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铨
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大量方书,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能够保留至今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该时期医学的发展主要以方书为载体,是故,对于佚散方书的辑佚与整理研究,有利于探索并揭示该时期的医学发展状况.<释僧深药方>(下简称<深师方>)是沙门医家僧深所编撰的一部方书,北宋以后亡佚,其部分内容被后世方书所引用,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方>和<医心方>等.<深师方>是南北朝时诸多方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据考证,佚文中早记载了用鹿的甲状腺制剂治疗瘿瘤,资料弥足珍贵.该著作又是沙门医家所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医学与中医学的融合,对该著作进行辑佚并加以整理研究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筛选对SARS病毒有效的中药.方法:采取先感染后给药、先给药后感染、感染同时给药3种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在6种中药中,有3种药物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中,1号药对SARS病毒平均半数有效浓度(IC50)=4.4ul/ml~12.5ul/ml之间;抑制率为50%~95.8%,治疗指数(TI)=5.15.苦甘冲剂IC50=0.49mg/ml,TI=9.12;而889IC50=0.001mg/ml,TI=67(29h).结论:1号药对SARS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苦甘冲剂对SARS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889有很强的抑制SARS病毒繁殖的作用.
作者:王满霞;孙刚;王笑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病历摘要朱某,女,39岁,住院号:272406.因腹泻、腹胀10余天于2004年7月29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7月10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水样便3~4次,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服用中草药治疗无好转,出现褐色水样便夹有黏液,每日约10余次,伴腹胀,当地医院拟诊急性肠炎.
作者:陶筱娟;于健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揭示桂麻合方中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方面存在着协同关系.方法:大鼠足跖汗腺分泌计数法与组织结构法.结果:桂麻合方与桂枝汤、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强度依次为麻黄汤>桂麻各半汤(先合后煎)>桂麻各半汤(先煎后合)>桂麻各取1/2(先煎后合)>桂二麻一汤(先煎后合)>桂二麻一汤(先合后煎)>桂枝汤>正常对照组.结论:桂麻合方中桂枝汤与麻黄汤在发汗作用方面存在着协同关系.
作者:贾春华;庞宗然;魏晓芬;杨鹤梅;刘宝山;赵淑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芪丹煎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胸主动脉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模型,分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丹煎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增高.结论:芪丹煎可上调胸主动脉转化生长因于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周俊琴;王永梅;夏先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薛伯寿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缘于精神紧张焦虑,饮食结构改变,生活习惯不良,导致肝失所养,肝气郁结,损伤肾精,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治以调肝为主,分虚实以疏肝、柔肝、清肝、镇肝等,并兼顾他脏.
作者:蒲永文;唐建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明确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甙(PNS)、黄芪皂甙(AS)及黄芩甙(Ba)单用或配伍对永生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以及经过幽门螺杆菌(HP)培养滤液转化后的GES-1细胞(H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HP培养上清滤液作用GES-1细胞,通过描绘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和裸鼠成瘤试验检测细胞恶性转化程度.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处理两种细胞,四甲基谷氮唑盐(MTT)法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三种药物单用及配伍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HP滤液作用后的GES-1细胞增殖活性升高,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增强,但仍不能在裸鼠体内成瘤.PNS、AS及Ba对GES-1和HP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的趋势.三药配伍应用对两种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还能明显抑制HP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结论:HP滤液能促进GES-1细胞的进一步转化.三种药物有效成分显著抑制GES-1及HP细胞的增殖,三药配伍抑制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作者:石雪迎;赵凤志;由江峰;戴欣;王洁良;崔湘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小西洋参汤对脾气虚证模型D-木糖吸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T3、T4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脾气虚证模型,观察D-木糖吸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T3、T4变化.结果:小西洋参汤组的D-木糖吸收与正常组、西洋参组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三组与脾气虚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差异.小西洋参汤和西洋参可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升高,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小西洋参汤的益气健脾功效与西洋参无显著差异.
