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改荣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新法,拓宽治疗范围,预防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和相关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传统药物甲钴胺配合中成药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随机对照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较佳。
作者:杨林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总结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繁琐,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作者:尚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因此,可以说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而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多的也是护士。面临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取得患者信赖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与社会进步、患者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
作者:袁红萍;范黎琴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包括感染、外伤、理化因素、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吸收障碍、肿瘤、自身免疫、遗传和医源性因素等。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其黏膜接触病原体、毒性物质、致癌物质的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炎症和损伤。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病变可局限于消化系统或累及其他系统,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或症状。
作者:蒲芋伶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导致声嘶的常见原因。常发生于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的边缘,发病原因多种,其中与慢性炎症、长期发声不当或不良刺激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病情进一步发展有时甚至发声困难或呼吸困难。病情严重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佳方法。
作者:黄丽;张俊;白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随着我院新住院的搬迁使用,三级医院的顺利评审通过,因近期住院患者较多,晨间护理血标本采集空腹血糖测定、生命体征测定、新入院患者是接待全部集中在8点左右,护士交班、查房和治疗不能有序进行,为缓解此时间段的工作压力,我们改革丽以往8点交班的工作流程,定为7点40分前必须跟换衣帽到岗,各责任护士有序地床头交接班查房配制液体配合交班护士完成晨间护理,8点科内晨会。晨会后做治疗,巡视病房健教并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医生的查房,在有效的弹性排班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竟是医护共同查房带给我们的惊喜。
作者:寇锦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析妇科患者常见阴道炎类型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阴道炎患者454例。分析发病类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结果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是临床常见类型。一般通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结合阴道镜、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确诊,采用口服药物、阴道局部外用药进行治疗。结论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通过临床症状、体征以阴道镜、阴道分泌物检查可以判断阴道炎发病类型,根据发病类型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尚春菊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识别及策略。方法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明确护理核心制度、制定病房安全管理规范及各班安全检查制度、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制定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坚守岗位提高警惕。结果精神科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护士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保证了精神科病房的护理安全。
作者:杨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及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我院自2010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注重护理细节管理,护理质量、护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作者:冯瑞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本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重症监护室2011年5月~2012年5月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21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18例患者除首次痰培养有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外,根据药敏治疗1~2周后再行痰培养,结果未见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结论应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以预防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梁海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普及健康教育。方法:利用多种形式使健康教育通俗易懂,简单化、大众化、使家长快速理解,完全掌握。结果: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科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总结,选出了适合儿科特点,以多种新式传播疾病宣教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锦霞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妇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及转诊,总结出妇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和转诊护理对策。结果:10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得到及时救治,2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8.0%。有4例因失血过多出现休克现象,经现场急救护理,得到复苏。急救护理20min内,在严密监护下平稳安全转送入院96例,另外有4例安全待产。结论:对妇科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伤残率,减少病死率,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本文分析总结100例70岁以上老年住院手术病人的术前情况,麻醉选择,麻醉管理,麻醉中的并发症,认为年老因素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证。关键在于充分术前估计与准备,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正确实施麻醉,围术期密切监测与处理,以及预防麻醉并发症。这些综合处理对保证老年病人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庆凯;王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木僵状态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症。在精神分裂症木僵患者中紧张性木僵为常见,轻者言语和动作明显减少或缓幔、迟钝,又称为亚木僵状态;重者全身肌张力增高,随意运动完全抑制,出现蜡样屈曲、面无表睛、不吃不喝、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多参数监测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简称,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杨德英;唐炜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年龄的分析,提出产后出血护理的一些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一年来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分析,整理及护理工作总结。结果产后出血五大原因中多为宫缩乏力,约占四分之一,其后为胎盘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从年龄来看低龄组占二分之一。结论产后出血查清出血原因,及时抢救,合理护理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杜恒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总结了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督导工作。努力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1],护理人员要改变原有的护理模式,从患者需求出发,规范各项护理工作。
作者:林慧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总结难治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难治性哮喘经针对病因治疗37例患者随访2-36个月,症状控制良好。结论明确难治性哮喘的病因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其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胎儿颈部血管瘤相对少见,许多血管瘤不能为产前超声发现,近期我院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1例报道如下。1、病史介绍孕妇23岁。妊娠23周“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头颈部囊实性占位”,到我院进行彩超检查。彩超检查所见:双顶径6.5c m,股骨长径4.2cm,羊水大深度6.1cm,胎盘:宫体后壁,厚约3.1cm,I级。胎儿后颈部皮下见大小约7.2x7.8c m的增强欠均匀回声(图1),其内见网格状无回声,C D F I:其内可见少许点、条状血流信号(图2)。胎儿其余各部位形态和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2)胎儿后颈部异常回声(血管瘤)。孕妇要求住院引产,术后临床诊断:胎儿颈部血管瘤。
作者:田妍;郑沾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ICU中重症患者肝损伤的原因、临床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后,针对重症患者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在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得出了相关的启示和结论。
作者:刘欣;肖广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并复习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点和诊治,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病例诊治资料,进行影像学表现、临床病理和治疗情况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行术后放疗。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术前不易诊断,术中出血明显,术后放疗可能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术后化疗是否能提高局控率,延长生存期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鞠云鹤;蒋美萍;秦继勇;常莉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