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语言的文化特点及翻译对策

孙俊芳

关键词:中医语言, 文化特点, 翻译, 对策
摘要:中医语言受几千年中国文化、哲学的浸润,且植根于中国历史的丰厚土壤,因此具有文学性及人文性、历史性及委婉性、哲学思辨性等鲜明的文化特点.分析这些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翻译对策,力求在中医英译中既能表达原意,又大限度地保留其文化特色,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降脂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葵花护肝片口服,6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超声影像学、肝功、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腹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以及超声影像学表现都有明显改善,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近场与远场的AV值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ALT、AST、γ-GT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肝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脂在治疗后改善明显,表现为TG、TC、LDL-C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降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疗效优于葵花护肝片.

    作者:那坤;谢晶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调脂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调脂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用调脂方治疗,对照组60例用血脂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ESR、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齐;田昕;杨傲然;朱晓奕;周亚平;王志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黏膜免疫耐受理论基础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黏膜免疫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证明,益生菌可以调节黏膜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该文从黏膜免疫耐受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关系及益生菌对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益生菌存在从口服黏膜免疫耐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黏膜免疫耐受探索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分析和提供了参考的思路.

    作者:刘志勇;赵海梅;陈瑶;程绍民;刘端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药同效相须关系临证验案

    虽然针灸与中药是作用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的治疗方法,但二者可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功效.临床报道中,利用针药作用的一致性治疗疾病的案例较多,但主动运用针灸和中药的同效相须关系,使二者效应相辅相成的案例较少.本文所举出的4个病案,从针药并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用量及缩短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韩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糖尿病慢性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清热解毒法与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即清热解毒方药可能是通过对抗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为今后近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尚文斌;钱筱雨;刘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壮骨关节丸对肾虚型骨性关节炎大鼠脏器系数及总胆红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壮骨关节丸对正常大鼠、骨性关节炎及肾虚型骨性关节炎大鼠脏器系数及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含量的影响,评估其对于骨性关节炎不同证型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势法制作肾虚证模型,肾虚模型建立4周后,采用切断右侧膝关节内前交叉韧带和内侧部分半月板的方法制做骨性关节炎模型.骨性关节炎模型建立后第2天灌胃不同剂量药物,4周后检测大鼠体重和脏器温重,计算脏器(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系数并测定血清中TBIL含量.结果:各组动物均无死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高倍量组大鼠胸腺、肝及肾上腺变化明显;肾虚型骨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胸腺指数显著上升,肝及肾指数显著降低,而肾虚型骨性关节炎高倍量脏器系数却无异常改变.正常高倍量组及骨性关节炎高倍量组TBIL含量相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壮骨关节丸口服对不同证型骨性关节炎大鼠主要脏器影响程度不同,尤其对于正常大鼠影响较大,推测壮骨关节丸毒性反应与疾病的证候类型相关.

    作者:荆生龙;徐彭;赵宏艳;何晓鹃;李静;孙舒玉;罗丹;王敏智;肖诚;吕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耳穴埋豆治疗老年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耳穴埋豆对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肾、脾等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镇静安神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单项目分均显著于对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耳穴埋豆对改善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李艳;李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薛伯寿名中医治咳验案五则

    咳嗽分外感与内伤,肺为华盖,主皮毛,司呼吸,与大气相通,外邪常先犯肺而为咳嗽,初起为外感咳嗽之实证;五脏六腑损伤之病气,亦上熏于肺而为咳嗽,此多为内伤咳嗽之虚证.外感六淫,疫疠之分又有兼挟不同,有挟火、挟痰、挟食、挟气之异.伤风咳嗽宜疏风解表,伤寒咳嗽宜散寒解表,挟内火则清宣解表,挟内饮则化饮解表,挟食则消食解表,挟气则顺气解表.薛伯寿教授强调治咳要则:风寒治以温散,风热治以辛凉,外邪伤肺,初起若过用苦寒,冰伏其邪,邪气不能透达外解,则导致变证百出.

