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腓骨骨折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胡宗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损伤控制技术,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按照损伤控制策略对患者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记录患者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3.95%(3/76),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0.3±4.5)d,骨折均一期愈合94.74%(72/76),延迟愈合5.26%(4/76);骨折愈合平均(3.5±0.6)个月,优良率为90.79%(69/76).结论: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血液灌流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患者的护理要点,严格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及黏膜的护理,重视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并发症观察与预防,防治感染是成功救治该类患者的重要措施,其中保护性隔离措施及皮肤和黏膜的护理是关键.

    作者:吴盈盈;王芸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健康教育模式把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经过1年护理管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1年护理管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娟;何灵娟;毕艳妮;董庆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晚期肝癌的临终护理特点分析

    目的:关于晚期肝癌临终护理特点的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共80例,对其实施临终护理措施,根据晚期肝癌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临终护理.结果:临终护理有利于患者减轻身心痛苦,降低家属悲痛感,促使患者能够安详的逝去,其可获得较好社会效益,以及良好的医疗效果.结论:临终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中,是人性化的体现,不但使得患者减轻痛苦,各类要求得以满足,更能维护患者尊严,让患者平静安详的走完一生.

    作者:杨文英;张贺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64排螺旋CT影像诊断

    目的:认识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4年间在本院经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证实的35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CT胸部检查资料.其中男28例,女7例,中位年龄43岁,均行64排螺旋CT常规检查,对其图像分别使用肺窗和纵隔窗及薄层重建显示进行观察.结果:35例中,两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35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0例,有多个肺气囊15例,合并脑弓形虫感染7例,腹部淋巴瘤2例.结论:艾滋病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有明显的融合成片趋势,早期病变主要在肺门周围,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灶向周围肺野辐射状扩展,而肺尖部较清晰或病灶相对较轻应考虑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目的: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湿化则是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各种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方式,并进行优点和缺点的总结.方法: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通过自身在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得出每一种人工气道湿化护理的优劣,以及如何选择湿化液、如何保持温度、如何控制量及速度等.结果: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如何根据病人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温度及湿度,如何评估湿化效果,这些都是人工气道湿化中应解决的问题.结论:建立人工气道,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的护理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是十分重要的,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从而使病人早日恢复康复.

    作者:刘爱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雷公藤抗炎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多苷等.雷公藤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

    作者:姚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25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对比,以CLIA为参考,评价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4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的一致性.结论: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四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良好一致性,为之后选择临床实验室方法提供可参考依据.

    作者:赵俊玲;夏天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与对照组的79.07%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5.59%,两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面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东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地塞米松在48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 2015年2月期间治疗的48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划分为局部给药组和全身给药组;全部患者均接受止痛、扩瞳、抗生素治疗,局部给药组采取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方式,全身给药组采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91.66%,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给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4.16%、8.33%)低于对照组(16.66%、19.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地塞米松局部给药方式的安全性更高,操作便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桂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以延长有效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经口留置胃管的早产儿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3M透明敷贴固定,实验组使用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观察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改进后的胃管固定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脱管次数,减少因反复置管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赵晓娜;尚文;李莹;单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从肾论治失眠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活动节律.而肾阴肾阳,则是五脏阴阳之本,肾阴肾阳两者协调共济,维持本身阴阳动态平衡,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睡眠.故本文对肾与失眠的关系进行论述,从肾论治失眠,以期对失眠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肖峰;赵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医院科研档案所有权问题探析

    针对目前医院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医院科研档案所有权的概念、特点的界定,指出医院科研档案所有权应归医院所有.

    作者:黄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PS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及护理.方法:观察对象为我科2014年4月~ 2015年4月接受的44例早产儿RDS,采取气管插管内滴入PS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全部患儿中,40例效果显著,2例均为停机后病情加重再用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早期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显著,成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佳;张春晓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分析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为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40mg/次/天;治疗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40mg/次/天,阿司匹林口服0.3g/次/天,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改变情况、相关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情况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疗效好于单纯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患者,联合用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郭华晓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经多裂肌入路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内固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利用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进行直视下经多裂肌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 2014年9月35例因外伤所致胸腰椎骨折但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MRI及CT检查均无明显椎管内占位,无需行椎管减压术的患者均采用利用3D-V 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进行直视下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影像学结果评定伤椎椎体恢复高度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疗效结果采用VAS评分评定.结果手术切口为经椎弓根植骨侧约5cm,时侧上下椎均约为2.5cm,手术时间为60 ~ 10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量40ml ~ 100ml,平均80ml;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9~ 24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矢状面X线片示伤椎高度均恢复原来高度90%以上,末次随访伤椎高度均无明显改变,CT片示骨折愈合率为1 00%,末次随访时,腰背痛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分降至平均0.5分.结论:利用3D-View微创拉钩系统辅助进行直视下经多裂肌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术野显露充分、对椎旁肌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顽固性腰背痛发生率低、伤椎高度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吴坤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控制概况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中的常见流行性疾病,主要为肠道病毒所引发,其感染暴发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均不容忽视,由于手足口病毒不断发生变化,其发病率与治疗预后效果均需给予严密的重视程度.笔者通过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 趋势,并探讨临床有效改善措施,旨在为临床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作者:王建霞;许晓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心理干预在44例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影响.方法:对2014年3月~ 2015年4月期间我院治疗的44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把患者划分为干预和对照组(各22例),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分数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配以心理干预,其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翠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优质化护理措施在腹腔镜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评价在腹腔镜手术室的常规护理中,实施优质化护理措施后的护理质量效果.方法:将300例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一个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即对照组,另一个组在结合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本院设计的优质化护理措施,即为研究组,待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病人在接受护理之后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好于对照组、更加积极配合治疗、SA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室护理中开展优质化护理措施,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临床治愈效果,值得肯定的护理措施,应该对其大力推广.

    作者:曾莉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冲动行为干预对蹂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06月我科接受120例躁狂症患者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冲动行为干预,在护理干预三周后,护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应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展开分析,分析观察对躁狂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社会能力因子分明显比观察组低,而激惹、精神病理以及迟滞因子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社会能力,降低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林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且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存在心理问题的罹患率较高.本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分类、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的阐述,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保守治疗效果.

    作者:闫代粉;李东英;张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