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系统中发现“木马”病毒

关键词:免疫系统, 特洛伊木马, 病毒, 人体细胞, 大学研究, 新疫苗, 人员, 牛津
摘要: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细胞能够利用病毒作为“特洛伊木马”:这些病毒可运送一种信使,它能刺激免疫系统抵抗那些携带这种信使的同种病毒。该发现可能会被用于新疫苗的研发。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3D打印个性化定制药物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 D A)首次通过了一款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药物。这款名为Spritam的药物由美国Aprecia制药公司研制,用于治疗癫痫症患者。研究人员表示,该药物获得批准意味着个性化定制药物不再是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麻醉深度指数对重症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昏迷患者疾病预后的评价意义及与APACHEⅡ评分对危重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价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I C U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I C U入院62例危重病昏迷患者,入住ICU后行入科24h、出科时的CSI监测及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至出科或死亡,以好转和死亡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及组内CSI及APACHEⅡ评分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APACHEⅡ评分死亡组24h、出科时明显高于存活组,而组内比较出科时较入科24h升高,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SI死亡组入科24h、出科时明显低于存活组,而组内比较出科时较入科24h下降,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CSI大小与APACHEⅡ评分高低有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CSI对危重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而CSI与APACHEⅡ评分之间有负相关性,因此APACHEⅡ评分对其也有一定协同评价作用。

    作者:郑跃林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针灸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5例

    目的:探究分析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针灸治疗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名肥胖2型糖尿病患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施行针灸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分析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敏感指数、身体质量、体质情况以及病患的肥胖率和体质百分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针灸治疗之后,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指数有明显下降,身体质量以及体质情况和肥胖率也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增加,本次针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73%。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帮助肥胖2型糖尿病患减轻肥胖状况,平稳血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千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讨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检测工作。记录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对不同批次紫菀止咳滴丸均给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可知,各批次总黄酮含量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为准确实施药物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为了更好对新生儿的护理,本文主要从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对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减少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作者:许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应用。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除常规康复护理外辅以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前后均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对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全面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田婧;杨胜华;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医护理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设计对照试验,对中医护理方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我院急诊室2013年2月—2014年8月接收治疗的急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接受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治疗;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治疗后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急诊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案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效果,P<0.05,该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急诊急救应用中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原发性肺鳞癌术后胃转移1例报告

    原发性肺癌术后胃转移临床罕见,作者遇到一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胃转移灶缺乏特殊症状,黑粪、便潜血阳性为主要临床表现,胃镜下显示胃体部隆起溃疡并出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制酸剂有助于控制出血,但病情无法逆转,随访4月,患者死亡。

    作者:王佐佑;穆振斌;张洋;辛智勇;毕亚;丁明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07-2015.07期间进行介入治疗的74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计算机取样法进行平均分组,一组37例患者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37例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同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作为试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 ST 段回落及血流情况。结果:心肌梗死溶栓(英简TIMI)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流3级比率91.89%(34/3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7.57%(25/37),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能有效促进疗效的提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卢志红;王孟杰;邱小芩;蒙绪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骨科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骨科卧床患者的便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采取整体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晋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上海市崇明县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上海市在1987年达到部颁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巩固了防治成果[1]。为2010年上海市实施了消除疟疾工作,各项防控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2],为掌握本县疟疾流行规律、趋势和影响因素,评价防治效果,为本县消除疟疾考核提供基础调查数据。我们选择崇明县港沿镇、竖新镇、新河镇、建设镇和庙镇做为监测点,开展疟疾相关调查工作。

    作者:张建才;李春圆;曹卫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82例艾滋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2),常规组予以传染科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人性照护理论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心理症状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陈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探讨部分难治性妊娠剧吐与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近年来妊娠剧吐患者住院治疗后,我们发现有部分患者,病情反复。部分病情反复的妊娠剧吐患者,经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存在一过性亢进,国内外对于妊娠合并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是否予抗甲状腺治疗说法不一,作者就自己的临床观察,作简要综述。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运用品管手法提高住院病人口服药依从性

    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在自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自动自发的不断的进行落实和改善。在解决护理问题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科成立了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手法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建群;张小娅;李丹;曾家兰;兰袁园;唐亚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创新型鲁尔接头在胸腹腔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创新型鲁尔接头与原有的橡胶接头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引流胸、腹水,行腔内灌注化疗的效果观察。方法:2015年1月—2015年4月对50例行胸腹腔引流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鲁尔接头,对照组采用常规橡胶接头,观察比较二种方法的引流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通畅率为100%,与对照组(96.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折叠率和引流管脱位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舒适满意度、管道安全固定满意率以及隐私保护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创新型鲁尔接头优于常规橡胶接头。结论:创新型式鲁尔接头简单、实用、安全、经济,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作者:罗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针对宫外孕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进行诊断,并探究分析诊断的准确率与临床价值。方法:将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宫外孕患者根据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观察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形态。盆腔积液、附件包块等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超声检查后,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69.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附件包块、盆腔积液、胚芽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进行诊断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可以避免误诊,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在临床上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人文护理关怀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结石手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中人文护理关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120例肾结石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关怀,分析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术前对照组患者明显比实验组患者焦虑,遵医行为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健康意识低于实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人文护理关怀,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供更优质治疗环境,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促进患者提高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成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筱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恒速泵注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靶控输注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而言,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方式,有助于缩短患者的ICU停留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超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不同PEEP水平下换血速度的护理观察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PEEP水平下的换血速度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得出结论:在使用高水平PEEP下为患者实施换血治疗,需要减慢换血速度,避免或减少换血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换血过程的安全。

    作者:黄秀荣;吴燕;俞宁;黄爱丽;周彦;周小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冷凝集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

    目的:分析冷凝集现象对血型鉴定的干扰及处理方法。方法:用37℃生理盐水洗涤患者红细胞6次,镜下观察无凝集后,再进行正反定型。对于某些高冷凝集素效价的患者,必须用37℃甚至45℃的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使自身的冷凝集素消失,再进行血型鉴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发生冷凝集现象或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克服干扰,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周欢欢;孙晓敏;朱良勤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