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行;谭春雨
证候均应有相应的方剂予以调整,否则该证候的命名和研究便失去了意义.如果此论可立的话,就可将某一方剂在治疗相应证候的患者或动物模型时所调节与纠正的那些物质视为该证候的物质基础,因为正是该方剂在机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过程中调节与纠正了这些物质,才使该证候得以缓解或消失.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新技术为找到这些物质提供了条件,从而为建立真正有意义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
作者:张杰;李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和信息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以蛋白质为对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作为后基因组时代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貂之一,在生物学、医学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强大的技术支撑.而蛋白质组学从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的方法与中医证候理论的整体观不谋而合,能够为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作者:韩霞;王洪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证是古人在无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外现的相关生命现象,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内外各部的联系,对收集的各种病象进行逻辑推理而产生的一种整体功能关系失调的病理模型[1].其始终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深厚底蕴,蕴含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天文、农学等多学科知识,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生态,因此其形成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熏染.
作者:李翠娟;烟建华;巩振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内经·素问》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石,运气学说有人统计约占其1/3的篇幅.中医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及自然变化对人体影响的一门学说,涉及天文、气象、生物、物候、历法、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医学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
作者:方力行;谭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32岁~81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乳腺癌胸部皮肤破溃5例,直肠癌会阴皮肤破溃1例,结肠癌右下腹壁浸润破溃1例,鼻咽癌口腔内右腮腺开口处浸润破溃1例,扁桃体癌右颌面部浸润破溃1例.病灶位于左前胸壁3例,右前胸壁2例,会阴部位1例,右腮腺开口部位1例,右下腹壁1例,右颌面部1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
作者:周尔富;胡凯文;曹阳;姜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材料1.1 动物SD大鼠,2~3月龄,雄性,体重150g~200g,购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随机分为11组,每组6只.
作者:任现志;翟文生;汪受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难以根治且易反复发作.哮喘时气道重塑与哮喘症状的持续存在,严重程度及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重塑是指人体气管受到损伤后的修复,是一种自然反应.哮喘时的呼吸道慢性炎症,初始时刻起呼吸道功能性改变,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可演变为呼吸道的结构性改变[1].促进气道重塑的特效药尚无,本课题旨在探讨中药喘咳宁方在治疗哮喘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哮喘提供可靠的实验和临床依据.
作者:蒋可;罗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对古代中医关于小肠的形体记载、功能内容及某些疾病的研究,并与人体解剖学、消化道生理学有关内容的比较,发现中医小肠有形体基础,其形体结构与功能认识的主体内容与人体小肠内容基本相符,二者可谓同名同腑.至于中医小肠腑说中有部分内容与人体小肠认识不同,这是中医迫切要研究的课题,但不能就此认为中医小肠只是一个功能概念.文中提出建立中医形体医理学,全面系统地归纳中医藏象理论的形体基础,以促进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科学发展,创新治疗方法与方药.
作者:胡剑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TGF-β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细胞生长的控制和细胞外基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Smad蛋白是目前研究发现的TGF-β家族受体激酶的关键作用底物,可以双向调节FGF-β的反应,是肝纤维化研究的关键之一.进一步阐明该通路的结构、功能及中医药对该通路的影响,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提供物质基础.
作者:何燕;肖诚;胡志峰;沙洪;熊佳鹏;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有关疾病(病候)的记载《日书》[2]并非医学类书籍,多是在论述其他内容时,涉及到一些疾病名称或相关症状,其描述也极为简单.据初步统计,《日书》中提及的疾病或名称或相关症状有20余种,如瘅疾、夙筋、癃、腰不举、毋晨(无唇)、傅、臂臑梗、毋气以息、无故而心悲、狂、无故而怒、无故而忧、不饮食、无故皆垂涎、隋(堕)须口(卷)发黄目、发挢若虫及须眉、养体等.
作者:朱玲;杨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医学多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脾胃、肝、肾等脏密切相关,其中以脾胃为重要.文章从中医基础理论与古代文献入手,以气机升降为纽带,深入阐释了脾胃、肺、肝、肾各脏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探讨溃结的发病规律.