作者:林立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养阴生津法对糖尿病阴虚热盛证的可能作用环节.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养阴注射液模型体重、饮水量、进食量、血糖、血浆渗透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MDA含量、全血GSH-Px活性、血清和红细胞内Na+、K+、Ca2+浓度的影响.结果:养阴注射液可改善模型多饮多食的症状,降低血浆MDA的升高和全血GSH-Px活性的代偿性升高,减轻红细胞内外液离子的失衡.结论:提示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调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失衡可能是养阴注射液在高血糖高渗透压状态下保护细胞功能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宁;仝小林;左和鸣;魏凤玲;叶智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早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由于其文词古奥,言简意赅,不易领会,致使其中的个别基本概念和理论原则流传失真,阴阳说就是一个重要而突出的例子.这类问题如不溯本求源地加以探讨与统一,势必会影响继承、整理和发扬的工作.
作者:王若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柴苓归芪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制作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组测定24h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以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尿蛋白明显增多,血浆蛋白降低,血脂升高,免疫组化指示FN、LN在肾小球及小管中分布的范围和强度明显扩大和增强,呈高表达;柴苓组与模型组相比,生化指标改善,FN、LN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柴苓归芪汤能抑制FN和LN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其在肾小球及小管间质中的过度沉积,延缓阿霉素肾病的病程进展.
作者:陈志强;范焕芳;张芬芳;尹智炜;丁奇峰;方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并对其毒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HPLC法:以C18为填充柱,甲醇-1.5%冰醋酸溶液(9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士的宁在0.0485μg~0.2425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1%,RSD=1.6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马钱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观测小鼠口服马钱子(生粉)水溶液后的急性毒性反应和大鼠长期毒性反应.
作者:汪文来;闪增郁;张智;向丽华;陈燕萍;赵红霞;于智敏;吕爱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常见的眼病,多数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感染所致.据我国城市盲目调查结果报道,角膜盲占第二位,而HSK致盲占角膜盲首位42.8%.由于近年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增加,隐型眼镜的广泛应用,使HSK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对此病主要应用化学药物滴眼剂局部治疗,但复发率高,较难根治,易产生耐药性.本研究根据中药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抗病毒作用强等优点,复方合成明目退翳方,旨在观察中药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刘静;崔晓兰;张炜;钱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在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1肾为生命原动力<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人之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过程的演变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虚实.机体的形成首先在于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而形成子代生命原始的功能物质--精,精之所藏在肾,肾精气化为肾气,在肾气作用下机体发育生长.肾气的强弱盛衰变化决定机体功能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演变过程.肾气为生命原动力,由肾精气化而来,从父母禀赋而来的先天之精,经后天脾胃化生水谷之精的濡养补充,方能不断作用机体完成生命的生长壮老已过程.
作者:王左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智脑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大鼠脑血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模型,以激光多普勒探头测量手术后颅窗区域的脑组织血流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脑组织额叶皮质及海马区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智脑康颗粒大、中、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脑组织血流量明显升高.大鼠脑组织额叶皮质及海马区凋亡细胞相应低于模型组.结论:智脑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大鼠脑血流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可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细胞凋亡.
作者:李爽姿;胡红;稽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时的影响.方法:采用消化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Cu2+氧化制备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mox-L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用3H-TdR掺入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率.结果:在比较n-LDL和mox-LDL、ox-LDL诱导VSMC增殖时,发现mox-LDL组和n-LDL组相似,DNA合成率先上升到高后快速下降,但mox-LDL组始终明显高于n-LDL组,ox-LDL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结论:mox-LDL与n-LDL、ox-LDL在诱导VSMC增殖时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其差异与其所含的过氧化脂质种类及不同的受体途径两种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陈果;宋剑南;陈冰;牛晓红;金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用正交实验优选β-环糊精包合健脾化痰颗粒中总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饱和水溶液-超声法.结果:总挥发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8(ml:g),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20min,超声时水温控制在30℃.结论:β-环糊精用量是影响总挥发油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该工艺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白卫国;赵红霞;李树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肺气虚证大鼠血气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丙二醛(MDA),为肺气虚证客观定量化诊断和深入研究肺气虚证的本质提供依据.方法:复制大鼠肺气虚证模型,分组检测血气分析指标及TNF-α、ET、MDA水平.结果:模型组PH、PaO2、SaO2%下降,PaCO2、TNF-α、ET、MDA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气虚证大鼠血浆中TNF-α、ET、MDA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肺气虚证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蔡圣荣;方志斌;黄开泉;王元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3年,中医药在各个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受中华中医药学会委托,按照中国科协有关蓝皮书综述篇写法的规定,现将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学科的学报<中国医药学报>刊载的有代表性的成就介绍如下.
作者:陈萌;陈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