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干预aSAH围手术期迟发性血管痉挛的思路探讨

蔡业峰;李贵福;郭建文;黄燕;李铁林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性, 围手术期, 迟发性血管痉挛
摘要:1 引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脑血管疾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三针配合局部加压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体会

    笔者自2004年4月~2007年4月在马来西亚工作期间,应用皮三针配合局部加压治疗本病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峰;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益肾通络颗粒对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SOD、MDA、NO、ATP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雄性SD大鼠60只,清洁级,3月龄,体重180g~220g,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批号410116).

    作者:孙自学;蒋平;王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关于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

    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在使用近几年新开发的中成药时,总感觉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对于高热、咳嗽、哮喘、咯血、心衰等患者,还是使用汤剂疗效更加可靠.

    作者:李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连萸煎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萸煎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硝苯地平组(Nif)、连萸煎剂组(LY) 3组,每组8只,以正常WKY大鼠为对照组(WKY)(n=8),共4组.WKY组和Model组给予生理盐水,Nif组给予硝苯地平溶液,中药组给予相应配伍剂量的浓煎剂,连续灌胃4周,用尾部加压法测量大鼠灌胃4周末尾动脉的收缩压,同时测量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指标.结果:与Model组比较,连萸煎剂组大鼠灌胃4周末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4周后心功能参数LVSP、±dp/dtmax均有明显提高,LVEDP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连萸煎剂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褚瑜光;卜宪峥;胡元会;吴华芹;冯玲;周育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ACE基因的I/D多态性与清热活血方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的I/D多态性在不同治疗效应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中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50例NS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的ACE基因,并随机将50例NS患儿分为Ⅰ组(强的松组)28例和Ⅱ组(强的松+清热活血方组)22例,在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的24h尿蛋白定量.结果:(1)NS患儿中Ⅰ组和Ⅱ组在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以Ⅱ组的改善更为显著;(2)NS患儿与健康儿童在ACE基因多态性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NS组中D等位基因占优势,即以DD型、DI型多见,而对照组健康儿童则以I等位基因为主,Ⅱ型多见;(3)ACE基因多态性的不同与治疗效应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完全缓解的患儿当中以DI型多见,部分缓解及未缓解的患儿以DD型多见;(4)NS患儿中Ⅰ组和Ⅱ组的ACE基因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基因型的差异并不能认为是清热活血方降尿蛋白疗效不同的原因之一.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抗中药成分特异性抗体在中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用抗中药特异性抗体检测中药质量的系统方法,及中药大分子和小分子抗原及其抗体的制备方法,指出可以用抗中药大分子抗体鉴别药材真伪,用抗中药小分子抗体鉴定药材品质,并提出了建立中药材品质的抗体芯片检测系统,使中药材品质检测更为完善.进一步将其方法沿用到中成药的质量检测,为更全面、快速、准确地检测中药质量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李丽华;刘文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肺癌和乳腺癌证候分类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和乳腺癌的证候分类情况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采用序贯随机化方法纳入98例确诊肺癌病例和86例乳腺癌病例,治疗前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的16项常见症状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别用因子分析法对那些症状进行分类,并把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各自证候分类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肺癌和乳腺癌症状因子分析共得到4个公因子,这些公因子所组合的症状群包括肺胸部疾病特异性的症状群(代表胸肺不利证候)和一般性症状群(代表气阴两虚证候),其中气阴两虚证候积分与CD4+、CD4+/CD8+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与CD8+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对不同疾病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对比分析并探索其与现代医学指标的关系,不但能够印证传统证候分类的科学性,而且能够揭示疾病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谭勇;吕爱平;鞠大宏;赵宏艳;姜春燕;吕诚;吕永恒;刘梅洁;高连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膈下逐瘀汤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TIMP1和M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SD)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诱发中毒性肝纤维化病理模型后肝组织TIMP1 mRNA和MMP-2表达的变化及膈下逐瘀汤对其干预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0)、模型对照组(n=20)和膈下逐瘀汤组(n=20)共3组.结论: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可诱导肝脏组织TIMP1 mRNA和MMP-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膈下逐瘀汤可以抑制肝组织TIMP1 mRNA和MMP-2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张英博;贾彦;周丽;李雪岩;郭家;牛英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人参皂甙Rg3对荷瘤及环磷酰胺化疗小鼠肠集合淋巴结及上皮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较强的毒副作用使化疗的应用及疗效受到限制.黏膜损伤(mucosal injure, MI)是癌症常规治疗中常见的毒副反应[1].