    作者:薛燕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利湿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57例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肾孟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三金片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7例(64.91%),对照组显效26例(47.27%),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湿活血法对慢性肾盂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景晓玲;李录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骨复活汤和介入治疗激素性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骨复活汤和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国际分期法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骨复活汤和介入治疗Ⅰ期26例,与仙灵骨葆和介入治疗Ⅰ期24例作对比.结果:治疗组36例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35例髋,总有效率77.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分期及对照组分期分别与疗效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05).结论:骨复活汤和介入治疗优于仙灵骨葆和介入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徐国华;田伟明;柴仪;温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生物全息论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反证

    生物全息论的创立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它对生物学、医学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全新的解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切实体会到生物全息诊疗法的优点,不仅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可以获得直接的独特的疗效,同时全息穴的分布遵循着脏腑所主对应原则,与藏象学说相吻合,用之临床大大提高了脏腑辨证的准确性,有力地反证了脏腑与所主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确实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在联系,为藏象学说的实质性研究提出了可能的途径.

    作者:温兴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语言的文化特点及翻译对策

    中医语言受几千年中国文化、哲学的浸润,且植根于中国历史的丰厚土壤,因此具有文学性及人文性、历史性及委婉性、哲学思辨性等鲜明的文化特点.分析这些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翻译对策,力求在中医英译中既能表达原意,又大限度地保留其文化特色,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作者:孙俊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的分析,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类型前4位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胃湿热,病位证素主要集中于肝、脾、胃,病机病性证素前4位为气郁、气滞、气虚、内湿.结论: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类型分布分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比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有利于临床经验的推广.

    作者:王相东;杨帆;郭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胃癌术后反复腹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胃癌术后反复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以来的接受胃癌根治术后反复腹胀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中药,一个月后观察2组的症状积分,并于患者恢复自主饮食后统计2组平均治疗时间和中位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和中位时间明显缩短,显著缩短了疗程时间.结论:益气养阴法对胃癌术后反复腹胀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孔金芳;胡爱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得心集医案》之湿热腰痛病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清代著名医家谢星焕之《得心集医案》诸痛门(手足肩臂肘膝腰胁心腹)的一湿热腰痛病案.采用桃仁承气汤治疗36例患者,结果治愈21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分析临床典型病例.结论:《得心集医案》理论与治验俱佳,为清代医案中之珍本,对临床疾病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邹来勇;汤群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肺间质纤维化的“肺络癥瘕”观

    从“络病”立论,阐述了肺间质纤维化的成因和病机,认为内外之邪、久居不去,导致痰、热、瘀、毒结聚肺络,形成肺络癥瘕,因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从而提出“三期分治”、补肺消癥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新思路.

    作者:晏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张声生从“虚”、“毒”、“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疾病,目前现代医学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张声生教授基于本病病机特点,强调从“虚”、“毒”、“瘀”论治本病.

    作者:刘赓;丁洋;张声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后汤对腹部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后汤对腹部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胃癌90例、结肠癌90例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胃管注入术后汤,每天2次,每次20ml;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肛门排气时间、尿潴留、肠麻痹、胃排空障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尿潴留、肠麻痹、胃排空障碍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汤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能够有效预防腹部胃肠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引发的胃肠道副反应.

    作者:徐冰理;谢秀忠;洪宇明;张凯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

    本文对建国以来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乙脑多属于中医“暑温”、“暑风”、“伏暑”范畴,病因为署邪疫毒致病,病机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循卫气营血传变,化火、生痰、动风所致.

    作者:彭鑫;杜松;李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菩人丹对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菩人丹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肪乳灌胃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快速注射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菩人丹干预治疗4周后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应用HOMA-IR和ISI评价胰岛素敏感性,HOMA-β、△I30/△G30、AUCI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DI评价葡萄糖利用率.结果:菩人丹干预后HOMA-IR明显降低,ISI、HOMA-β、△I30/△G30及DI均显著升高.结论:菩人丹可以有效减轻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降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

    作者:金英;鲁碧楠;刘祖涵;王朝晖;白永飞;庞宗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