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备血患者检出抗-M抗体1例

林朝霞;董清松

关键词:抗-M抗体, 抗体鉴定, 交叉配血
摘要:1、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产2流1,因腰椎滑脱入院,拟手术,术前备4单位红细胞,无输血史,做抗体筛查时发现抗筛阳性,继而做抗体鉴定,确定其为抗-M抗体,再对其进行交叉配血,分别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两种方法进行配血,筛选出合适的红细胞。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控制骶骨巨大肿瘤术中出血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11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出血量为(7388±706.99)ml,有1例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作者:白国昌;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膜透析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8~2013.8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AFR应用PD治疗10例,观察PD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电解质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死亡2例,8例存活者经PD治疗后(4.1±1.4) d (2~5 d)尿量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得以纠正。结论早期应用PD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AFR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云南;曹华;陈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0位采取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模拟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高于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前与手术过程中的心率以及血压方面,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使患者紧张情绪以得到缓解,有利于患者手术以后的恢复。

    作者:蒋翠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病区中药注射剂错误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差错原因的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差错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2月共44周我院病区中药注射剂差错次数。结果中药注射剂的差错和中药注射剂的品名、包装、包装数量、规格、产地相关。结论减少中药注射剂的差错需要中药注射剂生产厂家和医院共同努力。

    作者:刘莉;丁倩(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抗感冒药物处方的药理特征以及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物处方的药理特征以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针对感冒患者开具的700张处方。结果:700张处方中,11张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不合格率1.6%,其中,4张处方使用药物不对症,36.4%;7张处方药物成分重复,63.6%。抗感冒药物成分较相似,易出现重复用药的不合理情况。结论:临床应用抗感冒药物时,要了解感冒患者的病情进展,掌握抗感冒药成分,在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作者:麦焕章;旋桂香;李炜凤;杨育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干预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低血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4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只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病人的护理有效率、满意率以及低血糖的复发率分别为:100.0%、95.0%、7.5%;而对照组中病人的护理有效率、满意率以及低血糖的复发率分别是:80.0%、87.5%、22.5%。两组间的结果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低血糖病人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具有极佳的护理效果,可以极大降低其低血糖的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很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浅谈新护士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病人建立起来的工作性的人文关系。护患关系是所有护理关系中的核心部分,已不仅仅局限于治疗与被治疗的简单关系,而是包括护患双方心理、社会等诸多关系的较为复杂的立体结构。正确的交流,可以沟通抚慰患者感情,密切护患关系,缓解护患矛盾,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素养、重视病患的心理护理,是保证各项医疗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工作。尤其是新护士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还没有完全转变从学生到护士的心理,因此,在处理复杂的护患关系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对自身也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影响日常工作。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认真总结,并结合护理学理论,浅谈几点关于维护护患关系的心得体会。

    作者:金芝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送孕妇至产房不准确的原因,寻找对策,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2011年431例孕妇送产房时机不准确进行原因分析及总结,通过重视、培训、提高技术、开展护士QC活动,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012年孕妇至产房时机的准确率由79%提高至95%,新生儿窒息、肩难产、无会阴三°裂、剖宫产率、都较以前明显下降。结论孕妇至产房时机准确率是可以提高的,通过原因分析及总结,制定相应护理对策,2012年比2011年准确率明显提高,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提高,保证了母婴安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杜燕平;但冬玉;吴秀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胎盘早期剥离临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患者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对20例胎盘早期剥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时间1h~4h,11例早期剥离面积超过1/3,9例小于1/3,其中剥离面积大者几乎完全剥离,小者仅1/7。结论:胎盘早剥约占妊娠晚期出血患者的3%。胎盘早剥的救治原则是纠正休克,尽快终止妊娠,防治DIC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李迎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越来越广,与传统的剖腹式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医院开始使用舒芬太尼,在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同传统使用舒芬太尼麻醉效果及术后苏醒恢复的影响,选择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观察麻醉期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术后病人气管拔出时间,使用舒芬太尼比芬太尼较稳定,术后气管拔出时间明显提前,苏醒恢复迅速平稳。

    作者:张元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小儿腹泻常用药物分析

    小儿腹泻时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疾病。本病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和非感染性(包括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和其它原因)两大类。

    作者:杜柳薪;王静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中药内服、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2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熏洗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的26例患者用中药内服止带方。外用熏洗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总有效率观察100%。结论:中药内服,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

    作者:周林香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急性心包炎可由各种原发的内外科疾病引起,也有部分病因至今不明。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国外资料表明非特异性心包炎已成为成年人心包炎的主要类型,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病毒感染及感染后发生的变态反应可能为其病因之一,也有认为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国内报道则以结核性心包炎居多,其次为非特异性心包炎。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包炎在增多。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治疗的进展,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减少。除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浅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总结急性肾功衰竭临床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病科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4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有效治疗和综合护理病情得到了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2例患者病情较重,伴有并发症出现,病情好转较慢,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结论:我院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病情好转是非常科学可行的,为患者的救治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为患者增强了治病的信心。

    作者:李清芬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27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充分认识创伤性休克的特点、发病机理,采取针对性强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链式流程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除3例创伤严重死亡外,其余均成功治愈。结论链式流程在创伤性休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怀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左拇指甲下血管球瘤1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73岁,主因左手拇指远节疼痛2年余,加重1月入院。患者约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拇指远节疼痛,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被诊断为甲沟炎、末梢神经炎,手指感染等,给予抗生素、消炎及止痛等对症治疗,病情无改善。近1月来疼痛明显,并自觉影响日常生活,来我院治疗。否认左拇指有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查体:左手拇指无红肿,指甲有局限性隆起、变形,甲下隐约可见一0.5c m ×0.5c m浅紫色组织,触之有剧痛。X线检查示:患指末节指骨上有骨压迹,骨压迹边缘骨密度增高。B超检查示:局部低回声区,包膜完整,与周围分界清晰,瘤体内血流丰富。手术在显微镜下操作,距肿物边缘0.2c m完整切除肿物并用尖刀搔刮骨压迹、电刀烧灼。术后病理诊断:血管球瘤。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孙金磊;董乐乐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

    胰腺癌是一种主要起源于胰腺管上皮细胞,少数起源于胰腺泡细胞,分布于胰头、胰体及胰尾的胰腺外分泌腺的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出现的症状亦缺乏特异性,所以临床确诊者大多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且疗效很差,80%患者在手术后1年内死亡,总体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9%,是目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王立红;王玉兰;姜颖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临床上常见、重要的医院感染疾病之一,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经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性反应。在我国,V A 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1],因此,我们对V A 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蒋桂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中医辩证治疗130例老年风湿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89.23%)和总有效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和(8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李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静脉局部麻醉中加入舒芬太尼在手外科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应用

    目的:了解手外科短小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应用静脉局部麻醉中加入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臂丛神经阻滞不全的手外科病人100例,行静脉局部麻醉辅助,随机分为2组 A组注入0.5%利多卡因+舒芬太尼10ug混合液15ml。B组注入0.5%利多卡因15ml。观察2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快,麻醉维持时间较B组长,手术开始30分钟后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术中及术后2小时2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SPO2正常;除去应用静脉药的病人,其余所有病人均无头晕,耳鸣,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手外科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不全辅助A组静脉局部麻醉方法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手外科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采用静脉局部麻醉中加入舒芬太尼较单用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要好。

    作者:包楚肖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