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维医辨证分型及NO、ET、AgⅡ含量的变化

阿衣木姑·阿布拉;艾尼湾·依拉音;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

关键词:维吾尔医学, 冠心病, 辨证分型, ET, NO, AgⅡ
摘要:目的:按照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证分型,观察血管舒缩功能在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从而为冠心病的维医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和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确诊为冠心病的305例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分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gⅡ)含量.结果:305例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各组冠心病患者ET、NO、AgⅡ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异常血液质组、异常胆液质组及异常黏液质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3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均有异常变化,但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变化较其他异常体液型(非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更为明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肺病学科内涵与外延探讨

    中医认为肺除司呼吸外,还有许多其他功能,肺病除表现为呼吸异常的病证外,还包括其他病证,如水肿、汗出异常及皮肤病等,中医肺病范围较呼吸病范围广泛.肺系疾病可分为病种、病证、病症3个层次,中医肺病学科内涵应是根据中医理论,运用中医思维及治疗手段研究肺系疾病防治等内容的一门临床学科,外延包括肺系功能失常所致各种肺系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治法、方药、新药研发等各方面内容,也包括上述疾病的预防、康复等.

    作者:宋建平;李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加减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湿热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验证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湿热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观察2组病人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黄连温胆汤加减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可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作者:徐进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药防治肝癌前病变机制的探讨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西医学尚无有效逆转或阻断肝癌前病变的药物或技术,而近年来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从发生癌变的各个阶段及各个层面对肝癌前病变实施干预,显示出中医药对肝癌前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中医药防治肝癌前病变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杨先照;江锋;叶永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黄芪桂枝五物颗粒对光化学诱导脑血栓形成大鼠的影响试验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颗粒对急性脑损伤光化学诱导脑血栓形成大鼠的影响,探讨本品对脑血管疾病作用机制.方法:对模型大鼠给予本品0.828、0.414、0.207g·kg-1口服2周,观察对模型动物梗塞面积、血管损伤区、血小板聚集及血浆t-PA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本品能明显减少模型大鼠的脑梗塞面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维持纤维蛋白原含量在较高水平.结论:本品对于模型大鼠脑梗塞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血管损伤的发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沈欣;李文;殷小杰;李德凤;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清燥救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31例

    探讨单纯应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水煎服,治疗以肺燥、虚、热三证兼见顽固性干咳,疗效确实,治愈率100%,提示用清燥、润肺、降逆方法治疗外感未解、熬夜伤阴、久咳伤气、耗精之干咳为适宜.

    作者:吴士杰;赵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试论《内经》中的诊脉针刺

    <内经>非常强调针灸理法及脉象之诊察,其根本是重视病证病机,诊脉作为辨证的重要手段,在针刺治疗中有着特殊意义,在现代针灸治疗中也仍有其生命力.

    作者:许倩;江钢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种不同门脉高压模型犬舌下络脉的特征观察

    目的:复制肝前、肝内、复合型门脉高压大模型,观察模型犬的舌底络脉变化.方法:制备3种门脉高压犬模型并行成模检测.肉眼观察舌下络脉形态和颜色,游标卡尺测量舌底根部络脉宽度,免疫组化检测舌底CD3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舌下络脉内皮细胞形态.结果:肝内和复合型组犬舌下血管较正常迂曲粗大,出现瘀点细络,颜色暗紫,络脉直径明显增粗,肝前型组仅络脉颜色变暗;与正常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犬舌底CD31均显著增加,复合型组明显;舌底血管壁全部或局部增厚,管腔变小,出现新的毛细血管,细胞膜界限不清,核损失甚或消失,复合型组程度重,肝前型组改变较小.结论:门脉高压可引起动物舌底络脉宏观与微观改变,提示门静脉压力升高是导致其舌下络脉异常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王丽娜;李白羽;岳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目经大成》举要

    <目经大成>是清代著名眼科医家黄庭镜的代表著作.为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与理解该书,本文分别从作者与<目经大成>、<目经大成>的主要学术特点以及如何学习和使用<目经大成>3个方面对作者的身世、该书的由来、内容与特点以及学术价值和阅读方法等进行了探讨,认为<目经大成>不仅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眼科著作,同时也是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参考资料,值得今人学习与研究.

