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络综合治疗硬化症促血管新生机制的探讨——附58例临床分析

冯春燕

关键词:硬化症, 经络综合治疗, 促血管新生
摘要:目的:探讨经络综合治疗在硬化症治疗中的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天麻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VitB12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硬化症58例.结果: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经络综合治疗在硬化症治疗中疗效确切,作用机制与促血管新生相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胶囊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对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通心络胶囊(33 例)及对照组(33 例),对治疗前后患者甲襞微循环等指标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后甲襞微循环多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有明显改善微循环作用,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鸿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饮邪眩晕小议

    饮邪致眩临床并非少见,然临床多饮、痰合并论治,鲜有分论者.通过有关饮邪眩晕的论述,将饮与痰在成因、病理性质、形质、停留部位、致眩特点、治则方药等方面加以鉴别,并结合个人的临证体会,提出临证宜将饮邪致眩与痰邪致眩区别开单独分型论治的见解.

    作者:郭立伍;范连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3年学术活动计划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填精益智颗粒治疗老年痴呆72例临床观察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采默病,是以记忆力障碍、智力减退和行为人格退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病变.

    作者:雷秀珍;王笑红;陈燕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络综合治疗硬化症促血管新生机制的探讨——附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络综合治疗在硬化症治疗中的促血管新生机制.方法:天麻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VitB12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硬化症58例.结果: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与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经络综合治疗在硬化症治疗中疗效确切,作用机制与促血管新生相关.

    作者:冯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的组方用药特点分析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以脾胃虚弱、清阳下陷、阴火上乘为主要病机,以益气、升阳、泻火为主要治法,在临床用药上重视升清降浊,顺乎脾胃生理功能,处方用药长于加减变通.

    作者:于智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发展面临的困惑及其对策

    50年代以来,中西医学界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试图寻找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道路,然而实践证明并不很成功.反思这些年来的工作,主要症结在于我们往往只是从简单到照搬西方医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寻找到一条属于中医药学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从中西医学的关键差异、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西医的互补与结合、中医现代化急需的人才类型.中医语言的现代转换、中医现代化的内涵以及中药现代化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学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这一观点.

    作者:仝小林;张志远;李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平喘合剂对哮喘豚鼠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平喘合剂对哮喘豚鼠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豚鼠T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正常组豚鼠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淋巴细胞凋亡率高,模型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低,平喘合剂组、氨茶碱组、地塞米松组BALF中T淋巴细胞凋亡率比模型组显著升高,其中氨茶碱组升高明显.结论:平喘合剂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有效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作者:方向明;曹世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神经官能症165例临床调查

    调查微山县马口村神经官能症165例,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5%,多发生于家庭妇女,具有一定的诱发感应性.

    作者:王思民;姜本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自制舒康熨筋散热敷加穴位注射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炎67例

    肩胛背部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多发且有时颇为棘手的一个病证.

    作者:卜卫军;周汉京;谢小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温病昏谵病机证治探析

    温病昏谵,为临床危重之候,即指神昏与谵语而言.因二症常伴随出现,故温病学中多昏谵并称,其基本特征是神志障碍,语无伦次,意识丧失.

    作者:李群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2002年度受理与资助情况

    简要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2002年度受理与资助情况并附获资助项目名单,提出了项目申请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介绍了2003年该学科资助方向.

    作者:王昌恩;林娜;许有玲;毛炜;陈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心病痰浊证的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中医学认为,长夏主湿,人与天地相应,冠心病痰浊证患者的发病季节则以夏季为多,在南方则多在雨季发病例数明显增加.

    作者:李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生命科学九处项目指南

    作者:王昌恩;许有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103例,给予心律宁片(2片,每日3次).4周后进行室性早搏、主要症状、心电图等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评估.结果:治疗组室性早搏显效率35.0%,总有效率69.0%,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18.4%与总有效率 48.5%(P=0.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41.8%,总有效率87.4%,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13.6%与总有效率67.0%(P《0.001).治疗组心电图显效率12.0%,总有效率56.0%,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3.9%与总有效率38.1%(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无毒性作用.

    作者:徐贵成;霍保民;吴以岭;高学东;王秋风;尹倚艰;齐晓琳;杨立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谈张锡纯的医药学思想

    1 作者生平考张锡纯先生,字寿甫.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享年73岁.

    作者:彭正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喉痹源流

    《内经》所称喉痹,包括咽喉及口腔多种疾病.后世医家根据病证特点分别独立为喉痹、乳蛾、喉风、喉喑等疾病.不仅是一阴一阳病因病机,也包括阴阳气血虚诸多方面,并从治疗学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张玉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叶天士辨治脾胃湿热证经验初探

    探讨叶天士对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在诊断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治疗方面的经验.

    作者:张诗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杰出的中医针灸学家、教育家承淡安

    承氏精于针灸医术兼通内、儿等科,强调以中医基本理论作指导,理法方穴为治疗手段;重视中医针灸教育,首创中医针灸函授机构、针灸杂志、针灸专业学校;重视针灸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作者:陈正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发作性睡眠病

    发作性睡眠病(Narcolepsy, ナルコレプジ-)是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春期的青少年,成年人偶有发生,男女发病相似.

    作者:刘艳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