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分析

汪林涛;赵平(通讯作者)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 脑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2名脑动脉瘤患者和81名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53例患者共有动脉瘤171个,患者经栓塞治疗后有15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有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脑梗塞等并发症,经积极的治疗后得到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5.89%;对患者实施为期3年随访发现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7%。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痛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心血管、脊柱、肝胆等复杂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输血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此带来的库血用量紧张和输血安全问题也也日益突出,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关注。自体血液回收对失血量多的病人,回收率通常在90%以上,不需要验血型,在短时间内能使病人的失血量得到初步纠正,对麻醉的耐受性也得以改善,并减少手术后造成的输血并发症及血源性疾病传播机会,安全可靠。

    作者:张素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中药治疗冠心病注意阳药的运用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作者:周家滨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蒙药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咳痰症35例

    咳嗽、咳痰不是独立的一个病种,是肺部某种疾病的症侯群之一,可以咳嗽、咳痰的性质来判定某种肺部原发性疾病的细微病情变化。尤其对肺部慢性病变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可加重原发病的发展和演变,后危急生命。本人在多年的基层卫生院临床实践中辨症使用蒙医理论,对结核病合并支气管感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支气管感染、肺心病合并支气管部感染等三种病症进行蒙药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英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急诊规陪护士培训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规陪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培训分理论讲授、操作示教、临床护理实践、理论和操作考核四部分。培训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学第四版和急诊专科内容。结果:2012年急诊规陪护士由进院时理论和操作考试、临床应急反应合格率62%、68%、42%提高为95%、100%、90%。结论:急诊规陪护士培训提高了护理质量,为以后急诊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余明芳;杨永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膜透析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8~2013.8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AFR应用PD治疗10例,观察PD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电解质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死亡2例,8例存活者经PD治疗后(4.1±1.4) d (2~5 d)尿量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得以纠正。结论早期应用PD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AFR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云南;曹华;陈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学校食堂餐具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区8所学校,分别对学校食堂公用餐具采用蒸汽、电子消毒柜、化学消毒剂3种消毒方法,并对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60件餐具经培养确定合格408件,合格率为88.7%。采用蒸汽消毒柜消毒的餐具359件,消毒合格率为91.9%;使用电子消毒柜消毒的餐具30件,消毒合格率为76.7%;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的餐具71件,消毒合格率为77.5%。学校自己经营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餐饮公司经营。结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检测合格率与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合格率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应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熟悉掌握餐具消毒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作者:刘延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干预

    目的:对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被退回的4325张药单的金额、原因、品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退药的品种以注射液居多,主要以头孢替安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主;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出院(17.3%)、患者拒用(31.2%)、医嘱错误(13.6%)以及患者转科、患者死亡等。退药频次主要为普外科、综内科以及儿科;退药金额较大,平均每月24.7万,其中以八、九月份高。结论:我院住院药房腿要数量大、品种多,每个科室都有发生,鉴于此,医院对退药的管理力度要加强,以对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有效进行保证。

    作者:张妙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腕、指关节病变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40个关节)及35例健康志愿者(共700个关节)的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进行超声检测,测量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增生滑膜血流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 R A组所查关节中有80%(672/840)的关节有不同程度滑膜增厚;70%(588/840)的关节有积液;肌腱炎占37.1%(312/840);滑膜血流增多占34.5%(291/840)。对照组分别为5%(35/700)、11%(77/700)、3%(21/700)、2%(14/7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够较清晰地显示RA患者受累关节滑膜增厚程度、关节积液、肌腱和腱鞘炎症状况、滑膜血流等,在评估RA患者关节受累程度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沈伟强;朱正;倪庆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10例食管异物伴穿孔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异物性食管穿孔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例食管异物引发穿孔的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全部经食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其中8例取出异物后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2例经食管镜取出异物后转胸外科继续治疗,均痊愈出院。体会: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手术治疗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江燕;马丽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婴幼儿泪囊炎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泪囊炎是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原因是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封闭或鼻泪管的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1]。是小儿常见病,患儿常表现为有泪溢、结膜充血并有较多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还可引起角膜感染、急性泪囊炎、泪囊瘘等并发症。其治疗顺序是首先进行泪囊按摩,泪囊按摩无效进行泪道冲洗,泪道冲洗无效采用泪道探通术。泪道冲洗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不可缺少的方法,由于婴幼儿泪小点很小,泪管组织娇嫩,而且不合作,冲洗稍有不妥,可造成泪道的刨伤,严重造成泪道假道,泪道疤痕性阻塞,造成终生的损害,但婴幼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沟通障碍、配合度差、因此加强治疗中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泪道冲洗的技巧,提高准确率,避免损伤,对于操作护士尤为重要。通过对42例婴幼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不断总结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雅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我院临床药学发展缓慢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临床药学越来越受到各医院的重视,等级医院评审也将临床药学工作作为评审要求,开展临床药学研究工作对减少不合理用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等有积极作用[1]。但是近年来,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发展迟滞,目前仍停留在开展用药咨询、统计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处方分析等基础性工作,没有深入到临床一线参与医生临床查房和用药指导工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作者:吴建军;蒋庆锋;刘智广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的应用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自2010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前列腺增生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阶段,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变到工作模式转变的作用。

    作者:陈晓竹;李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对颈椎病的疗效,以及神经阻滞治疗与牵引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我院17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神经阻滞治疗的实验组90例和保守牵引治疗的对照组组80例,进行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其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个疗程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通过统计分析可知(P<0.05)。颈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6.7%,神经根型总有效率为96.7%,椎动脉型和交感型的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牵引的保守治疗疗效。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急诊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接诊65例昏迷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院前急救处理及护理体会。结果:脑卒中、各类中毒、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疾病类型,给予患者积极监护及处理后,好转22例,稳定32例,恶化7例,死亡4例。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医院要建立绿色通道,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临床抢救率及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帆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麻疹疾病的防治分析

    麻疹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与其他副黏液病毒不同之处是该病毒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其中血凝素是表面主要蛋白,能够识别靶细胞受体,促进病毒黏附于宿主细胞;融合蛋白在病毒扩散时使病毒细胞与宿主细胞融合;基质蛋白与组合病毒成分及病毒繁殖有关。麻疹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56℃30分钟即可灭活。但耐寒及耐干燥,室温下可存活数日,-70℃可保存活数年。

    作者:井立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职业防护

    在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人员直接接触病人的伤口,血液等,随时都有被传染病感染和针刺伤的危险。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要规范操作技术和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林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45例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45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小结重症肝炎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及精心护理,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玉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肢体运动康复训练及语言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脑梗塞患者在并发症、致残及死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肢体运动康复训练及语言训练对降低脑梗塞患者的并发症、致残及死亡情况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江小琴;周国琴;孙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提高产科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方法,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方法采用丹麦哥本哈根的MADSEN Accuscreen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TEOAE,对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832例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查。结果初筛率99.5%,初筛通过率95.7%,与卫生部规定初筛假阳性率小于10%相符合。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对听力障碍者进行早期治疗,可有效降低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管理

    近几年,药品安全跳入人们的眼帘,公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用药安全。随着2010年版药典的实施,各类药品的检验标准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中药饮片方面,由从前只有中药材检验标准,到现在很多中药材项下都有相对应的饮片标准,为中药饮片的检验提供了更细致的标准。在日常监督工作中,笔者发现,如果能够加强零售环节的管理,很多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都不会出现,所以加强中药饮片零售环节的管理,相当必要。

    作者:范洪远;毕壮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