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头市2010年-2012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彭景贤;段向阳;季丹萍;关艳红

关键词: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包头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初步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按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工作手册,2010年-2012年采集16大类食品,共计877份,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等12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877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35株(3.99%).其中,蜡样芽孢杆菌17株(1.94%),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0.91%),沙门氏菌4株(0.4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6株(0.68%).结论 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对包头市食品的污染普遍存在.熟制米面制品、生畜肉、肉制品的污染尤为严重,是重要的高危食品,对此应引起重视.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2008年-2012年无菌部位革兰阳性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引起医务人员的日渐重视.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等高度耐药株分离率的普遍增高让临床抗感染治疗变得更加棘手.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012年无菌部位革兰阳性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将对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燕;吕火烊;胡庆丰;黄益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市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特征状况.方法 从2010年-2012年食品等外环境分离到420株副溶血性弧菌,用荧光PCR技术检测食品中分离的420株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和不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lh).结果 420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检出基因trh阳性4株,阳性率为0.95%;基因tlh阳性420株,阳性率为100%;未检出基因tdh的菌株.结论 在食品外环境中深圳市尚未发现携带基因tdh副溶血性弧菌;携带基因trh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低;所有被检测副溶血弧菌均携带基因tlh;外环境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携带毒力基因差异较大.

    作者:吴平芳;贺连华;石晓路;陈妙玲;唐屹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动物源产品中β-兴奋剂残留状况与防控分析

    目的 动物源产品中β-兴奋剂残留状况与防控分析.方法 应用气质联用法对生猪尿液、毛发和肝脏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和特步它林等5种常见β-兴奋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残留结果分析β-兴奋剂的使用状况.结果 在215份检测样品中,检出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莱克多巴胺等3种β-兴奋剂,未检出西马特罗、特步它林,阳性率为16.7%,尿样、肝脏和毛发中阳性率分别为16.3%、17.4%和16.7%,存在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混合使用、用量和用期混乱现象.结论 违法使用现象屡禁不止,建立完善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对动物源产品进行全程监控,确实遏制β-兴奋剂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郭萍;陈建安;张景平;谢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09年-2011年红河州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2011年红河州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哨点医院每周采集5份~15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用红细胞凝集法(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法(HI)鉴定病毒.县(市)CDC送检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病毒鉴定.结果 2009年-2011年共采集标本1727份分离毒株347份,分离率20.1%.其中A型季节性H1N1亚型10株,占2.9%;H3N2亚型88株,占25.4%,甲型H1N1亚型181株,占52.2%;B型Victoria系57株,占16.4%;B型Yamagada系11株,占3.2%.结论 2009年以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为主要优势流行株;2010年以H3N2型流感为主要优势流行株;2011年以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

    作者:沈静华;倪刚;倪文玲;吴春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台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献血者献血前Hb、ALT和HBsAg的检测情况.方法 献血前采用硫酸铜目测法、干化学法和金标法对献血者进行Hb、ALT和HBsAg检测.结果 献血前检测不合格率为20.21%.其中ALT不合格率13.60%(男性19.31%,女性5.01%);Hb不合格率5.31%(男性0.19%,女性13.03%);HBsAg不合格率1.30%(男性1.64%,女性0.77%).结论 男性献血前检测以ALT淘汰为主,男性随着年龄增加ALT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女性献血前检测以Hb淘汰为主,26岁~45岁年龄段女性Hb不合格率偏高.

    作者:杨文萍;陈婉屏;范林军;张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酒中7种合成色素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同时测定葡萄酒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赤藓红等7种合成色素的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SPE-RP-HPLC)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富集,在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 ×5 μm)色谱柱上以甲醇-乙酸铵水溶液(20.0 mmol/L)为流动相实现基线分离,采用多波长紫外检测.结果 7种合成色素在0.5 mg/L~ 5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2 >0.9995),检出限为0.04 mg/L~0.11 mg/L,低定量限为0.12 mg/L ~0.45 mg/L,RSDs为2.6%~8.2%;在加标水平为1.0 mg/L、5.0 mg/L与20.0 mg/L时,7种合成色素在葡萄酒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2% ~ 99.6%、88.6% ~ 105.2%和89.6%~96.8%.结论 本法可用于葡萄酒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赤藓红等7种合成色素的测定.

    作者:李小平;赵永纲;陈晓红;潘胜东;姚珊珊;金米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孕期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对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 Ag)检测对妊娠期早期丙型肝炎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14360例建卡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HCV Ag和丙肝抗体(Anti-HCV),对HCV Ag和/或Anti-HCV阳性者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丙肝病毒RNA(HCV-RNA)进行确诊.结果 14360例孕妇中有126例感染HCV,感染率为0.88%;HCV Ag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FPR)明显低于Anti-HCV;Anti-HCV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5%、60.9%和82.6%,均低于HCV Ag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CV母婴传播率为4.8%,母亲HCV病毒量越高者,新生儿越易被传染.结论 检测HCV Ag对孕期丙肝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同时联合Anti-HCV检测能更高的提高HCV感染筛查准确率.