    作者:李鲲;张家玮;李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对解脲支原体感染后精液质量及IL-1β、IL-8的影响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后患者精液质量和IL-1β、IL-8的变化规律,探讨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52例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分为对照、治疗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六味地黄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患者精液质量和IL-1β、IL-8变化.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致患者精液液化时间延长、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精浆IL-1β、IL-8升高,治疗后患者精液质量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明显升高,精子畸形率、精浆IL-1β、IL-8均降低.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致精液质量降低和精浆细胞因子升高,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参与生殖系统免疫调节提高解脲支原体感染后精液质量.

    作者:刘保国;李志英;盖自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解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热毒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66例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对照组61例服用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2组同时应用单稍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肠溶阿司匹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主要症状的疗效以及心电图ST-T改变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ST-T总有效率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的益气活血法且应用安全.

    作者:宗先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荨麻疹从卫血论治

    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中医瘾疹范畴,主要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发无定处,突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主要表现.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痊愈,慢性者迁延数月或数年.其发作时伴有剧烈瘙痒感或烧灼感,以此起彼伏为特点,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作者:高秀兰;倪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论治湿八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脾胃湿热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其湿邪临床表现有5大特征,其治湿八法为芳香化湿法、淡渗分利法、祛风胜湿法、苦温燥湿法、苦寒燥湿法、清热利湿法、宣表化湿法、健脾利湿法.

    作者:蔡春江;梁凤兰;王清贤;朱叶珊;石志敏;曹自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舒肝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观察

    目的:对舒肝片治疗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治疗组观察45例口服舒肝片,对照组15例口服舒肝调气丸,疗程均为2周.结果:舒肝片显效率为51.1%,总有效率为93.3%;舒肝调气丸显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86.7%,对血、尿、便、肝功、肾功、心电图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表明舒肝片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所致的胁痛喛气、嘈杂泛酸、纳呆食少、腹胀及胃脘痛等症状,且安全有效,支持继续在临床应用.

    作者:路长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通心络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研究

    目的:探讨通心络在高血压性肾损害防治方面的临床疗效,试图寻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较好方法.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通心络3粒tid,同时加用缬沙坦160mgqd;对照组口服缬沙坦160mg qd,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压、早期肾损害3项、24h尿蛋白定童、血β2-MG以及肌酐清除率.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和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但是2组之间的降压效果没有差异;(2)经过治疗2组的早期肾损害指标以及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对高血压性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针刀加菱形阻滞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小针刀加菱形阻滞和温针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巧2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治疗组用膝关节菱形阻滞和小针刀松解法,每周1次,1~3次治愈;对照组66例,在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阴陵泉、血海等穴位上温针灸,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采:治疗组近、远期有效率为96.51%、97.67%,对照组近、远期有效率为69.70%、66.67%,2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加菱形阻滞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作者:刘英民;赵雪竹;彭永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胃肠舒对Ca2+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

    目的:研究中药胃肠舒对Ca2+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方法:肠推进实验和离体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检测胃肠舒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NOS和ChAT的表达;CellTiter-Glo(TM)法、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ATP含量、线粒体跨膜电位和Ca2+浓度的变化.结果:胃肠舒组能提高大鼠卡红肠道推进率,使离体肠道平滑肌自发活动收缩幅度加大,降低了NOS的含量,增高了ChAT的表达,ATP、Ca2+及线粒体跨膜电位升高.结论:胃肠舒能兴奋肠道平滑肌加快肠蠕动,可能是通过Ca2+调控实现的.

    作者:宋晓冬;王美蓉;张瑾锦;刘文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伤寒论》中调理脾胃之法

    探讨中医脾胃学说之起源,论述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对脾胃的重视及脾胃与六经病之间的联系,并将该书中调理脾胃之法总结为温补脾胃、清热生津益胃、调理寒热、温阳化饮、通腑攻下、肝脾并调、益火生土、清热利湿、顾护胃气,这些思想对后世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广泛而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

    作者:杨艳梅;熊德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从升降平衡法论久咳

    笔者认为,肺脏的气机升降失常是咳嗽久咳的重要病理特征,故治咳之法当从调理气机入手,使气机升降得宜,方能药到咳止.

    作者:王祥麒;宁真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从虚实两法辨治心痹经验

    通过浅谈心痹的病因病机对心痹与胸痹的异同进行了探寻.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从虚实两法辨证论治,运用中医学诊治心痹的理、法,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严彦彪;黄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科常见疾病的体质辨证与治疗

    通过对不同体质及妇科疾病的发病倾向的临床观察,探讨妇科常见疾病与体质的关系,进一步指导妇科临床辨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鸿雁;徐英敏;蒋士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