作者:王希利;彭艳红;孙明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啬啬、洒洒、洗洗、洒淅是中医典籍中描述恶寒症状常用的词汇,古人虽多有注释,但如果不细心体会,它们所表示的恶寒程度、恶寒特征与恶寒方式就很难区分开来.通过对前人注释的研究,阐明用来形容恶寒症状的啬啬、洒洒、洗洗和洒淅4词,洒洒、洗洗都是(疒辛)的假借字.其中啬啬是形容发自体内的寒冷;洒淅是形容起于体表毫毛的寒栗;洒洒(洗洗)是指一般或比较严重的恶寒,不侧重发自内还是发自外.
作者:崔锡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劳倦分形劳、心劳、房劳,其病机特点各有偏重,然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涉及三脏,终表现劳倦诸证.宗气亏虚也就是劳倦发生的重要原因,从宗气论治劳倦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作者:贾海骅;王仑;赵红霞;李海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化瘀通络中药肾络通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残余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制备肾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络通组和缬沙坦组,分别灌胃给药16周取材,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相比,CTGF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肾络通组CTG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肾络通可使慢性进展性纤维化肾组织CTGF蛋白表达下调,延缓5/6肾切除肾衰大鼠的病程进展,提示以CTGF为切入点,运用不同的有效中药组方对其加以研究,将为肾纤维化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尹智炜;陈志强;丁奇峰;张再康;张芬芳;杨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创面的修复结果与胶原的合成和降解有密切关系,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胶原合成与代谢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旨在证实生肌化瘀方对创面的愈合作用,同时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角度探讨生肌化瘀方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斌;李福伦;王振宜;徐文彬;金伟;肖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明清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因为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核心的温病辨证纲领,被认为完善和补充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是对中医学的重大发展.
作者:李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介绍张琪教授治疗痛风验案,并分析其治疗痛风经验,其中概括病机为:湿热痰瘀,交阻为患;专方专治,重在泻热化浊;顽痹方略治以搜邪通络;衷中参西,强调病证相合.
作者:孙元莹;吴深涛;王暴魁;姜德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材料1.1 药物1.1.1 益气解毒活血方即肺瘤平膏,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制剂室提供,生理盐水稀释终浓度为1.71g/ml备用.
作者:郑红刚;熊露;朴炳奎;林洪生;花宝金;裴迎霞;祁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面对同一情志刺激,产生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个性原因及其情绪特点.方法:运用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自评抑郁量表(SAS)、汉密顿自评焦虚量表(SDS)量表对两证180例患者进行了个性及情绪状态测量研究.结果:两证组在EPQ的N向量中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E向量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肝气郁证组(P<0.05),肝气郁证组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SAS标准总分明显高于肝气郁证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肝气郁证组SDS标准总分显著高于肝气逆证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P<0.05).肝气逆证组患者个性多外向气质类型和多胆汁质,情绪表现以焦虚为主;肝气郁证则多内向和抑郁质,情绪以抑郁为主.结论:两证患者所共有的神经质倾向,是其易于产生两证的共同个性基础;两证个性不同的内外倾向和气质类型,是面对同一情志刺激而分别表现出不同情志反应的个性原因.
作者:乔明琦;张惠云;王文燕;于霞;殷静海;陈雨振;张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月见草油抑制培养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理.方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Ⅰ(IGF-Ⅰ)诱发培养心肌细胞肥大,采用DNA、RNA定量检测、细胞面积测定及3H-脯氨酸掺入量的检测,在细胞水平观察月见草油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过程.结果:月见草油可使IGF-Ⅰ诱发致培养的心肌细胞肥大时DNA、RNA含量减低,细胞面积缩小(均P<0.05),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率降低(P<0.05).结论:月见草油通过抑制培养心肌细胞DNA、RNA的合成及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完成对IGF-Ⅰ诱发培养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
作者:杨建军;张宁;温静;胡淑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