    作者:吴皓;水野海腾;吕诚;赵林华;肖诚;林洪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系指存在被认为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1].

    作者:成金枝;段飞茹;黄雅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电针对实验性痛经大鼠血清TNF-α、IL-1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健康成年SPF级雌性Sprague-Dawleg(SD)大鼠(2~3月龄,体重200g~250g)40只,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0025478.本实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SPF级动物实验室完成.

    作者:罗绮薇;张倩君;郑泳霞;赖秀丽;李焕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基于中医证候分类理论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

    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是药品属性的3个基本要素.以往人们似乎更注重药品的有效性,而对其安全性缺乏足够的重视.

    作者:简晖;谭勇;赵静;吕永恒;吕诚;吕爱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生命定律与中医的整体医学思路

    1 生命结构简述生命中同样也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物质形态.这两种物质形态在长期的生命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有机结构,这里分别称之为生命的时空结构和生命的衍生结构,它们共同维持着生命机体的整体功能.

    作者:计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补肾益肝方对卵巢切除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补肾益肝方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胫骨TBV%、TRS%、TFS%、MAR、OWS和mAR.结果:大鼠切除卵巢后,胫骨TBV%显著降低,TRS%以及TFS%、MAR、OWS和mAR均显著增高,从而表明卵巢切除所造成的是一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给大鼠灌服补肾益肝方后,能使上述情况发生逆转,即能使TBV%显著增高,使TRS%以及TFS%、MAR、OWS和mAR均显著降低.结论:补肾益肝方对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昌龙;田刚;贾朝娟;邹军;赵宏艳;刘梅洁;鞠大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黄芪多糖调节小鼠小肠黏膜淋巴细胞因子的表达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是从传统中药黄芪中提取而来,是黄芪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中免疫活性尤其突出的一种.

    作者:刘端勇;赵海梅;周枫;黄小英;吕爱平;罗晓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五脏发病不完全具有季节性

    1 五脏发病的定义五脏发病是指历代医案中辨证部位在肝、心、脾、肺、肾的疾病.例如辨证为肝气郁结、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血虚、肝阴虚等都属于肝病.

    作者:王义国;张启明;宋观礼;张明鑫;白舒霞;闫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磁极针应用的研究进展

    磁极针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针灸针具,该新型针形状与普通不锈钢毫针相同,但针尖带有磁性,把针刺作用与磁疗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了针刺与磁疗的作用,为世界首创.

    作者:雷正权;刘智斌;王渊;牛文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骆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建议)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符合中西医临床诊断纳入标准:渐进性经期腹痛;月经前后有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经期有加剧表现或经期明显;性交痛;伴有经期或经期前后1d~3d内直肠刺激症状,如肛门坠胀、便溏、排便不畅等症状;伴有不孕不育.

    作者:刘莹;骆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宫腔镜在诊断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采用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患者中经彩色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76例患者,再进行宫腔镜检查,年龄20岁~50岁.

    作者:余月新;江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72例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绝大多数为胆总管下端结石发生梗阻,造成胆管和胰管梗阻.如果梗阻得不到及时解除,可导致胰腺出血坏死而发展为重型急性胰腺炎,并常伴有胃肠道功能衰竭、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以上[1].

    作者:王文鸽;刘四清;曹立瀛;付庆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