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蒋玉平(通讯作者)
在中、高职护理教育的基础教学阶段,教师通过设计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能够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护生对未来护理职业的认同。进而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促进护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作者:王旭兰;张涛;王海曼;代晓霞(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采取EC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6.15%和42.31%,对照组的分别为76.92%和73.08%,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魏俊婷;陈钟;欧阳郴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医学科研进步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医学伦理问题。其必然性在于医学科研与医学伦理的不同,两者的剧烈碰撞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医学伦理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医学科研行为是应该做的,什么样的医学科研活动是善的,可以造福人类的。医学科研中要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体现医学科研的客观真实性及富有医学创新观。
作者:申星花;李学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针灸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1.9%(13/31),治疗总有效为96.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0%、67.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可达到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散瘀之功效,疗效比西药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力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全自动包药机在我院的使用满意度,为全自动包药机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方法:问卷调查我院206名医生、药师、护士、患者就全自动包药机的使用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问卷206份,其中医生、药师、护士、患者对全自动包药机包出药品的卫生状况满意率高为90.79%,其次对提高工作效率的满意率为89.42%,对使用药品方便程度的满意率为79.57%,对获取药品信息的满意率72.09%。结论:对全自动包药机的使用整体满意度较高,它的使用必然带动医疗服务质量,药品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刘青萍;范进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近年来,临床药学越来越受到各医院的重视,等级医院评审也将临床药学工作作为评审要求,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工作对减少不合理用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等有积极作用[1]。但是近年来,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发展迟滞,目前仍停留在开展用药咨询、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处方分析等基础性工作,没有深入到临床一线参与医生临床查房和用药指导工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作者:吴建军;蒋庆锋;刘智广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十二指肠损伤迟发性破裂病例较罕见,其病情凶险复杂,诊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2009年6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十二指肠损伤迟发性破裂腹膜后腸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美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差错原因的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差错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2月共44周我院病区中药注射剂差错次数。结果中药注射剂的差错和中药注射剂的品名、包装、包装数量、规格、产地相关。结论减少中药注射剂的差错需要中药注射剂生产厂家和医院共同努力。
作者:刘莉;丁倩(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的护理及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我科16例腹膜透析患者。结果16例患者中,出口炎及腹膜感染各1例。分析原因与无菌操作不严、透析环境、个人营养状况及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重视腹膜透析患者的整体护理与宣教,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肾病Ⅱ号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各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门诊患者61例,采用煎服肾病Ⅱ号方治疗1-2疗程后,再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37例,基本缓解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结论肾病Ⅱ号方对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及各项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均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柳洲;漆柏安(通讯作者);张学英;夏小辉;任金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9例(63.33%),有效8例(26.67%),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观察组:显效23例(76.67%),有效7例(23.33%),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侯丽洁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糖尿病是我国现存的常见慢性病之一,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需要持久乃至终生治疗,尚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21%[1]。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学会控制疾病的方法和维持生命的基本技能,以达到自我控制病情、自我保健的目的。
作者:杜鹃;董晓玲;丁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护患关系是指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病人建立起来的工作性的人文关系。护患关系是所有护理关系中的核心部分,已不仅仅局限于治疗与被治疗的简单关系,而是包括护患双方心理、社会等诸多关系的较为复杂的立体结构。正确的交流,可以沟通抚慰患者感情,密切护患关系,缓解护患矛盾,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素养、重视病患的心理护理,是保证各项医疗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工作。尤其是新护士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还没有完全转变从学生到护士的心理,因此,在处理复杂的护患关系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对自身也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影响日常工作。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认真总结,并结合护理学理论,浅谈几点关于维护护患关系的心得体会。
作者:金芝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0位采取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模拟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高于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前与手术过程中的心率以及血压方面,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使患者紧张情绪以得到缓解,有利于患者手术以后的恢复。
作者:蒋翠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小儿腹泻时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疾病。本病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和非感染性(包括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和其它原因)两大类。
作者:杜柳薪;王静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豆根、苦豆草、欧苦参等,我国西北省区及中亚细亚一带均有分布。药用根、根茎、全草及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燥热、止痛杀虫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癌、抗炎、抗菌的作用。关于化学成分的研究的研究已有报道,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该资源,我们对其种子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有报道鉴定的生物碱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 OSC)、苦参碱(matrine MT)、槐果碱(sophocarpine SC)、槐定碱(sophoridine SRI)和槐胺碱(sophoramine SA)、莱曼碱(lehmannine LEH)、苦豆碱(aloperine ALC)。现将近几年苦豆子类生物碱在抗炎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韩玉刚;张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药物治疗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及药学干预。方法:本次共选择1000例高血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和病房收治的患者,调查影响用药的危险因素,并针对高危人群行针对性药学干预。结果:女性患者、>40岁、<2种药物联用、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用药<3年用药依从率与男性、>40岁、>2种药物联用、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用药>3年患者比较,居较高水平,故后被比较项为危险因素,依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组含至少两种危险因素650例,经药学干预后,降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调查对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并行针对性药学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高脂血症所带来的脂质在血管内皮的不断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此为基点产生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损害已渐为人知。但在高脂血症早期并不一定有如此严重的影响。人们往往在进行血生化检验时才发现高脂血症。一些高脂血症的“心血管外”表现却能为脂代谢异常提供一些蛛丝马迹。
作者:唐永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急性心包炎可由各种原发的内外科疾病引起,也有部分病因至今不明。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国外资料表明非特异性心包炎已成为成年人心包炎的主要类型,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病毒感染及感染后发生的变态反应可能为其病因之一,也有认为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国内报道则以结核性心包炎居多,其次为非特异性心包炎。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包炎在增多。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治疗的进展,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减少。除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开创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新纪元。ACEI能缓解心力衰竭(HF)症状,改善心室重塑,降低死亡危险及死亡与住院的联合危险。循证医学的证据奠定了ACEI作为HF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的地位。ACEI对轻、中、重度HF均有效,即使是重度HF应用ACEI可以明显改善远期预后,降低死亡率。对心功能处于代偿期而无明显症状时,即开始ACEI干预治疗是HF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
作者:李作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