呈动态表达,可能是促进胶质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涂来勇;杨明坤;阚瑞;黄凯;盛伟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

    目的 评价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的远期效果.方法 1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联征患儿.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紫绀,1例有频繁缺氧发作,经皮血氧饱和度60%~85%,1例术前并发脑脓肿,4例伴明显肺动脉瓣及瓣环狭窄;术前共同瓣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2例;11例均采用右心房、右心室纵切口,二片法补片修补房室间隔缺损,左侧房室瓣裂隙采用间断缝合,右心室流出道加宽补片.结果 手术后11例患儿紫绀均消失,经皮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1例脑脓肿患儿先行脑脓肿治疗后再行矫正手术亦康复;术后超声检查显示2例二尖瓣少量反流,其中1例合并三尖瓣中度反流;术后早期无死亡;随访6个月~5a无死亡,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或Ⅱ级.结论 解剖矫正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法洛四征手术安全、远期效果好.

    作者:张晶;吴祖凯;张为民;谭杰;李艳春;李倩倩;李健;拜合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总结深圳地区过敏性皮肤病与变应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德国“敏筛”变应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01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及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总IgE,并检测19种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 1017例受检者中有≥1项特异性IgE阳性722例(70.99%);2~15岁组19种变应原试验阳性率35.75%,而>15~65岁组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是户尘螨、点青霉、鸡蛋白、蟑螂、牛奶、虾、羊肉和菠萝;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为主,其次为真菌混合物、蟑螂等;食物性变应原中以鸡蛋白为主,其后依次为牛奶、虾、羊肉和菠萝等.结论 检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有助于过敏体质和变应原的确认,对预防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指导意义.

    作者:廉翠红;张书岭;刘恩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Z2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错颌畸形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Z2直丝弓矫治器治疗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及矫治要点.方法 34例错颌畸形患者均采用Z2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分析临床矫治步骤和特点.结果 本组矫治时间11~27(19±2)个月,其中不拔牙矫治10例,疗程11~17(14±4)个月,拔牙矫治24例,疗程17~27(21±1)个月;矫治后患者上、下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颌、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 Z2直丝弓矫治器用于各类错颌畸形的矫治,可精确控制牙齿位移,在减少弓丝弯制、控制支抗等方面有优势.

    作者:邓风章;吴德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性肺炎患者86例(观察组)与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D-D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CRP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患者血浆D-D和CRP水平升高与年龄无相关性,检测其CRP和血浆D-D水平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新正;涂学亮;肖征;郭丽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诊断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目的 探寻快速准确早期诊断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的方法.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87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或疱液的EV71感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阳性患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V71-IgM和EV71-IgG.结果 871份标本中,RT-PCR检测EV71感染阳性率为17.91%,其中5月份检测阳性率(24.44%)高,12月份检测阳性率(4.17%)低;随机抽取64例RT-PCR检测阳性患儿外周血,EV71-IgM阳性率为51.56%,EV71-IgG阳性率为14.06%.结论 RT-PCR能快速准确诊断EV71早期感染.

    作者:许东亮;聂晓晶;张国成;钱新宏;杨晓蕾;邓军霞;李玲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确诊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25例)给予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化疗,2组均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进行1次疗效评定,以化疗结束时疗效作为终疗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6.0%;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5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1,P=0.027);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51,P=0.007),2组骨髓抑制、贫血、腹泻或便秘、脱发、口腔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娜;马天江;牛松涛;张智慧;史磊;张国耀;支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MCF-7荷瘤小鼠血清及树突状细胞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MCF-7荷瘤小鼠模型血清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上清液中细胞冈子水平的变化,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裸鼠(对照组)及MCF-7裸鼠模型(荷瘤组)各10只,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DCs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2水平.结果 荷瘤组血清TNF-α水平((314.81±103.36)pg/mL)低于对照组((371.87±115.30) pg/mL),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上清液TNF-α水平((1.88±0.10)ng/mL)高于对照组((1.72±0.07) ng/mL) (P<0.05);荷瘤组血清IL-6水平((170.72±54.51) pg/mL)高于对照组((122.35±20.65)pg/mL)(P<0.05),DCs上清液1L-6水平((57.18±5.06)pg/mL)高于对照组((44.53±4.86)pg/mL)(P<0.05);荷瘤组血清及DCs上清液IL-12水平((119.80±33.53)pg/mL和(89.76±8.89)pg/mL)均低于对照组((186.22±51.91)pg/mL和(157.98±48.31)pg/mL)(P<0.05).结论 MCF-7荷瘤小鼠血清IL-6可能参与该类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DCs可能参与产生TNF-α,促进IL-6分泌,抑制IL-12分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减弱.

