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中医证候分类与预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孙红;李萍萍

关键词:乳腺癌, 恶性肿瘤, 血瘀证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确诊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术后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C-erb-B2癌基因蛋白,并进行分析.结果:80例中实热证者38例(47.6%),气虚者17例(21.3%),血瘀证者15例(18.8%),湿热证者9例(11.3%),阴虚证者1例(1.3%).中医分型各组的受体情况基本一致,血瘀组C-erb-B2蛋白阳性率72.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中血瘀证的患者C-erb-B2蛋白阳性率高,提示血瘀证乳腺癌预后不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气污染对人体卫外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卫外功能的影响,大气污染、卫气虚弱、免疫功能与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大气污染是导致卫气虚弱的重要外因之一,污染区健康人群CD4、CD8的含量、CD4/CD8的比值均低于对照区健康人群和健康志愿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卫气虚证组和对照组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气污染对人体卫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洪琦;马晶;李建国;古继红;刘焕兰;温伟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医病机治法钩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Restenosis,RS)是影响PCI术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预防PCI术后RS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我们在中医外伤学说和气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PCI术后RS的病理特点,认为气虚血瘀是PCI术后RS的病理基础,络脉脉体损伤是PCI术后RS的重要发病环节,气虚络伤,络伤难复,瘀血内停,痹阻心络是PCI术后RS的主要病理演变过程.提出气虚络伤、瘀阻心络是产生PCI术后RS的主要病机,故补气生肌、祛瘀通络是防治PCI术后RS的主要治法.

    作者:胡元会;吴林;周次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初探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内容包括内经、证候、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医诊断、方法学等多个三级学科.

    作者:吕爱平;鞠大宏;左铮云;马超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药学中理论性名词的解释问题的探讨

    中医药学中理论性名词是中医药学理论的脊梁,是学习中医药学的阶梯,弄不懂则成拦路虎,掌握了则成为驯服工具.中医药学辞典担负着对它的解释重任.在上个世纪20年代出版了<中医大辞典>,从70年代起出版了此类辞典多部,这些辞典的出版对中医药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黎崖冰;李盛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细辛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佳条件.方法:用饱和水溶液--超声法.结果:佳工艺条件是: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4(ml/g),乙醇浓度为75%,其次是超声时间10min,超声时水温为20℃.结论:β-环糊精不同用量及不同乙醇浓度是影响细辛挥发油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该工艺方法简单,流程短,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树珍;赵红霞;白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中医证候属性的探讨及药物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2K1C-RHR)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方法:从中医病因学、大鼠的症状、体征特点、微观指标的检测及药物的反证等角度分析2K1C-RHR模型的证侯特点.结果:大鼠造模后1周即表现出体重减轻,尿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毛发干枯,体温上升,易激惹程度增高,该模型血浆cAMP/cGMP、血清TNF、IL-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与人类阴虚阳亢证候特点相似.滋水降火饮与六味地黄丸,时以上改变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在降压、降低易激惹程度等方面滋水降火饮较六味地黄丸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该模型不仅有阴虚的一面,尚有阳亢的特征,应属阴虚阳亢证型.

    作者:廖圣宝;戴敏;刘光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医动物模型的特点

    动物模型是认识与控制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它克服了用人体直接进行研究的局限性,使研究者更方便、更经济、更轻松、更精确地开展工作.

    作者:马晓彤;刘燕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清热解毒中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症之理论探讨

    虽然目前对老年性痴呆症仍无明确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和清热解毒中药对老年性痴呆症产生有利的影响,并由此提出脑神经细胞淀粉样变性和内毒蕴积、热伤脑络的科学假说,从不同层次阐明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机制及相关药物的作用原理.

    作者:孙明杰;于友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健胃愈疡颗粒剂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Bc1-2、Bax表达的调节

    目的:探讨健胃愈疡颗粒剂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机理.方法:用Okabe改良法复制大白鼠胃溃疡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检测胃黏膜细胞Bc1-2、Bax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健胃愈疡颗粒组Bc1-2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7d后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胃苏颗粒组,14d后则无明显差异.Bax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7d后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胃苏颗粒组,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14d后的比值均有所恢复.结论:健胃愈疡颗粒剂能显著提高胃黏膜细胞的Bc1-2基因蛋白和mRNA的表达强度,调节Bc1-2/Bax的比值,使其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

    作者:熊国良;李家邦;陈文红;喻长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如何从体质中寻找中医病因--兼述一个中西医结合方法

