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晓艳
用超声观察头针对创伤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头针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头针组的脑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慢,脑血管痉挛缓解。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表明创伤性脑血管痉挛早期应用头针治疗可改善血流,缓解创伤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章江川;万剑斌;肖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用护理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不断加强,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护理纠纷是临床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作者:江辛;杜娟;方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范绍荣主任中医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程丽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本文就肺癌合剂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予以中药配合化疗治疗和GP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癌合剂配合化疗治疗应用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钱广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高钾血症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但经过统计及数据分析,西藏地区低钾血症较高钾血症明显多见。通过对地域、饮食习惯、医源性因素等多种原因的分析,阐明为何高原地区多发低钾血症,并提出一些方法进行预防与处理。
作者:李川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咯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它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的症状。大咯血是指24小时内咯血量>600m l或单次咯血量超过200m l即可诊断为大咯血。窒息是大咯血严重而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在数分钟内造成患者死亡。由于院前急救的条件有限,更是加大了急救的难度。我科于2013年10月在院前成功抢救一位因大咯血致窒息的患者,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华乔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11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出血量为(7388±706.99)ml,有1例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作者:白国昌;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我国的医院大部分属于公立的医院,因此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是提高我国医院在管理方面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加大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的举措。通过对医院的改革管理,减少公立医院的成本支出,从而达到有效的节约医院成本,以此实现社会和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医院服务的不断提高。
作者:朱希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伴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对27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TC、LDL-C、HDL-C和IMT,并进行显著性比较。结果治疗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 D L-C水平明显升高,I M T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IMT,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朱正芳;张伟国;姚丽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基层二乙县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普外科手术的Ⅰ类切口、Ⅱ类切口的住院病人共44例,按切口有无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及切口无感染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 S A1病情分级在切口感染组与切口雾感染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麻醉方式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ASA1病情分级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作者:曾立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将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60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唑肟钠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有效治疗概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争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先天性泪囊炎是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原因是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封闭或鼻泪管的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1]。是小儿常见病,患儿常表现为有泪溢、结膜充血并有较多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还可引起角膜感染、急性泪囊炎、泪囊瘘等并发症。其治疗顺序是首先进行泪囊按摩,泪囊按摩无效进行泪道冲洗,泪道冲洗无效采用泪道探通术。泪道冲洗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不可缺少的方法,由于婴幼儿泪小点很小,泪管组织娇嫩,而且不合作,冲洗稍有不妥,可造成泪道的刨伤,严重造成泪道假道,泪道疤痕性阻塞,造成终生的损害,但婴幼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沟通障碍、配合度差、因此加强治疗中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泪道冲洗的技巧,提高准确率,避免损伤,对于操作护士尤为重要。通过对42例婴幼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不断总结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雅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患者22岁,停经38+3周,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7/75mmmHg,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彭隆大于正常孕周,专科情况宫高40c m,腹围110cm,胎心音左138次/分;右140次/分,不规则宫缩,头先露,未衔接。心电图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双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收入院。产科行肛诊检查容2指。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于异丙基肾上腺素1m g加入5%葡萄糖500m l内,25滴/分输入,心室率维持在42~49次/分。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领导赶到现场,立即组织产科、心内科、ICU、麻醉科专家紧急会诊,产科结论:第一胎经阴产,二胎原则上不主张行剖宫产术,但双胞胎经阴产风险很大,且孕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风险更大。专家组经病情评估认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由于失去了心脏生理调节机制,在孕产期特别是血容量明显增加时,心功能显著下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临产后先露下降压迫盆底,胎儿娩出时腹压突然下降,均会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使产妇心率更慢,导致阿斯氏综合症,甚至猝死。不能经阴产,行剖宫产也承受极大地风险,出血、心率继续减慢。众所周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心室各按自身节律搏动,心室率过慢,心脏输出量减少,可以引起脑缺血、轻则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重则昏厥、抽搐,甚至死亡。经专家组决定,先行心脏临时起搏安置术,然后行剖宫产术,经与家属沟通,家属同意此项方案。零点的钟声敲过,孕妇被送入心脏介入手术室,为避免射线辐射对胎儿影响,厚厚的防护服盖在孕妇身上,不到50分钟,心脏临时起搏术结束,一切顺利,起搏频率60次/分。此时,孕妇的宫缩在加剧,立即转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术,深夜二点,配合心电监护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顺利,一对双胞胎女婴(分别是2600g、2500g)顺利分娩,母婴平安。
作者:李云秋;韩丽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对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现状和健康教育进行综述,提出应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胡新瑞;谌小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针对传统病员服不能满足病情需要的缺点,设计制作了前纽扣后分片的双上侧开衩病员服。临床应用中方便长期卧床患者更换衣服、心电监护患者导线固定、急救时快速电除颤、带管病人的导管固定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薛敏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大手术术后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
作者:彭海燕;余金蓉;伍萍;母丽莎;李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活动性佝偻病患儿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均给予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宣传指导,观察组在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滴剂口服,对照组只进行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宣传指导,没有口服维生素D滴剂。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预防有效103例,总有效率达93.64%;对照组预防有效59例,总有效率达5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疗效显著。
作者:吕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头孢曲松即头孢三嗪,头孢曲松钠是第3代长效头孢菌素,临床用于各种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尤其对于梅毒、淋病等有独到疗效。头孢曲松抗菌谱与头孢噻肟相似,抗菌活性优于头孢噻肟。其血清消除半衰期长,具有长效作用。梅毒(syphilis )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种器官损害。早期侵犯皮肤粘膜,晚期侵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极大。目前许多人因患晚期梅毒治疗不利而死亡。
作者:易建华;陈辉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 VBI)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的特点。方法我们用回顾、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VBI患者的SSR表现。结果 VBI患者SS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延长,波幅(率)降低。结论 SSR能客观地判断VBI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可作为VBI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晓燕;何小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产褥期进食辛辣物品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食辛辣物品的46例作为研究组,另54例未进食辛辣物品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母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母亲便秘、消化不良、恶露延长、睡眠质量差比例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吐奶、腹胀、红斑、湿疹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产褥期进食辛辣物品会增加母婴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极不利于健康。
作者:陈滪珊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