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急性胰腺炎64例疗效观察

于小勇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 辅治, 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血液循环障碍, 全身炎性反应, 实验室研究, 重要器官, 炎性介质, 复方丹参, 保护作用, 微循环, 急腹症, 病死率, 重症, 血供, 死亡, 临床, 患者
摘要:急性胰腺炎(A 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此病进展快,有10%-15%的A P患者可进展为重症A P [1],常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病死率高达20%-30%[2]。实验室研究证实[3],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并可使轻型胰腺炎发展为重型胰腺炎,维持正常的血供,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的病情。而复方丹参改善胰腺炎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且对重要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

    异位妊娠对孕期妇女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妊娠症状。本文针对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及相关护理展开讨论,探讨保守治疗方法及效果与对异位妊娠如何进行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禁忌事项和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减少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伤害或遗留后遗症,保护其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

    作者:宾彩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不同性质的痰液标本的涂阳检出率,提高结核分支杆菌的检出水平。方法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规程》中的萋尔-尼尔逊氏染色方法严格操作,并按镜检结果分级报告结果不同时间留取的痰标本与涂阳检出率无明显差别,而送检痰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人制作涂片的痰膜厚薄、脱色效果均能影响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

    作者:陈华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7例肺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心型肺癌侵犯肺动脉干,术中很难与血管分离,若强行分离时发生破裂大出血,常被迫改作全肺切除术,使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大为降低,或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行人工血管置换侵犯的肺动脉干,既能切除肿瘤组织,又可以有效的保留未被侵犯的肺叶,能大程度的保护肺叶,大程度的保护患者呼吸功能。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共行肺动脉人工血管置换7例,效果满意,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独特性,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昂丹司琼对全麻下脊柱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预防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预防全麻脊柱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将50例择期全麻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在患者术后回病房后给药,观察组给予昂丹司琼8m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比较两组PONV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昂丹司琼用于预防全麻术后PONV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杨靖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研究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对照方法,比较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在SPNSS评分表中评分以及糖尿病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氨磺必利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疗效显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郭新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托养老人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对托养老人生活习惯的调查分析,为托老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我院托老中心2009年10月以来入住老人的一般情况和生活习惯,了解老人常见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规律。结果:托养老人在饮食习惯,兴趣爱好,运动特点,睡眠情况和大小便情况等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结论:托老中心在日常护理和管理中应注意针对老人饮食、兴趣、环境等方面营造一定的氛围,有利于老人安心健康的修养。

    作者:樊慧;张娟;吕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超声心动图及核磁共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以及核磁共振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方面的效果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高微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都匀市2012年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消毒工作是消除病原微生物,改善环境卫生,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中心于2012年3月-12月对我市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消毒工作进行监测、评价。方法采用G B15982-2012规定方法对被监测单位各类检测点进行采样、检验。结果室内空气超标率为57.50%;环境物体表面细菌超标率为1.67%;医护人员手细菌超标率为0.83%;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不合格率为4.24%,医疗器械和使用中消毒液均为100%合格,检测中所检不合格样品则以细菌总数超标为多见。结论医疗机构应强化消毒意识,把握好医疗卫生用品质量关,严禁使用不合格医疗卫生用品,保障就医人群的身体健康。

    作者:裔苏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局部热敷加喜疗妥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局部热敷加喜疗妥霜涂抹对外周置入(PICC)导管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方法:将25例置入(PICC)的患者分配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随机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在置管后8小时给予局部热敷加喜疗妥涂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发生率为实验组为7%,对照组为45%。实验证明局部热敷加喜疗妥霜涂抹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万丽亚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卒中后遗半身肢体凉麻不用治验

    卒中后遗偏瘫,多出现半身肢体凉麻或兼上下肢僵硬不利,多年来笔者选玉竹、炒白芥子、生南星、肉桂(以下简称四药)加入对症方药中治疗中风后半身凉麻不用患者,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现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孟凡辉;孟庆良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氯氮平联合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应用MECT(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与氯氮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病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MECT+氯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纯用氯氮平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56%与48.8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联用MECT与氯氮平,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秋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从事特殊作业岗位人员晶状体混浊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目的:通过对某部从事特殊作业岗位人员屈光间质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648名工作人员进行视力、裂隙灯检查,了解屈光间质的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和给予必要的治疗。采用分组对照比较。结论:长期从事特殊作业岗位工作的人员会受到电磁辐射、雷达、微波、推进剂等有害因素的影响,产生眼睛晶状体混浊改变,通过对从事特殊作业岗位人员屈光间质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秦东利;党森涛;刘明江;施丽萍;马泽芳;陈莉;彭海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宫颈病变的筛查

    宫颈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且近年来,其发病和死亡有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中青年女性。宫颈癌发病率与HPV感染有明确关系[1],而部分HPV感染可以随着免疫力的增强逐渐被机体清除;而由早期病变演变为宫颈癌需要时间较长,且局部治疗即可阻止其发生进一步恶变。所以,通过筛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尽早治疗,提高疗效,挽救生命。

    作者:朱趁芬;段仙芝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肠炎宝合剂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对肠炎宝合剂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依据。方法:考察肠炎宝合剂和复方黄连素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肠炎宝合剂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152μg/ml和174μg/ml,MBC分别是332μg/ml和363μg/ml;复方黄连素片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MIC分别是168μg/ml和172μg/ml,MBC分别是349μg/ml和351μg/ml。两药作用强度相近。结论:肠炎宝合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作用。

    作者:陈艳;吴桂花;杨泽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问卷式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护理干预

    目的:问卷式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问卷式健康教育,治疗1月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消化性溃疡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7.0%,高于对照组8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问卷式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文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针灸围刺联合TDP照射综合治疗带状疱疹30例分析

    带状疱疹在中医里又名腰缠火丹,蛇窜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是以沿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为其主症,好发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及腰神经分布区域。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从2011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除了西药抗病毒、对症治疗外,还采用了针灸围刺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志国;于娟;蒋咏梅;朱蕾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冠脉介入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析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冠心病120例患者。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出现血管路径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尿潴留、造影剂肾病、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观察和做好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朋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5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8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继发性不孕原因调查中输卵管阻塞占46.6%,盆腔粘连占25.9%,子宫内膜异位症占13.8%,宫颈粘连占8.6%,宫腔粘连占5.2%。58例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患者中,1次人工流产17例,占29.3%,2次人工流产22例,占37.9%,3次人工流产12例,占22.4%,4次及以上人工流产7例,占12.1%,人工流产次数与不孕发生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医务人员应根据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常见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预防术后继发不孕的发生。

    作者:李菊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和血压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组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2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健康讲座、电话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上门服务等。结果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在相关防治知识、饮食控制、有氧运动和规律用药等方面较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而且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8例内分泌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208例内分泌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高,住院时间少(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温春苗;陈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