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
目的:对疗养院药房药品的管理经验进行探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结合疗养院药品管理制度,严格药品的调配、发放、储存、盘点各个环节,归纳管理体会。结果与结论完善的药房管理,为提高药学优势服务,提供了更好地保障。
作者:詹丽佳;章春晓;章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27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充分认识创伤性休克的特点、发病机理,采取针对性强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链式流程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除3例创伤严重死亡外,其余均成功治愈。结论链式流程在创伤性休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怀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针对传统病员服不能满足病情需要的缺点,设计制作了前纽扣后分片的双上侧开衩病员服。临床应用中方便长期卧床患者更换衣服、心电监护患者导线固定、急救时快速电除颤、带管病人的导管固定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薛敏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诊规陪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培训分理论讲授、操作示教、临床护理实践、理论和操作考核四部分。培训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和急诊专科内容。结果:2012年急诊规陪护士由进院时理论和操作考试、临床应急反应合格率62%、68%、42%提高为95%、100%、90%。结论:急诊规陪护士培训提高了护理质量,为以后急诊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余明芳;杨永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类疾病中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的从各科室临床标本中提取出的300株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和生化分析,分析、总结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科室、来源、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广的科室为呼吸科,神经外科次之;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均具有耐药性,其中,耐药性高的是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次之。30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30株被检出具有多重耐药性,检出率为76.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且多重耐药性明显。
作者:陆亚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产褥期进食辛辣物品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食辛辣物品的46例作为研究组,另54例未进食辛辣物品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母婴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母亲便秘、消化不良、恶露延长、睡眠质量差比例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吐奶、腹胀、红斑、湿疹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产褥期进食辛辣物品会增加母婴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极不利于健康。
作者:陈滪珊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发生在妊娠期的前6个月。由于患者处于妊娠的特殊时期,给护理工作带来更多的要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亚芬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12月期间收治的该病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采用良好、精细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病情的关键。
作者:单卫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极大。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此类病一般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本文旨在对心脑血管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做概述。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手外科短小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应用静脉局部麻醉中加入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臂丛神经阻滞不全的手外科病人100例,行静脉局部麻醉辅助,随机分为2组 A组注入0.5%利多卡因+舒芬太尼10ug混合液15ml。B组注入0.5%利多卡因15ml。观察2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快,麻醉维持时间较B组长,手术开始30分钟后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术中及术后2小时2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SPO2正常;除去应用静脉药的病人,其余所有病人均无头晕,耳鸣,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手外科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不全辅助A组静脉局部麻醉方法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手外科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采用静脉局部麻醉中加入舒芬太尼较单用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要好。
作者:包楚肖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咳嗽、咳痰不是独立的一个病种,是肺部某种疾病的症侯群之一,可以咳嗽、咳痰的性质来判定某种肺部原发性疾病的细微病情变化。尤其对肺部慢性病变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可加重原发病的发展和演变,后危急生命。本人在多年的基层卫生院临床实践中辨症使用蒙医理论,对结核病合并支气管感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感染、肺心病合并支气管部感染等三种病症进行蒙药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英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近几年,药品安全跳入人们的眼帘,公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用药安全。随着2010年版药典的实施,各类药品的检验标准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中药饮片方面,由从前只有中药材检验标准,到现在很多中药材项下都有相对应的饮片标准,为中药饮片的检验提供了更细致的标准。在日常监督工作中,笔者发现,如果能够加强零售环节的管理,很多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都不会出现,所以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的管理,相当必要。
作者:范洪远;毕壮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早产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72例早产儿黄疸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0例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对照组22例患儿,采用传统的西药联合蓝光照射。结果2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早产儿黄疸疗效肯定,联合蓝光照射疗效优于传统的西药联合蓝光照射。
作者:殷新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复习既往11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出血量为(7388±706.99)ml,有1例骶神经损伤,3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结论在骶骨肿瘤过程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作者:白国昌;吴朝阳;朱夏;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8~2013.8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AFR应用PD治疗10例,观察PD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电解质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死亡2例,8例存活者经PD治疗后(4.1±1.4) d (2~5 d)尿量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得以纠正。结论早期应用PD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AFR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云南;曹华;陈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对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配合,总结其经验及教训。结果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配合顺利完成,所有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熟练地做好手术配合及护理工作对于确保手术疗效非常重要。而定期对器械保养,减少并发症,也是其中的关键。
作者:马云;刘洁(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90%以上患者至少有一支冠脉主支管腔明显狭窄,5%~10%患者无明显狭窄,可能与冠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心肌代谢异常、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等有关。
作者:尹义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心肌炎指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病因明确的称为特异性心肌病,病因未明的称为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型心肌病,临床上常见的是扩张型心肌病。本节主要介绍扩张型心肌病(DCM)。
作者:鞠晓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4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小结重症肝炎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及精心护理,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玉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采取EC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6.15%和42.31%,对照组的分别为76.92%和73.08%,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魏俊婷;陈钟;欧阳郴生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