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敏;王月华;边东;郭登洲;王彦凯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区、术侧海马区和皮层区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组共4组,模型组和参麦组内又分为1d、3d、5d、7d共4个时间点,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胶原酶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神经系统病态,并进行爬杆计分,电镜观察脑出血后的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中心区、血肿周围区、术侧海马区及皮层区神经细胞HSP70的表达,以及参麦注射液对其的影响.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的病态,模型组和参麦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态体征;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细胞器不完整,出现了凋亡小体,而参麦组细胞器较完整,凋亡小体较少;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和皮层区神经细胞有少量的HSP70阳性信号表达,模型组缺血半暗带区、术侧海马区和皮层区HSP70的表达1d时增多,3d时达到高峰,5d时表达下降,至7d时仍有少量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各时间点的HSP70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加HSP70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神经细胞耐缺氧能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黄仁发;康雷;何泽云;滕久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病之一,不易治愈,一旦发病往往终身罹患.关节病变是RA常见和主要的临床表现,可见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痛及压痛、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1],其表现程度轻重不一,在骨质破坏出现之前极易误诊、漏诊,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关节已经处于不可逆阶段.临床上治疗RA的方法较多,现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RA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种涛;巴哈尔古丽·力体甫;张继东;于峥;赵宏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是鼻科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根据发病时间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西药治疗初发者短期疗效尚可,但易复发,病程长者效果差.而中药以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不易复发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从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我们用驱风通窍汤对门诊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提桂香;张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调查6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腹膜透析患者服用中药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观察了6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测定及分析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腹透液中肌酐、尿素氮、尿量、透析剂量、超滤量、主观营养状况评估(SGA),计算患者的腹膜尿素清除率(腹膜KT/V)、残肾尿素清除率(残肾KT/V)、总KT/V(腹膜KTV+残肾KTV)、腹膜肌酐清除率(腹膜CCR)、残余肾肌酐清除率(残肾CCR)、总CCR(腹膜CCR+残肾CCR).结果:腹膜透析患者虚证中以脾肾阳虚多,占48.43%,实证中以湿浊、血瘀2型多.同时辨证为这3个证型的患者透析充分性差,临床不适症状突出,营养不良.结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基本病机.
作者:王洪霞;李海玉;杨丛旭;余仁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医学理论是借助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而构建起来的,它们相当于中医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习惯认为,它们是传统的、朴素的,这首先肯定了它们的基本内核是科学的、正确的,但同时断定它们是有缺憾的.因而,为了将中医学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石上,就必须用更现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也就是说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改造它.
作者:王鹏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确定肺纤维化患者常见临床表现.方法:在文献、预调查基础上制定调查表,对408例肺纤维化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临床表现出现比例超过15%的有27项,超过50%的依次为咳嗽、吐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胸闷、语声低微、心悸、气喘、极易感冒等.结论:肺纤维化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吐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胸闷、语声低微、心悸、气喘、极易感冒等.
作者:宋建平;杜宝荣;张瑞;李素云;周淼;方华;徐建明;孔祥臣;田黎;马莉娜;张丽敏;杨美凤;张腾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60例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依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其中男20例,女40例;年龄18岁~65岁;病程2个月~12年.
作者:焦蕴岚;李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导引是中医学重要领域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即有广泛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把导引与其他4种疗法并列,体现了导引在当时医学临床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从西汉第一部导引专著<引书>直至明代,尽管导引专书与导引方法层出不穷,但多属于只记载锻炼方法,鲜有理论论述,这种情况直到明清之际<易筋经>出现才发生改变.<易筋经>不仅记载了系统的锻炼方法,还对中医学的理论建设及养生学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的理论价值值得重视.
作者:王愿;刘理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药补肾健脾安胎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切,但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及时、真实地反映妊娠进展情况,以正确指导临床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有研究显示,早期先兆流产与内分泌关系密切,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监测、辅助B超以判定早期先兆流产的预后.本文对45例经中药培育颗粒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HCG、孕酮、尿LH的测定,以分析其变化,并与45例黄体酮胶丸治疗者相关值进行比较.
作者:张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西药分别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寻求佳治疗方法.方法:54例治疗组运用自拟调补天癸止血汤和调补天癸调经汤治疗;52例对照组运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1%,对照组有效率67.3%,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经天癸止血汤和调经天癸调经汤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好,副作用小,不易复发,值得临床首选和推广.
作者:吴红艳;李明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医学关于睡眠的理论是不寐辨治的基础.但中医学对睡眠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营卫学说、阴阳学说、心神学说、魂魄学说、脑髓学说等,然追根溯源,几种理论之间又存在着密切关联,而以营卫睡眠理论为宗.依据营卫循行规律,卫气由阳入阴及其交通的关键在于阳明与少阴,故不寐的调治重在阳明和少阴.
