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柳洲;漆柏安(通讯作者);张学英;夏小辉;任金华
先天性泪囊炎是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原因是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封闭或鼻泪管的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1]。是小儿常见病,患儿常表现为有泪溢、结膜充血并有较多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还可引起角膜感染、急性泪囊炎、泪囊瘘等并发症。其治疗顺序是首先进行泪囊按摩,泪囊按摩无效进行泪道冲洗,泪道冲洗无效采用泪道探通术。泪道冲洗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不可缺少的方法,由于婴幼儿泪小点很小,泪管组织娇嫩,而且不合作,冲洗稍有不妥,可造成泪道的刨伤,严重造成泪道假道,泪道疤痕性阻塞,造成终生的损害,但婴幼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沟通障碍、配合度差、因此加强治疗中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泪道冲洗的技巧,提高准确率,避免损伤,对于操作护士尤为重要。通过对42例婴幼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不断总结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雅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结肠炎患者89例,均以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7.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张泽仁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2名脑动脉瘤患者和81名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53例患者共有动脉瘤171个,患者经栓塞治疗后有15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有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脑梗塞等并发症,经积极的治疗后得到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5.89%;对患者实施为期3年随访发现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7%。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痛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林涛;赵平(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患者22岁,停经38+3周,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7/75mmmHg,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彭隆大于正常孕周,专科情况宫高40c m,腹围110cm,胎心音左138次/分;右140次/分,不规则宫缩,头先露,未衔接。心电图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双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收入院。产科行肛诊检查容2指。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于异丙基肾上腺素1m g加入5%葡萄糖500m l内,25滴/分输入,心室率维持在42~49次/分。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领导赶到现场,立即组织产科、心内科、ICU、麻醉科专家紧急会诊,产科结论:第一胎经阴产,二胎原则上不主张行剖宫产术,但双胞胎经阴产风险很大,且孕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风险更大。专家组经病情评估认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由于失去了心脏生理调节机制,在孕产期特别是血容量明显增加时,心功能显著下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临产后先露下降压迫盆底,胎儿娩出时腹压突然下降,均会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使产妇心率更慢,导致阿斯氏综合症,甚至猝死。不能经阴产,行剖宫产也承受极大地风险,出血、心率继续减慢。众所周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心室各按自身节律搏动,心室率过慢,心脏输出量减少,可以引起脑缺血、轻则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重则昏厥、抽搐,甚至死亡。经专家组决定,先行心脏临时起搏安置术,然后行剖宫产术,经与家属沟通,家属同意此项方案。零点的钟声敲过,孕妇被送入心脏介入手术室,为避免射线辐射对胎儿影响,厚厚的防护服盖在孕妇身上,不到50分钟,心脏临时起搏术结束,一切顺利,起搏频率60次/分。此时,孕妇的宫缩在加剧,立即转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术,深夜二点,配合心电监护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顺利,一对双胞胎女婴(分别是2600g、2500g)顺利分娩,母婴平安。
作者:李云秋;韩丽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T型管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胆总管探查术后42例患者T型管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42例患者均如期拔除引流管,患者状态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T型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探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针对传统病员服不能满足病情需要的缺点,设计制作了前纽扣后分片的双上侧开衩病员服。临床应用中方便长期卧床患者更换衣服、心电监护患者导线固定、急救时快速电除颤、带管病人的导管固定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薛敏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5例,其中有35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设为观察组,另有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保守方法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军;周萃阶;蒋维;杨卫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90后护生在儿科带教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分析500多名90后护生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结果根据护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了护生实习效果。结论根据90后护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乔秋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出现重度窒息下的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结果经抢救与护理,3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共有29例患儿抢救成功存活,1例患者抢救失败死亡,生存率为96.67%。5min Apgar评分均值为(8.52±2.16)分。整个抢救过程当中,出现1例电解质紊乱、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一旦出现新生儿重度窒息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正确且高效的抢救方法,同时还需要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才能够促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同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预后水平的增强。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76例慢性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12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尤其是遵医行为的干预。结果健康教育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饮食控制和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慢性分裂症患者合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慢性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应对方式,有助于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改善。
作者:万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中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予以不同形式的护理。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术中护理后,患者均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结论:术中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患者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对20例胎盘早期剥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时间1h~4h,11例早期剥离面积超过1/3,9例小于1/3,其中剥离面积大者几乎完全剥离,小者仅1/7。结论:胎盘早剥约占妊娠晚期出血患者的3%。胎盘早剥的救治原则是纠正休克,尽快终止妊娠,防治DIC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李迎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不同妇幼保健模式对妇女保健效果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妇幼保健与临床融合的综合性妇幼保健医院与单纯的妇幼保健所的各项指标,比较两者在妇女保健的效果。结果据调查统计,近三年妇保院的孕产妇死亡率远低于妇保所,住院分娩补助率远高于妇保所,叶酸补充率远高于妇保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系统管理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妇幼保健模式能够为妇女提供更高的医疗和保健水平,是妇幼保健模式的首选。
作者:石春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采用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运用PDCA管理结合路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行为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路径化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曾令丹;李春妹;左曙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范绍荣主任中医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现将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程丽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12月期间收治的该病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采用良好、精细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患者痛苦、缓解病情的关键。
作者:单卫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物处方的药理特征以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针对感冒患者开具的700张处方。结果:700张处方中,11张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不合格率1.6%,其中,4张处方使用药物不对症,36.4%;7张处方药物成分重复,63.6%。抗感冒药物成分较相似,易出现重复用药的不合理情况。结论:临床应用抗感冒药物时,要了解感冒患者的病情进展,掌握抗感冒药成分,在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作者:麦焕章;旋桂香;李炜凤;杨育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随着社会对医学专业化需求,各医学院校专业设置逐年增加,相关医学类专业增设明显,检验、影像、麻醉、肿瘤、医学美容等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临床及非临床专业学科。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方法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它仍然是这些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内科学的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医学技能等[1]有重要作用。
作者:计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为减少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基层二乙县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普外科手术的Ⅰ类切口、Ⅱ类切口的住院病人共44例,按切口有无感染分为切口感染组及切口无感染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A S A1病情分级在切口感染组与切口雾感染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麻醉方式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切口类型、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ASA1病情分级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作者:曾立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后并应用达菲林治疗及护理的效果,为更好地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且应用达菲林治疗及护理的19名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采用达菲林治疗,并进行积极地护理,19名患者都痊愈出院,追踪10个月没有复发的病例。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达菲林治疗及针对性护理,临床观察是有效的。
作者:辛润梨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