    作者:张还珠;罗荣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依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完成2个周期化疗3例,完成4~6个周期化疗者25例,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82.1%,疾病控制率89.3%;生活质量改善9例,稳定15例,下降4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仅2例出现Ⅲ度腹泻.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线治疗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赵晓光;宋明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左室射血分数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ACS患者325例,根据LVEF水平四分位数分成Q1~Q4组,根据GRACE积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发生MACE的情况.结果 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Q1~Q4组GRACE分值分别为123.51±26.94,113.41±24.18,109.75±31.69及111.68±29.93,Q1组与Q3,Q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LVEF与GRACE评分呈负相关(r=-0.248,P<0.01);住院期间治疗后发生MACE者18例(5.5%);ROC分析基线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AUC为0.811(SE=0.064,95%CI:0.686~0.936,P<0.01);ROC分析基线LVEF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AUC为0.806(SE=0.073,96%CI:0.663~0.950,P<0.01),LVEF和GRACE评分的AUC在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价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EF与GRACE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危险分层和预测MACE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俊林;杨毅宁;马依彤;谢翔;刘芬;门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5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联合径路(上颌窦前壁开窗及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至直径≥1.0cm)术式,彻底清除病灶.术中及术后用氟康唑注射液反复冲洗上颌窦.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组织病理确诊曲霉菌感染48例,毛霉菌感染7例,假丝酵母菌感染3例;术后患者鼻塞、涕中带血、鼻腔异味及头痛等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上颌窦口通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 a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术式是彻底治疗真菌性痫变的主要途径,术后辅助抗真菌溶液冲洗术腔疗效好.

    作者:彭娟;谢寒冰;黄光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17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无明显腹胀的空回肠闭锁患儿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7例手术过程顺利,确诊空肠闭锁8例、回肠闭锁9例,合并美克尔憩室、肠气囊肿各1例,术中将闭锁肠管盲端及美克尔憩室、肠气囊肿一并切除;术后常规全静脉营养5~7 d,术后5d始经口喂养并逐渐增加喂哺量;术后随访6个月,仅1例小肠长度约70 cm患儿因腹泻、体质量不增而再次行肠外及肠内营养治疗,余16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先天性肠闭锁可有效避免腹部长切口,并可防止术中肠管不必要暴露和损伤,能及时发现腹腔内合并畸形,适用于无明显腹胀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丰丽;张宏伟;马同胜;孙邡;李世宪;张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89例男性生殖功能低下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生殖功能低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389例生殖功能低下男性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89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4例,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2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46,XX男性3例,染色体易位5例,携带来源小明的标记染色体1例.结论 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生殖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胡旭;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基因A,B,C位点多态性与河南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河南地区9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观察组)和373例正常对照个体的(对照组)HLA A,B,C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2组受试者共检出HLA-A等位基因型16种,HLA-B等位基因型37种,HLA-C等位基因型15种;其中观察组检出HLA-A,B,C等位基因型分别13,26,13种,而对照组分别检出15,36,14种;HLA-B*07在观察组中的频率0.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频率0.056(P=0.026,OR=0.261,95%CI:0.080~0.850,x2=8.734);除HLA-B*07外,HLA-A,B,C其他各等位基因存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 07在河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杨科;张冰;吴东;郭谦楠;王莉;侯巧芳;康冰;李涛;丁雪冰;廖世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武汉地区公务员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公务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 pylori,Hp)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武汉地区9 790例公务员血清Hp抗体,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Hp感染率.结果 Hp阳性率为25.1%,其中男性阳性率(27.6%)高于女性(21.1%)(x2=52.33,P<0.01);随年龄增长 Hp阳性率逐渐增高,在>50~60岁年龄组达到感染高峰,随后略微回落(x2=152.16,P<0.01);>30~40岁年龄组男、女性Hp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年龄组男、女性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武汉地 区公务员H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柴红燕;杨桂;涂建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31Ⅰ联合他巴唑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131Ⅰ联合他巴唑治疗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Graves甲亢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病程≤1 a者14例为A1组,病程>1 a者18例为A2组),B组44例(病程≤1 a者21例为B1组,病程>1 a者23例为B2组),A组给予他巴唑口服,B组他巴唑用法、用量同A组,并给予131Ⅰ治疗,1 a后评定2组甲亢和房颤治疗有效率,并比较2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 A组甲亢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房颤缓解率分别为40.6%,75.0%和46.9%;B组分别为79.5%,95.5%和7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A1组房颤缓解率(31.2%)高于A2组(15.6 %)(P<0.01),B1组房颤缓解率(43.2%)高于B2组(31.2%)(P<0.05);治疗过程中A组发生白细胞减少5例,肝功能损害7例,B组均未发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 Ⅰ联合他巴唑治疗Graves病甲亢并房颤疗效优于单纯他巴唑治疗.

    作者:李少华;王峰;邵国强;刘任从;蒋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