    作者:姜大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分离志贺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志贺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2008年-2011年本地区分离志贺菌83株,PCR检测基因型,阳性产物在GenBank上进行比对确定亚型,按照Kirby-Bauer法检测志贺菌对8种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 83株志贺菌共检出携带ESBLs菌株33株,占39.76%.耐药基因型以OXA和CTX-M-9型为主,并伴有TEM型和SHV型.DNA序列分析证实17株为OXA-1亚型(52.52%),11株为CTX-M-14亚型(33.33%),5株志贺菌检出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菌株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和氨曲南有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54.55%、48.48%和21.21%.携带2种耐药基因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明显增强.结论 本地区志贺菌携带ESBLs耐药基因水平较高,以OXA-1亚型和CTX-M-14亚型为主,大部分产ESBLs菌株呈多重耐药,并随携带耐药基因种类增多,其耐药性增强.

    作者:苗元;王永全;张晶波;崔京辉;吴本和;靳博;刘京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as-miR-429、has-miR-127-3p及has-miR127-5p在不同HPV感染的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has-miR-429、has-miR-127-3 p及has-miR127-5 p在不同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用SiHa、Hela和C33A三种宫颈癌细胞株,提取和纯化mRNA,逆转录成cDNA,在测定佳反应条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as-miR-429、has-miR-127-3p及has-miR127-5p的表达情况,结合内参U6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miR-429、miR-127-3p及miR127-5p在SiHa细胞相对于Hela细胞表达为(0.0031 ±0.0002),(59.3786 ±3.7024)和(0.0524±0.0148),相对于C33A细胞表达为(0.0059±0.0005),(15.5625±1.2780)和(0.0334±0.0103).结论 has-miR-429、has-miR-127-3p及has-miR127-5p可能与宫颈癌的HPV感染相关.

    作者:姚婷婷;刘秀婷;张定梅;禹夜;林仲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海岛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测及卫生学分析

    目的 了解某海岛地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方法 对某海岛地区3个水厂的市政管网末梢水进行采样和检测.并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水质结果进行卫生安全性评价.结果 GQ饮用水厂管网末梢水除硼外,检测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Y饮用水厂和SS饮用水厂的管网末梢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 尽管当前末梢水的水质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考虑到联合用水导致水质的不稳定性,需加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测.

    作者:徐赐贤;董少霞;林少彬;路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锌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准确的饮用水中锌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锌.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 μg/L ~ 800.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0.58 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回收率在88.9% ~ 110.1%之间.结论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锌是可行的.

    作者:管克;陈建业;詹珍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干法消化-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螺旋藻粉中砷和铋

    目的 建立干法消化-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螺旋藻粉中砷和铋的方法.方法 样品先在灰化助剂保护下进行干法消化,再加入预还原剂,选择砷和铋空心阴极灯电流分别为50 mA和60 mA、负高压为280 V,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样品溶液中的砷和铋.结果 采用本方法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0.48 μg/L~ 12.0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5,检测限为0.089 μg/L,回收率为92.1%~ 106.4%,相对标准差(RSD)为2.14%~3.28%;铋的线性范围为0.22μg/L ~ 12.0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45 μg/L,回收率为97.3%~ 104.2%,RSD为0.68% ~ 2.65%.双元素同时测定法与单元素测定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适合于螺旋藻粉中砷和铋的同时检测.

    作者:陈辉;闻捷;李春野;袁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化学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香菇中镉的检测条件研究

    目的 探讨化学原子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香菇中镉元素的检测条件.方法 采用PE-AA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MCA-201微型化学原子化器,波长228.8 nm,狭缝2.7 mm/1.35 mm,灯电流4mA,载气氩气的流速1.1 L/min;采用均匀试验法,考察盐酸浓度、硼氢化钠溶液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镉增敏试剂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影响大小:盐酸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结论 佳检测条件:盐酸浓度:4%、氢氧化钠溶液浓度:0.4%.

    作者:罗亚虹;唐燏峰;刘利敏;李琦;龚治湘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植物油中15种多环芳烃

    目的 建立超声提取-SPE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植物油中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方法 乙腈+丙酮(1+1)提取,Oasis HLB和Sep-Pak Florsil小柱净化,采用PAHs专用分析柱,乙腈、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检测植物油中PAHs的浓度,外标法定量.结果 15种PAHs在20 ng/ml~ 4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0.012 μg/kg~ 0.92 μg/kg,加标回收率75.0% ~ 108%,相对标准偏差RSD 0.63%~ 1.54%.结论 该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植物油中15种多环芳烃的检测.