    体质,是对个体生命结构及生命活动基本特点的概括.体质异常是遗传和遗传倾向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确定了体质类型也就找到了这种疾病的病因.具体讲,我们目前所用的方法是:1.以现代医学病名定中医病名.先确定一定样本病人发病前体质的共有特点,即某种疾病的易患体质,找出体质中的不正常成分(按中医理论);2.分析发病后的证候演变规律,审证求因;3.将发病前体质的不正常成分与病后证候演变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与审证所求之因对照,初步确定病因;4.通过四诊微观化/四诊延伸方法,将西医的病理指标、细胞/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和研究成果等纳入中医诊断体系,再与发病后中医诊断及审证求因结果综合分析,将病因诊断细致化,并确定病机;5.在此病机基础上确定治则治法,并在实验室和临床进行反证.以急性白血病病因病机的确定过程为例进行了演示,同时论述了体质学检测方法对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病因诊断的普遍适用价值.

    作者:张洪钧;彭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张介宾学术思想对中风病研究的贡献

    张介宾,号景岳,临床治疗以培养元气,温补肝肾为主,成为温补派医学宗师.反对寒凉,批评了河间以火立论,丹溪以阴虚火动立说,各偏一执的错误.

    作者:赵美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癌前病变发生机理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探讨

    肝癌前病变是指病理上易发生癌变的肝组织异常.其发生是一个复杂而相对缓慢的过程,有些机理尚难解释明晰,诊断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因其在肝病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探讨.

    作者:叶永安;田德录;赵凤志;朱陵群;王晓静;张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乳腺病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临床观察

    本中心应用乳腺病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涛;孙忠义;李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的影响.方法: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大鼠实验性RA病理模型,手术摘除大鼠双侧肾上腺,测定大鼠足容积,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S)含量,观察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足肿胀度、血浆ACTH及血清CS含量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显著降低实验性RA大鼠足肿胀度(P<0.05~0.01),明显降低RA大鼠血浆ACTH含量(P<0.01)和升高血清CS含量(P<0.05),但对去肾上腺的实验性RA大鼠的足肿胀度、血浆ACTH及血清CS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HPAA在艾灸治疗实验性RA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旭光;黄迪君;郝亮;宋开源;余曙光;陈晓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论藏象的体用关系

    藏象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就体用关系而言,藏象乃藏体象用,所谓体与用即本体与现象.通过对藏象体用关系的说明,以明确藏象之藏并非血肉之脏,并进一步说明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命的意义在于体内如何藏有更多的精气.

    作者:许志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清热通便胶囊治疗便秘316例临床总结

    便秘是大便干燥,秘结不通,排出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排便周期超过2d以上的一种病证.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便秘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密切.

    作者:杨金生;于峥;王丹芬;王艳梅;张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太渊穴伏安特性昼夜节律研究

    目的:观察太渊穴伏安曲线特征及其昼夜节律性.方法:在昼夜环境中连续48h检测20名正常大学生太渊穴伏安曲线.结果:太渊穴伏安曲线特征与以前研究结果一致,具有非线性和惯性两大特征;通过余弦分析及振幅检验(F检验),发现太渊穴的伏安面积不存在节律性,而惯性面积存在明显的节律性(P<0.01).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古人提出的经穴的时辰节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同时反映脏腑功能和经气的盛衰有一定节律性.

    作者:周钰;魏建子;沈雪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五苓散证治探讨

    近期通过对<伤寒论>的学习,本人对五苓散证的定位及其功用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伤寒论>中五苓散证并非都是蓄水证,缺水证占大部分;五苓散蓄水证的蓄水部位应在胃而不是在膀胱.下面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阐述如下.

    作者:秦绍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试论肾虚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发育生物学基础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kidney promotes the growth and develepment of the body,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 is a important pathogenesis of Bi syndome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Modem medicial research shows that RA has abnormality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 The paper detects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on Bi syndrome of the deficiency of kidney.

    作者:张浩;吕爱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糖尿病脑梗塞家兔血流变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配合中药治疗实验性糖尿病脑梗塞家兔血流变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经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及光化学方法造成脑梗塞的高脂家兔糖尿病脑梗塞模型28只,分模型组、单纯激光照射组、中药糖脑络通方治疗组、激光+中药组进行不同治疗,测其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及与正常组7只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ILIB、糖脑络通方以及联合治疗组均可见全血中切交率显著改善,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全血高切还原黏度显著减低,纤维蛋白原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升高.联合治疗组比单纯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中药糖脑络通方、激光+中药均可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脑梗塞模型血流变异常状态,升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从而对糖尿病脑梗塞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王波;李全霞;魏海峰;林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