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80例临床研究

程远志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对照组80例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研究组80例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治疗咽喉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雾化吸入治疗在咽喉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咽喉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氨苄西林胶囊实施口服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实施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咽喉部红肿、滤泡增生、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雾化吸入治疗应用到咽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岳玉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儿童骨科优质护理病房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提高儿童骨科护理人员对住院患儿护理评估的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护理的内在质量。方法:对儿童骨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予以改进。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患儿的评估能力有所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针对住院患儿护理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评估水平。

    作者:王桃;彭巧;韦森;张摇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ICU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的IC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首先都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方式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支持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ICU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I C U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促进患者氮平衡,提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治疗时间。

    作者:徐磊;朱呈;马颖颖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将落户上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在中国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上表示,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有望今年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露面,而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年内也将整体搬迁至安亭,床位数将从原来的700多张扩充到1500张。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中国首次发布器官捐献指南

    在前不久于广州举行的中国器官获取组织联盟大会暨国际器官捐献论坛上,中国首部《中国器官捐献指南》正式发布。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2009-2013年上海市崇明县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近年来,伤害与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病共同成为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其中因伤害引起的死亡在死因构成中占居一定的比重[1]。在中国,每年伤害死亡数在70万人左右,死亡率在55/10万人上下,病死率为0.82%,占中国人口死亡总数的11%[2]。伤害不仅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与损失,已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3]。为掌握崇明县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伤害防治策略,制定切实、有效的伤害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崇明县2009—2013年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蕾;史爱玉;唐明;王恩如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讨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检测工作。记录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对不同批次紫菀止咳滴丸均给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可知,各批次总黄酮含量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各批次紫菀止咳滴丸质量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含量,为准确实施药物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例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其临床特征是皮肤受压或摩擦后即可引起大疱[1]。皮损易发生在受外力影响的部位。该病多发生在关节伸侧,手指、足趾、踝部、腕部、耳朵等易受外力碰撞摩擦处,皮损散后可不留瘢痕而痊愈,或有栗粒疹形成,或产生不能痊愈的肉芽组织。由于本病缺乏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极大地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是减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死亡的关键[2]。我科于2015年4月收治1例大疱表皮松解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巧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左氧氟沙星对于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78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氨卡青霉素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痊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好、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毛国富;陆建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品管圈在ICU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中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I C U病房中品管圈对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拔管情况发生的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I C U病房中30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155例和观察组145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发生机械通气意外拔管17例,发生率为10.96%;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进行护理,发生意外拔管3例,发生率为2%。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方式发现在I C U病房中应用品管圈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意拔管情况的发生率,可以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锦明;魏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运用品管手法提高住院病人口服药依从性

    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在自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自动自发的不断的进行落实和改善。在解决护理问题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科成立了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手法解决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彭建群;张小娅;李丹;曾家兰;兰袁园;唐亚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原发性肺鳞癌术后胃转移1例报告

    原发性肺癌术后胃转移临床罕见,作者遇到一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胃转移灶缺乏特殊症状,黑粪、便潜血阳性为主要临床表现,胃镜下显示胃体部隆起溃疡并出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制酸剂有助于控制出血,但病情无法逆转,随访4月,患者死亡。

    作者:王佐佑;穆振斌;张洋;辛智勇;毕亚;丁明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CT容积灌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CT容积灌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接收的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 T容积灌注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划分,分析比较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参数,并对其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在相关参数方面均显著高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相关参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结论:采用C T容积灌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可有效地提高恶良性的区分率,这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刘京京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探讨重度盆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向

    目的:研究重度盆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70例盆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骨折创伤类型(Tile分型),将B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率。结果:①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59%,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7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Tile分型,可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与C型骨折病例相比,B型骨折病例预后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鑫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工作过久增心脑血管病风险一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展的跟踪调查显示,如果某人的每周工作时间达到55小时或更多,那么这类人群患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将随之上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1例重症胰腺炎采用连续血液透析的个案护理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胰腺组织严重损伤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的疾病,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引起多器官发生功能性障碍而导致死亡[1]。因此,探究有效的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案十分重要,而目前临床上的非手术治疗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持续性血液透析就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陆佳佳;丁红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20例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感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伴高热时发生的惊厥为高热惊厥。十宣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中医认为针刺十宣穴可达到“苑陈则除之”,去瘀生新可疏通气血之冲逆,意在调整气血,疏通经脉,清热凉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多。本人对20例小儿高热惊厥采用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治疗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对个案进行详尽的分析。

    作者:刘伟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浅谈医院资金成本的控制管理

    医院为了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在筹集和使用资金过程中,会产生相应资金成本。本文从医院资金成本的构成、控制途径及注意问题等方面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彭秀峰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贞芪扶正胶囊在结核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药在结核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期间住院治疗10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HRZE及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仅给予HRZE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比较2组治疗1月后痰菌转阴率、肺部病灶好转率、乏力及盗汗症状好转率、出现白细胞减少比率。采用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1月后,痰菌转阴率,治疗组为91.6%(22/24),对照组为63.6%(14/2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x2=5.30,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部病灶好转率,治疗组为96.3%(52/54),对照组为82.0%(41/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x2=5.61,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乏力症状好转率治疗组为95.0%(19/20),对照组为50.0%(8/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9.60,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盗汗症状好转率,治疗组为84.2%(16/19),对照组为47.1%(8/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5.57, 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现白细胞减少异常率,治疗组为9.3%(5/54),对照组为14.0%(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 P=0.546)。结论:贞芪扶正胶囊短期内可以促进初治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促进病灶吸收,改善患者乏力、盗汗等症状。

    作者:赵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 大脑差异或由PTBP1蛋白质决定

    一种名为PTBP1蛋白质中的一个分子事件,能刺激生成大脑神经元,这可能是帮助哺乳动物的大脑演化成脊椎动物中大复杂大脑的关键所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