    作者:曹小丽;杨晓倩;刘素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东莞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研究

    目的 探讨东莞市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的现状和流行病学特点,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采用Roche公司COBAS AmpliScreen系统筛查2006年1月-2009年1月东莞市无偿献血者49500份合格的血液标本,对筛查出的阳性人群进行NAT和血清学的跟踪分析.结果 NAT从49500份酶免检查合格的标本共筛查出21个阳性pooling.经分拆检测,其中2个pooling分拆结果为阴性,其余19个pooling分别各拆分出1例阳性标本.根据NAT与酶免检测2w、4w、8 w、16 w、24w、48 w共6次随访结果共分4个模式:其中1例为NAT(+)ELISA(+)、17例为NAT(+)ELISA(-)、NAT(-)ELISA(+)0例、1例为NAT(-)ELISA(-).感染因素调查因标本量过少,未作分析.结论 隐匿性乙型肝炎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呈低感染状态流行,流行强度明显低于背景人群;目前的血筛模式不能筛查出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感染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铁兵;陈海霞;杨飞鹏;王德文;汪东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蒙古扁桃叶片和柄扁桃叶片中微量元素分析研究

    目的 测定并比较蒙古扁桃叶片和柄扁桃叶片中Ca,Mg,Fe,Mn,Cu和Zn 6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 湿法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FAAS)测定,应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6种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43% ~ 1.75%,加标回收率为94% ~107%.元素含量为蒙古扁桃叶片Ca> Mg> Fe> Zn> Mn> Cu,柄扁桃叶片Ca> Mg >Fe> Mn >Zn> Cu;统计学分析表明,蒙古扁桃叶片和柄扁桃叶片中6种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蒙古扁桃叶片中Ca、Mg、Zn、Cu的含量高于柄扁桃叶片.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数据准确可靠,为蒙古扁桃和柄扁桃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钮树芳;石松利;张桂莲;周红兵;白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PLC-RID法测定及评价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山羊奶中乳糖的含量

    目的 测定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山羊奶及非转基因山羊奶中乳糖的含量,考察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山羊奶的实质等同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PS-2 HYPERSIL色谱柱,以乙腈-水(7∶3)为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两种山羊泌乳30 d、60d及90 d采集的羊奶中各90个样本的乳糖含量,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泌乳30 d、60 d及90 d采集的样本中,转基因山羊奶的平均乳糖含量分别为43.2 mg/ml、37.4 mg/ml及40.2 mg/ml;非转基因山羊奶的平均乳糖含量分别为38.2 mg/ml、31.7 mg/ml及37.2 mg/ml.结论 在3个时间段采集的样本中,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山羊奶中的乳糖含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邵泓;何素婷;陈妙芬;聂亮;陈钢;范国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发伤患者血浆P/L/E-选择素浓度变化与并发脓毒症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多发伤患者血浆中P/L/E-选择素的浓度变化情况,探究其与并发脓毒症及预后的关联.方法 选择74例重症监护室多发伤并发脓毒症患者(并发组)和无脓毒病并发症的多发伤患者143例(非并发组).监测入院时血浆中P/L/E-选择素水平的变化,进行APACHEⅡ评分并绘制ROC曲线图.结果 并发组血浆P/L/E-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非并发组(P<0.05)和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的脓毒症患者间P/L/E-选择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死亡组血浆中选择素水平及APACHE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入院时患者选择素P、L、E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52、0.546、0.530,P< 0.05).P-选择素在诊断曲线下面积方面优于L/E-选择素.结论 血浆P/L/E-选择素对多发伤患者并发脓毒症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刘金成;李国庆;孙华山;陈旭;杨凯;叶树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北京市HIV抗体检测室间比对发现问题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所辖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室间比对HIV抗体检测能力差异.方法 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HIV抗体随机盲样,发放给各筛查实验室按要求进行HIV抗体检测.用SPSS 18.0软件计算离散指数.结果 98.8%以上的筛查实验室检测结果正确,并提供较完备和准确的检测原始记录、实验结果和复检化验单等记录文件.部分实验室在临界值计算或设置、质控图制作和弱阳性样本检测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结论 随机盲样HIV抗体检测室间比对表明北京市HIV抗体检测队伍过硬、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规范操作有待于继续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实验室督导管理.

    作者:辛若雷;孙伟东;李佳;赵伟;苏雪丽;卢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碘的实验研究

    目的 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两种方法比较测定海藻盐中碘含量.方法 采用过硫酸铵溶液在97℃条件下消化海藻盐样,根据碘催化砷铈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检测海藻盐中碘的含量.结果 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8% ~4.93%,与国标法经t检验,t<t(o.05/2,10),得P>0.05.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精密度高适宜批量操作.

    作者:段妮;魏竞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