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分析

任晓波;李磊;杨蓉;李佳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的是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经过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质量管理质量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多年来,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中药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此文总结了中药质量管理质量现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中药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提高中药的质量,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作者:袁金高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每天喝咖啡降低结肠癌复发风险

    咖啡是一种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与可乐、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而一直以来咖啡是否影响健康是很多人都极为关心的话题,多年以来科学家之间争论不休。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免疫系统中发现“木马”病毒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细胞能够利用病毒作为“特洛伊木马”:这些病毒可运送一种信使,它能刺激免疫系统抵抗那些携带这种信使的同种病毒。该发现可能会被用于新疫苗的研发。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运用现代微生物检验进行疾病感染控制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现代微生物检验在疾病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监测地区于2012年9月—2015年5月上报的4000例食源性疾病患者的资料,依据是否进行微生物检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后接受了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医生的经验性评估后接着服用药物,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运用现代微生物检验手段,该组患者的感染程度显著低于未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对照组。结论:现代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感染,还能有效监测易感人群。

    作者:刘德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隐患及防护措施

    总结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采取相对应的防护措施,做好对个人的防护,将职业危险度降到低。

    作者:余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原发性甲亢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行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评价两组手术疗效和心、肝功能指标变化,随访1年,比较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中发生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1例,优于研究组(P<0.05),但研究组未出现复发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功能组间比较,研究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研究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无甲亢复发病例;结论:综上所述,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原发性甲亢疗效确切,甲亢复发率低,并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和肝功能,安全有效,优于甲状腺次全切术。

    作者:周韦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肢体麻木不仁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或华佗再造丸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痊愈9例(45.0%),基本治愈5例(25.0%),总有效率高达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于气虚血瘀型中风麻木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唐言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小议《伤寒论》中葛根先煎之理

    仲景用葛根,均要先煎;但葛根为解表药,不需要先煎。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仲景先煎葛根的道理。

    作者:杨吉祥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立体定向多靶点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

    目的:寻找一种针对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46例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中78例患者按15~30ml左右的血肿量,将血肿近似平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中心设计一个靶点,行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与单靶点治疗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时间分别为(2.8±1.4)d,(5.8±3.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单靶点组(P<0.05)。结论:多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规则形血肿手术创伤小,血肿溶解,排出进度加快,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汪海关;叶磊;许群峰;卢心廷;汤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增强护理的质量;方法:某医院在2015年2月—6月开展QCC(品管圈活动),开展活动之后就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抽选48例为观察组,从开展活动前患者中选择48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入院和出院时知晓健康教育情况;结果:从终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危害性认识、康复知识等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对照组,而且两组的比较上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加强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感,还能够提高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对健康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PICC导管维护和并发症处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在肿瘤放疗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PICC导管维护和并发症处理情况。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68例进行PICC导管维护和并发症处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并发症主要有静脉炎、肢体肿胀、穿刺点感染、渗血以及导管异位。结果:68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10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的渗血,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的感染,2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所有患者经过积极处理,13例患者带管出院,另外55例患者均成功拔管。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导管杜塞和药物渗漏情况发生。结论: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PICC的导管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得到更优质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服务,同时更进一步发挥PICC导管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以减肥手术护理为主要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6月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选择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并行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进行单纯常规护理。利用社会生活支持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对比对照组较高,而且在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讨论特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胃大部分切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何纯芝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比较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别探究在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的过程中使用甲巯咪唑(即MMI)和丙硫氧嘧啶(即PTU)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患有甲亢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80例。参照组行以MMI,实验组行以PTU,对比分析用药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肝损伤概率实验组(22.5%)高于参照组(8.75%),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但是相对的,参照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21.67±9.57)天,实验组(42.54±25.87)天,P<0.05,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甲亢的过程中,使用丙硫氧嘧啶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的影响要大于甲巯咪唑,但是甲巯咪唑造成肝损伤的时间要比丙硫氧嘧啶早。

    作者:戴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人文护理关怀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结石手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中人文护理关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120例肾结石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关怀,分析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术前对照组患者明显比实验组患者焦虑,遵医行为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健康意识低于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人文护理关怀,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供更优质治疗环境,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促进患者提高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成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筱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低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膝关节外伤后行X线片、CT、MRI检查完善的患者,分析归纳MRI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价值及优势。结果:本组50例病例中,x线检查发现骨折14例,阳性率28%;CT发现病变23例,阳性率46%;MRI检查发现骨损伤40例,半月板损伤42例,韧带损伤21例。结论:低场MRI仕膝关节损伤的有效检查方法,能够很好的显示膝关节损伤后的各种表现,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作者:石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浅谈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体会

    选取我院门诊2012年9月—2014年3月就诊的78例消化性溃疡病患者自愿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者分为观察组40例。余分为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中药并佐以中药食疗加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随访一年观察组的复发率9.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两组间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优于西医治疗。

    作者:张焕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现状及改进措施

    由于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走失等异常行为,如管理不当,就可能出现意外事故,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安全护理因素主要涉及病人自身及病人家属、医院设施、护理人员、医护配合、管理体制等因素。因此,做好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宋昌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维生素D缺乏对孕妇及儿童相关疾病的影响

    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儿童期和成人期多种疾病的发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其以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的缺乏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王远流;严提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中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在肿瘤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78例,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8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并探究两组护理效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的各项心理素质评分,SDS、SAS和PSQI等均有明显的差异性。观察组患者明显要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态度和治疗时的依从性均有很大的改善,说明时候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

    作者:仲文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品管圈在ICU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I C U病房中品管圈对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情况发生的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I C U病房中30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155例和观察组145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发生机械通气意外拔管17例,发生率为10.96%;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进行护理,发生意外拔管3例,发生率为2%。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方式发现在I C U病房中应用品管圈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意拔管情况的发生率,可以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锦明;魏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