作者:孙洪生;王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炎宁对IgA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贝那普利+氯沙坦)、中药组(肾炎宁)4组,按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于第15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U Pro)量、尿红细胞数,肾组织行HE、PAS染色及IgA免疫荧光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Upro量、系膜基质沉积、IgA免疫荧光强度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尿红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而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尿红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肾炎宁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发挥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利敏;王月华;边东;郭登洲;王彦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尿微量白蛋白(UAER)、叶酸、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中医证型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脂,并记录患者的中医辨证证型.结果: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17例辨证为阴虚热盛、24例辨证为气阴两虚、22例辨证为阴阳两虚.血浆Hcy水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阴阳两虚和阴虚热盛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之间及气阴两虚和阴虚热盛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微量蛋白尿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为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浆Hcy水平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为正相关.
作者:林兰;郭小舟;龚燕冰;王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民国时期我国温病流行,大量中医药防治温病的著作相继问世,但因社会动荡而散在民间,濒于失传.本研究立足在全面搜集并系统整理民国时期温病著作的基础上,建立民国时期温病医案数据库,以证候要素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症状和药物进行处理,确定了温病常见的19个证候要素,即热、毒、湿、痰、瘀血、阴虚、风、气逆、气滞、积滞、暑、寒、气乱、气虚、风阳、阳虚、燥结、血虚、燥,这些证候要素集中反映了民国时期温病医案中医药诊疗的整体特征.
作者:张玉辉;曹洪欣;张华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法对COPD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健脾化痰汤,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明显,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血CD_4、CD_4/CD_8及sIgA显著提高.结论:健脾化痰法是COPD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人参养荣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化疗患者疲乏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6月有明确诊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且进行化疗的患者,经筛查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给予化疗+人参养荣汤,对照组给予化疗.采用国际认可的BFI疲乏量表及QLQ-C30量表观察疲乏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以第1周期自评分作为基线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疲乏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对照.结果:可评价病例30例,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现在疲劳程度、过去24h内一般疲劳程度、过去24h内疲劳程度及过去1周疲劳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与疲乏相关的一般活动情况及行走能力也较对照组改善.结论:人参养荣汤可改善化疗患者的疲乏症状,并可相应改善患者的一般活动及行走能力.
作者:孙红;李占东;王薇;张燕;李燕;李萍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火热证是指机体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或体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导致的一类阳热偏盛、机能亢进的证候.现有的临床辨证分型对临床、科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有分为心火亢盛型、肝胆湿热型、胃火灼热型、脾虚湿热型、阴虚火旺型5型,也有分为分阴虚型、脾虚型、肺胃湿热型、冲任郁热型4型等等,但多建立在回顾性调研与个人经验、临床报道的基础上,缺乏证候学的观察.
作者:吴庆光;刘四军;黄兆胜;吴依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研究冠心痛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和12例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通过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与血瘀证患者之间尿液代谢产物谱的差异.结果:2组尿液核磁共振氢谱的PLS-DA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能够被区分,2组尿液样本之间的代谢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组尿液中柠檬酸、α-酮戊二酸、顺式-乌头酸、葡萄糖、3-羟基丁酸、丙酮、酪氨酸、肌酐、氧化三甲胺、二甲胺、马尿酸的含量高于血瘀证组,而胆汁酸、组氨酸的含量低于血瘀证组.结论:2组尿液样本的~1H-NMR代谢谱存在差异,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尿液代谢物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中医证型.
作者:张红栓;贾钰华;华何与;万中原;关山越;曹世平;崔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冉雪峰先生为重庆市巫山县黛溪镇人,生于1879年11月18日,逝世于1963年1月29日,享年85岁.冉雪峰先生,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届委员,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高于外宾治疗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总会常务理事.
作者:华华;吴洁;张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评价参松养心胶囊与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2名作者独立收集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运用Meta分析对资料进行定量综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1)对28项研究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R合并=1.86,OR合并95%的置信区间为[1.37,2.52],Meta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9项研究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OR合并=1.76,95% CI:[1.24,2.50](P<0.01);(3)23篇论文报告不良反应,对照组(1115例)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8%,共60例;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1221例)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现有证据提示,参松养心胶囊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优于西药,且无心脏不良反应.受纳入文献的质量限制,其疗效有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做进一步评价.
作者:何穗智;高学东;魏聪;欧顺云;邓卓燊;刘素芳;曾百乐;吴伟康;贾振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