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业红
目的:通过对手术中不安全因素的干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差错的发生。方法完善手术室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执行手术室工作程序。结果通过近五年的实施,手术室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结论健全管理体系,落实规章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是保障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关键。
作者:李娜;罗艳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了解佛山市禅城区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3月~5月抽取佛山市禅城区6所中小学校6266名学生,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对学生进行口腔普查,统计患龋率、龋均。结果6266名中小学生患龋率为32.16%,乳牙龋均为0.63,恒牙龋均为0.20。患龋率(X2=192.73,P<0.01)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2013年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生患龋率和龋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不容乐观。学生仍是龋病预防和治疗的重点人群。
作者:梁培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一。概述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作者:裴中英;张慧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总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经全面护理后,其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改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对颌正常位,咬合关系良好的下颌高位垂直阻生齿冠周龈瓣切除成形术后疗效。方法对131例下颌高位阻生齿的患者在行冠周龈瓣切除成形术后进行为期1个月,3个月,9个月的随访分析。结果1例失访,4例复发,126例成功。结论冠周龈瓣切除成形术对因各种原因不能或拒绝拔牙且对颌正常位,咬合关系良好的下颌高位垂直阻生齿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喜红;刘党利;岳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医学难题,其病因病机和症状比较复杂,变化多端,病因难查,治疗难愈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攻克这一难题,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精心探索苦心研究,笔者以独特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拟出治乙肝疗效较高的方药《乙肝灵胶囊》。
作者:何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了解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孕期宣教对孕妇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0例孕妇健康教育前后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了解及需求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且需求不高;健康教育后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及需求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孕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杜秀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对近20年的临床带教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带教中要做到明确带教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严把带教关,做到放手不放眼。强调带教老师的指导作用,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带教关系,这样教与学的质量就会提高得更快。
作者:肖健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的预防结核病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1]。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1]。卡介苗接种后会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反应:在接种后2-3天局部出现红肿小丘,2-3周红肿化脓,4周左右破溃,5-7周结痂,8-12周形成凹陷疤痕。俗称“卡疤”,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但在接种后超过8个月未愈者报道罕见。现就1例接种卡介苗经久未愈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德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病房是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医务人员在医院的主要场所,肿瘤科本是一个比较沉闷的科室,如果没有好的环境,可想而知,使整个气氛更加杂乱无章,我院已在全院普开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我科虽说也是示范病房之一,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但因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原因,病房环境管理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个别护士对所做负责的程度不一,病房环境管理一直是个头痛问题,在全院评比检查中总是无法领先,为此,今年年初以来,我科采用实施病房环境管理评分表,有了显著的成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碧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改良Blalock-Taussing Shunt(B-T分流术)、球囊扩张术三种不同姑息手术在肺动脉闭锁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00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治疗肺动脉闭锁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8天-8岁,体重:3.5-17kg(8.1±5.2kg),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的Nakata指数、血红蛋白值、血氧饱和度值、以及三种手术方式的根治率。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患者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78.12±66.23)小时,ICU平均住院时间为(3.11±5.61)天、术后Nakata指数增加41-70mm2/m2,血氧饱和度值增加10%-30%,血红蛋白值下降5.1-9.3g/L。成功行二次根治手术19例,其中的根治率分别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55.00%(11/20)、B-T分流术33.33%(5/15)、球囊扩张术25.00%(3/12)。两次手术围手术期共死亡8例,出院患者均定期随访,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者30例,Ⅱ级者9例。结论肺动脉闭锁患者姑息治疗行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而球囊扩张术比较适用于新生儿且肺动脉闭锁呈隔膜型的患者。
作者:丘智煌;陈良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随着我院新住院的搬迁使用,三级医院的顺利评审通过,因近期住院患者较多,晨间护理血标本采集空腹血糖测定、生命体征测定、新入院患者是接待全部集中在8点左右,护士交班、查房和治疗不能有序进行,为缓解此时间段的工作压力,我们改革丽以往8点交班的工作流程,定为7点40分前必须跟换衣帽到岗,各责任护士有序地床头交接班查房配制液体配合交班护士完成晨间护理,8点科内晨会。晨会后做治疗,巡视病房健教并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医生的查房,在有效的弹性排班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竟是医护共同查房带给我们的惊喜。
作者:寇锦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采取相应的方法缓解以及消除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方法对100例使用奥硝唑注射液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反应进行观察,采取相应方法。结果恶心呕吐反应得到缓解及消除。
作者:何丽;黄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12~2013.6收治的41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入院后急诊手术治疗31例;10例发病在24小时内,保守治疗6~8小时后腹痛缓解不明显中转手术。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应早诊断,早手术治疗。
作者:刘志新;陈小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甲状腺良性肿物包括甲状腺肿,临床上多采取沿肿物包膜外逐一钳夹、切断、结扎甲状腺组织的锐性切除方法,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我院自2000年~2010年共收治1488例,均采取沿包膜外钝性分离,甲状腺缝所止血。术后放置引流管2例,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豪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感冒药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药物,大多数感冒药已被列为非处方药物,其种类多达百余种,在药物销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正确地选择、合理地应用感冒药,发挥感冒药的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广大医师、药师和患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对老年人群,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作者:裴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经阴道摘除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有齿卵圆钳夹持瘤体按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瘤体脱落。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中术后无不适反应。结论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操作简单,无疤痕,手术时间短,患者无痛苦,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分析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10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肠梗阻患者85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治愈80例,病死1例,好转为1例,转院治疗的3例;15例保守治疗,好转15例,无1例死亡。结论在接诊肠梗阻患者时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临床反应综合分析,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及时机,争取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要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院病人对病房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房作为病人在医院治疗、康复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舒适度关系到病人疾病的转归和痊愈的速度。病房环境好坏与睡眠质量又有密切关系。睡眠是人生理的基本需求,良好的睡眠可使人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睡眠障碍虽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会造成焦虑、激惹、烦躁不安、精神疲乏等,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及病情恢复。睡眠障碍在住院病人中较为常见,以老年人尤为突出,失眠率高达82.63%[1]。因此,如何改善病房环境,更好的保障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是医务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作者:蒋玲;朱华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哮喘门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按病情需要给予解痉、抗炎、给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自拟平喘方治疗。7d-10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快,治愈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陈卫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